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省城市建设和各类工矿企业的发展,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不断增加,各类供水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多。此类工程中取水构筑物建设难度较大,尤其是沉井泵房的设计与施工。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含山县供水工程大型圆形沉井泵房设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汤浩  汤玮  张舒蓉 《给水排水》2007,33(10):28-32
在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庆市设计院设计的12项薄壁竖井取水泵房工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薄壁竖井取水泵房的工艺及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重庆长江及嘉陵江段的水流特征下取水泵房位置的选择、吸水管路的布置、取水头部型式及取水泵的选择;并就瓶式竖井及直筒竖井取水泵房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传统重力式抗浮方式的对比,论证了采用嵌岩抗浮方式达到减少竖井壁厚、降低投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圆形泵房在四川省南溪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南溪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圆形进水泵房的设计为例,重点讨论当泵房埋深较深时(超过10 m),采用圆形的泵房形式,通过改进工艺平面、剖面的布置,以保证其良好的结构受力条件和工程造价的经济合理性,并满足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张靓 《江淮水利科技》2021,(6):15-16,33
为优化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取水泵房型式及评价建成后对长江行洪的影响,基于 MIKE 21 软件建立了东梁山至石跋河河口江段二维水动力学模型,选用非结构化三角网格进行水流数值模拟。经分析,圆形取水泵房周边水流过渡较长方形取水泵房更平稳;泵房建成后对长江行洪影响甚微,泵房周边水位、流速、流态均会产生一定变化,但总体变化值较小,仅限于泵房附近小范围江域。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 某电厂取水工程取水泵房位于黄河岸边,取水泵房一部分处于黄河水中,平均水深近10m,另一部分位于河滩上.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情况,取水泵房下部结构设计为沉井混凝土结构,呈T字型,长32.5m,上宽30m,下宽19m,深18.8m,由进水间和泵房间组成.沉井由侧壁、纵横隔墙、纵横框架组成,剖面为直壁式,墙厚1.3m,刃脚宽度0.5m.沉井混凝土总浇筑量为5200m3.  相似文献   

6.
潜水泵泵房工程实例和设计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水泵泵房具有占地少、噪音低 ,安装、操作方便、土建费用低的特点 ,通过潜水泵泵房实例介绍 ,阐述了取水、送水及排污用途的潜水泵泵房的特点 ,安装上应注意的事项和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7.
上海青草沙水库取水泵站由2个泵段共6台立式混流泵组成,设计流量200m3/s,泵房坐落于新沉积江滩之上,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承载力差.为分析泵房在区域设计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本文通过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模态分析,求解泵房的各阶振型及周期,通过振型分解与叠加的反应谱分析方式求解泵房的地震响应,分析泵房结构的薄弱环节,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滨海核电站、火电厂取水泵房滤水设备是泵房进水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取水提升泵、常规岛汽轮机凝汽器和核岛设备热交换器的安全运行。取水泵房滤水设备有粗细格栅、格栅除污机、板框滤网和鼓形旋转滤网等。这些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电厂的用水量、海域的高低潮位、含沙量、树枝、杂草和各种悬浮物、海洋生物等资料并参考类似滨海电厂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重点对鼓形旋转滤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对国内、外滤水设备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滨海电厂取水泵房滤水设备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对湖北省石首市取水泵站取水点处长江河段的基本情况、水文特性、河床演变等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的固定湿井式取水泵房方案。介绍了取水口、自流管及取水泵站的设计情况。投产2年多来,运行情况良好,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来的设计经验,阐述了给水厂扩建的工艺设计要点,包括水厂扩建规模的确定、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和取水构筑物、一级泵房、二级泵房、清水池、二泵吸水井和加氯加矾间的扩建工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莲花水电站调压井设计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花水电站调压井属低水头,大流量、内设快速闸门的引水式水电站的高压井结构,为满足井内布置快速闸门,初设采用圆形断面调压片,直径23m,调压井在大波动时有较大安全裕度。为了减少工程量,增加工程效益,技施设计中对调压井结构作了进一步优化,采用双圆弧断面调压井,既满足快速闸门布置要求,使大波动水位安全裕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解决了闸井结合调压井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秦世鹏  莫宏杰 《红水河》1999,18(1):42-45
瓦塘江泵站利用厂坝挡住郁江洪水,用水泵抽水降低内江水位,保护流域内村庄、耕地及原有水利设施。根据水文资料和地质情况,进行泵站枢纽布置设计、选择机型、计算厂房稳定等。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从小浪底水库取水的可行性,介绍了取水口的设计,取水水位的确定和取水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岸边泵车、浮体泵站及岸边固定泵站三种比较方案,经过论述比较,确定采用岸边固定泵站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南通市引江供水区为例,建立了水动力河网模型,论证了新建泵站的必要性和泵站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仅靠目前五大引水闸自流引江不能满足规划用水的要求;泵站规模越大,抽水量越大,但泵站规模大于180 m~3/s时,内河最低水位的抬高会导致水闸自流引江时间、引水量相应减小,而自引、抽引总水量增加并不明显。从增加供水量、抬高河网水位和影响水闸自流引江量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认为新建规模为150 m~3/s的九圩港泵站经济、合理且可行,满足规划用水要求。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滨海感潮河网地区长江潮位、水闸自引、泵站抽引以及河网输水能力与内河水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为类似区域供水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湖站位于南水北调东线长江至洪泽湖段输水线上,其主要任务是供水、排涝和防洪,设计流量150m^3/s,安装灯泡贯流式机组5台套。该站采用堤身式布置型式,具有挡洪水位高,机组安装位置低,单机设计流量大,供排水扬程悬殊,周边地势低洼等特点。为协调好站区内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运行管理条件,现从金湖站工程的具体条件出发,提出了四个厂房布置方案进行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了地下式厂房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输水隧洞内的明满流水力瞬变过程以及优化泄水闸的泄水流量,介绍了圆形输水隧洞中明满交替水流水力瞬变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某大型灌区干渠工程为例,根据窄缝法计算原理,采用显式差分中的扩散法,对圆形输水隧洞中的明满交替水流进行了水力瞬变计算研究。给出了圆形隧洞瞬变流计算的水力要素计算公式,得到了输水流量变化时隧洞不同断面的水深或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圆形隧洞水位封顶时,隧洞中的水压力越靠近下游断面,压力突升越剧烈;明流状态下节制闸关闭时间对隧洞内最大水深影响较小,隧洞内的最大水深随着泄水闸泄水流量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的趋势,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泄水闸合理的设计泄水流量。研究成果可为输水隧洞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内分层水温随埋深增大而上升,钻孔孔底水温17.16℃-19.83℃为所处河湾地块岩溶地下水代表性水温.钻孔顶面水温15.88℃-16.30℃与河水水温15.81℃相近,反映了坝址区河水位比下伏岩溶水位高.部分河水下渗补给下伏岩溶水.通过比较得出,左岸ZK,7与右岸ZK19一线,河水对岩溶地下水下渗...  相似文献   

18.
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内分层水温随埋深增大而上升,钻孔孔底水温17.16℃~19.83℃为所处河湾地块岩溶地下水代表性水温,钻孔顶面水温15.88℃~16.30℃与河水水温15.81℃相近,反映了坝址区河水位比下伏岩溶水位高,部分河水下渗补给下伏岩溶水。通过比较得出,左岸ZK17与右岸ZK19一线,河水对岩溶地下水下渗补给比下游ZK79、ZK36地段强烈。分层测温这种简单易行的研究分析方法对具有复杂水动力场的同类型岩溶峰丛峡谷建坝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淹没垂直圆柱虽在各工程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但还没有关于其绕流场内水流结构及紊流特性的系统研究。通过室内变坡水槽试验对淹没垂直圆柱周围的瞬时流速场进行了精细测量,分析了淹没率对垂直圆柱上下游竖直对称面内三维流速、紊动强度等水力参数垂线分布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向下水流、马蹄形旋涡和尾流旋涡等典型水流结构的冲刷力随淹没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淹没率影响垂直圆柱周围清水局部冲刷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淹没率能够减小垂直圆柱出露于水体中的有效长度,使得垂直圆柱对水体的阻流和扰动作用减弱,也使得垂直圆柱上游迎水面处向下水流、柱周马蹄形旋涡和下游尾流旋涡的冲刷能力被有效削弱,降低了垂直圆柱周围床面泥沙被旋涡体系卷起后顺水流失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参数,该水位的现有确定方法是建立在河床冲淤变化不大条件下的水文资料统计方法。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非平衡变化过程中,河床冲淤幅度较大或水库下泄流量过程因调度规则的差异而不同时,已有方法不再具备适用条件。本文将原有平衡河流通航设计水位的概念延伸至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中,分析了三峡水库不同蓄水时段影响设计水位的主要因素、影响过程及其程度,以水库调度计算和下游河床冲淤一维数学模型计算为基础,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沿程各站不同时期的设计水位,又为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