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织全成形运动产品无侧缝,具有舒适、美观、贴体、时尚等特性。文章首先介绍了经编、圆纬编以及横编的全成形产品和设备;其次举例介绍了近年来在3种全成形设备上生产全成形运动产品的研究,阐述了针织全成形运动产品的特点;最后总结了经编、圆纬编、横编全成形技术的发展,并给出针织全成形技术及全成形运动产品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造纸成形网的发展过程,对成形网用材料、结构和编织方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讨论了适应高速纸机用成形网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菜肴素以色、香、味、形、器俱美见称于世。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对饮食认识和需求已由过去的“温饱型”发展到今天的“享受型”,由此对菜肴的成形要求也就不断趋于审美化。鉴于此,我总结了老一辈师傅们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在这里谈谈几种特殊的菜肴成形技法,以请教于同行。 一、包制法 就是利用原料自身可以包裹的性能,如猪网油、鸡蛋皮、玻璃纸、荷叶等,包制整只的原料或加工成丁、条、丝、块等形状的原料,以构成一定的形状。包制菜肴很多,如“纸包虾仁”是将玻璃纸裁成12平方厘米的方片,取菱形火腿片放在纸中心,两端放上两颗熟青豆,再放上浆过的虾仁,包  相似文献   

4.
采用333.33 tex/2 760 f的UHMWPE纤维编织立体成形针织物增强体,结合E-44环氧树脂和650聚酰胺树脂制作复合材料模型。结合编织试验,确定雷达罩、火箭、潜艇等模型的立体成形针织物编织参数,详细阐述模型规格、工艺设计要点、编织工艺等。通过手糊方式将环氧树脂涂覆于编织好的UHMWPE纤维立体成形针织物表面,制造出UHMWPE纤维立体成形针织物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模型,包括雷达罩模型、火箭模型、潜艇模型以及其他立体结构模型,为立体成形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纸页成形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北海 《国际造纸》1997,16(2):11-14
纸页成形研究是造纸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纸浆纤维悬浮液流体动力学的基础,通过数学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和解决纸页成形过程中的应用问题,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近年来在国际上,新型成形器的研制和设计层出不穷,但大都是基于模型试验逐步改进的,而直接用成形指导设计的较少,由于纸浆纤维悬浮流体的特殊性和实际工程的复杂性,使得该领域的数学模拟和实验研究的难度加大,因而在成形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高峰 《棉纺织技术》1989,17(8):47-48
在立式卷纬机中,形成凸轮是必不可少的部件。正确的设计和安装成形凸轮,对提高卷纬质量能起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成形凸轮采用正装还是反装,看法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反装凸轮易产生退绕时脱圈;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反装凸轮可增加纬纱束缚层的约束作用,在退绕时,可减少束缚层的脱圈。本文就我们在立式卷纬机上,对成形凸轮正、反装进行的试验和探讨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就国产精纺细纱设备成形进行工艺探讨,通过试验和微观分析等方法发现筒管锥度及所纺支数对绕纱锥角均存在一定影响,进而与理论成形公式作比较,最终得出实际成形计算公式,并提出简便成形选择方法。对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夹网成形器的脱水与成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夹网成形的特点和优势.以Mesto的Opti Former成形器和Voith的Duo Former成形器为例,重点论述了夹网成形的脱水原理、脱水过程及各元件的脱水比例,最后介绍了夹网成形器的成形过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钟炎生 《轻工机械》1999,(4):5-9,16
2 成形部成形部对改善纸幅匀度,减少两面性,改善印刷性能和加强脱水,都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车速在500m/min以内的长网纸机的成形部,用普通长网成形并配有大直径带单独传动的饰面辊装置。车速在500m/min以上的成形部,采用有上成形器的长网成形部。脱水元件的配备有:成形板,脱水板,湿吸箱,饰面辊,低高湿吸箱和真空伏辊等。脱水板、湿吸箱面板的材料,当车速≥400m/min,或纸张灰份>10%的纸种时,采用镶陶瓷条的;当车速≤400m/min或灰分较小时,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的;当然也可以采用镶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测算成形网磨损程度的方法,对成形网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探讨。生产实践表明,保证网辊的平整性、合适的高压喷淋水、合理的化学清洗时间等均能有效提高成形网的使用周期及使用效果,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