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章福  刘润藻 《炼钢》1997,13(2):57-61
简要阐述了二次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该技术从氧气喷嘴的设计安装、用氧技术、炉气处理系统以及在电弧炉上的应用现状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应用该技术的显著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Perrin  N 张武城 《特殊钢》1997,18(2):33-35
电炉炼钢使用ALARC-PC^TM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电耗,缩短冶炼时间,降低除尘系统废气温度,减少布袋除尘室CO的放出并可保持电极消耗不变,保持电炉渣中铁含量不变。  相似文献   

3.
4.
程常桂 《炼钢》1996,12(3):58-62
介绍二次燃烧技术的冶金原理,提出该技术在生产应用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并与其它节能技术在节能效果上作了一定比较。  相似文献   

5.
Consteel电弧炉预热装置的二次燃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弧炉废气的能量损失约为80~200kWh/t[1],采用预热废钢回收废气中的显热和采用二次燃烧技术回收废气中的CO的潜热,已成为电弧炉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西宁特钢集团公司的Consteel电弧炉[2]将二次燃烧从炉内移到炉外的预热装置中进行,并在此装置中完成CO气体的二次燃烧和废气预热。该项技术称为预热装置的二次燃烧技术。1预热装置二次燃烧技术的原理Consteel电弧炉使用了高效水冷自动碳氧枪,由于向炉内喷吹大量的碳、氧,熔池中的碳氧发生如下反应:C 12(O2)=CO↑ Q炉内产生大量的CO气体,废气中部分CO气体在炉内燃烧,但…  相似文献   

6.
茅洪祥 《钢铁》1998,33(7):61-64
系统地论述了二次燃烧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介绍了实际应用效果,提供了操作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7.
二次燃烧技术在70 t超高功率电弧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建淮 《钢铁》2002,37(2):11-13
介绍了淮钢采用二次燃烧氧枪向70t超高功率电弧炉的一定区域内吹入低纯氧气进行二次燃烧,理论计算了二次燃烧的供氧流量和节能效果,并与已获得的工业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在超高功率电弧炉上应用二次燃烧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电弧炉炼钢电极控制和二次燃烧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亮  姜周华  王文忠 《特殊钢》2000,21(2):20-22
现代较先进的典型电弧炉中 ,主要的能量来源[1 ] 是电弧 (~ 6 5% ) ,此外还有氧—燃烧嘴 (~6 % )以及其它化学放热反应 (~ 2 9% )。输入的能量中 ,约 6 0 %用于加热、熔化废钢 ,约 2 2 %由尾气带走 ,约 8%损失在渣的蓄热 ,约 1 0 %为冷却水带走热量及其它热损失。其中尾气带走的热量包括高温废气带走的显热和没有完全燃烧的CO、H2带走的化学潜热。从优化能量的角度考虑 ,优化供电制度、优化电极控制和充分利用尾气潜热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1 电极控制实际应用的几个模型从 70年代起 ,国外一些学者就对电极控制进行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9.
氧气喷吹到钢液面氧化CO释放出能量,能使单功能消耗降低10%,出钢至出钢时间减少7%,这个能廉价产生大量能量的工艺过程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11.
智能炼钢电弧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3种智能电弧炉技术,分析了智能电弧炉的技术特点,讨论了我国发展智能电弧炉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弧炉炼钢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电弧炉炼钢发展的概况,讨论了中国电弧炉炼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机遇,重点分析了电弧炉炼钢的工艺改进和高效化技术发展,并从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电弧炉炼钢流程的工艺装备和技术发展给出了新总结,并提出了发展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超高功率电弧炉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德 《特殊钢》1994,15(5):6-12
电弧炉炼钢的迅速增冶金力工艺操作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进展包括炉子容量最佳化,超高功率(UHP)操作,炼钢车间和炉子的改造,UHP电炉相关技术的,直流(DC)电弧炉技术和电弧炉熔炼工艺的根本变革。文中同时介绍和讨论了我国UHP电弧炉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跨世纪的电弧炉炼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温  王平 《特殊钢》1995,16(2):3-9
新兴材料的发展不会对钢铁材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因此,进一步发展电弧炉炼钢技术降低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能源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电弧炉炼钢流程中,过程计算机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的主要进展为:合理大型化,提高能量输入和回收率,冶炼工艺的分解和简化以及减少非通电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电弧炉炼钢工艺的改进和高效化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我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果,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前瞻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dust is a hazardous waste product of the steelmaking industry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especially Zn and Pb. Existing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industrially viable only when the zinc content is sufficiently high. In this research we present an industrial-scale process to enhance EAF dust by recycling it to the same furnace in which it was generated. This process, called RECUMET?, involves two parts: (1) the manufacturing of self-reducing briquettes composed of dust from the steelmaking process, reducing agents and agglutinant agents; and (2) the loading of the briquettes into the EAF. Several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briquettes. These include determinations of compressive, breaking and abrasion strength, softening and melting points, and thermal behavior. The theoretical energy balance calculated from the process of loading briquettes into the EAF has yielded a positive value of ~ 5×105?kcal/t of briquettes, showing that extra energy is clearly supplied to the furnace.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trials in the EAF are also shown. These include data on taps, slag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quality of new dust.  相似文献   

18.
70 t DC电弧炉泡沫渣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影响泡沫渣的主要因素新疆钢厂 40 0炉的实践证明 ,当炉渣碱度为2 .0时 ,泡沫渣高度最大 (图 1 ) ;泡沫渣发泡高度随吹氧量的增加而增加 ,渣中FeO为 2 0 %左右 ,泡沫渣高度可达最大值 (图 2 ) ,这与文献 [1 ]的结果相一致。图 1 炉渣碱度对发泡高度的影响Fig .1 Effectofslagbasicityonheightofslagforming  当渣料中配加的白云石中的MgO增加时 ,会使炉渣中固体颗粒增加 ,有利于发泡[2 ] ,但白云石增加会使炉渣熔点上升。经验可得 :当碱度在 2左右 ,渣中FeO在 2 0 %左右 ,Mg…  相似文献   

19.
丁于 《特殊钢》2010,31(4):18-19
通过对PRAXAIR、BSE、MORE公司100 t电弧炉炉壁氧枪技术资料的总结,分析了其设备的主要特点,比较了其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生产和质量指标、动力、材料消耗指标。炉壁氧枪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电弧炉冶炼全程优化供氧,显著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