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CDMA大户,LG在国内G网产品方面却一直显得异常“沉默”。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继推出广受欢迎的7030、8390之后,LG再次重拳出击,推出两款全新男士手机,型号分别是G810和G910。这两款产品都定位中高端用户,瞄准成功男士用户群,尤其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成熟男性手机消费者,可谓量身定做。两款产品都秉承了LG手机一贯精致典雅的设计风格,同时又各有千秋。G810是一款带拍照功能的机型,而G910则是LG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摄像影音手机,更出彩的是,这两款手机的屏幕都是可以旋转的!两款全新LG GSM手机的推出,标志着LG在经过去年下半年对国内GSM手机的试探性成功之后,开始全面进军中国GSM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无线通信》2002,8(9):34-34
2002国庆节刚过,LG电子移动终端事业部就在北京隆重推出三款全新CDMA手机,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卢庸岳在发布现场表示,LG电子将在今年内在中国市场投放8款CDMA手机。LG电子预计到2005年,通过开发新产品如CDMA手机、GSM手机和3G手机,实现向全球市场投放4500万台手机  相似文献   

3.
剑心 《数码》2003,(5):50-50
LG的手机大家或许有点陌生,只是听说在CDMA上有LG的几款手机。并没有听说LG在GSM上有任何的手机型号。其实LG这个牌子在韩国是绝对不输给三星的,不管是外形还是功能上都比同时代的三星手机好。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LG带GPRS和40和弦铃声的彩屏手机——7020。  相似文献   

4.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3,(17):15-15
LG刚拿到国内G网的上市牌照,这款LG G7030将是LG第一款在国内上市的GSM手机。该机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和其CDMA手机一样,G7030也采用折叠双屏设计,外屏采用了256色OLED动态屏幕,来电时会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Cat’s eye猫眼机”的美名也因此而来。  相似文献   

5.
渡渡鸟 《数字通信》2003,(22):40-41
求新,求变,已经成为时下各手机厂商“求生守则”的第一条,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的LG更是深谙此道。继进军GSM市场的G7030于前不久推出后,LG在自己擅长的CDMA市场上继续跟进,又推出了一款专为年轻时尚女性量身定做的6360。  相似文献   

6.
《数码》2009,(8):120-121
当中国正式迈入3G之门后,LG无疑成为目前在3G手机终端上贡献最大的厂商之一。LG不仅先后推出了多款采用TD-SCDMA、CDMA2000、WCDMA三种3G网络制式的终端产品,在覆盖面和产品数量上保持领先,而且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功能创新上,几乎款款产品都堪称经典。而现在,LG依然不断推陈出新,KV800正是其推出的又一款CDMA2000制式3G手机。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开始,LG手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快速增长的步伐。8年时间里,LG手机实现了产量从300万台到4300万台的增长,年增幅达60%,并牢牢占据了CDMA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2004年,凭借在3G和GSM领域的出色表现,又一举拿下全球综合第四、3G欧洲第一的瞩目战绩,被业界惊呼为一匹冲入全球五强的“黑马”。进入2005年,打破在中国只生产CDMA手机的一贯模式,LG突然开始挥师中国GSM领域,力争用涵盖CDMA、GSM和3G各领域的40余款新机,重新分割中国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2005,(11):70-71
提到小灵通,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UT斯达康。的确,UT斯达康不仅在小灵通产品上赢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而且已成为引领全球小灵通市场潮流的关键人物。不过作为一家开发小灵通产品的厂家,在近期则表现出要进军GSM网络的势头,连续推出了两款GSM网络的手机,下面评测人员就为大家带来UT斯达康的第2款G网手机G3300的详细评测报告。  相似文献   

9.
LG宝典     
关于LG移动电话LG移动电话(LG Mobile)是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设备的翘楚,综合排名全球第四,CDMA领域全球第一,3G领域全球第二。遵循“Life’s Good”的品牌理念,LG致力于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移动通讯生活。LG是全球第一家将CDMA技术应用于商业用途的公司,在GSM领域占据重要地位,3G方面也拥有全球最先进技术和运营经验。产品服务方面,全球唯一的品牌手机在线全能服务中心WOW LG (http://cn.wowlg.com)为全球LG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手机增值内容。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LG取得了中国CDMA市场第二的地位。2005年起,LG全面进入中国GSM市场,并以40余款新品的阵容(其中20余款GSM新品),继续创造最快的市场增长速度和最佳的销售业绩,向全球TOP3的目标冲刺。  相似文献   

10.
从1996年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开始,LG手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快速增长的步伐.8年时间里,LG手机实现了产量从300万台到4300万台的增长,年增幅达60%,并牢牢占据了CDMA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2004年,凭借在3G和GSM领域的出色表现,又一举拿下全球综合第四、3G欧洲第一的瞩目战绩,被业界惊呼为一匹冲入全球五强的“黑马”.进入2005年,打破在中国只生产CDMA手机的一贯模式,LG突然开始挥师中国GSM领域,力争用涵盖CDMA、GSM和3G各领域的40余款新机,重新分割中国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  相似文献   

11.
上月有米饭打电话到MI来询问,是应该买一部CDMA/GSM双模双待手机,还是买GSM、CDMA手机各一部比较好。当时我的建议是后者,入手一部目前价格已经趋于稳定的中高端G网手机,如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K790c、W810c或者诺基亚(NOKIA)N73,以此作为主力手机。  相似文献   

12.
《数字通信》2004,(15):56-57
虽然LG在GSM业界还只是一位新甘肃人,但是凭借着之前推出的7030以及8300两款手机,LG在GSM市场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而为了继续保持凌厉的市场攻势,LG在署假购机消费旺季开始以前,又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旗舰级手机——G910,再次突出了翻盖旋转,侧拍摄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LG移动电话公司(LG Mobile Phones)在美国CDMA市场占有27%的份额,该公司计划在2005年大力推广GSM手机。按照IT市场调查与咨询公司IDC公布的移动电话市场份额调查显示,在2004年LG移动电话公司共销售了1600万部手机。为了提高销售量,这家手机制造商在2004年推出了几款新模型。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5,(1):71-71
诺基亚(NOKIA)在GSM方面龙头老大的位置是毫无争议的.随后它又慢慢开始了对CDMA领域的试探性进军。在诺基亚推出几款取得不错市场反应的CDMA手机之后.这位手机巨头为继续拓展其CDMA2000 1X系列手机.在香港举办的“3G世界峰会暨展览会2004”(3G World Congress & Exhibition 2004)上,诺基亚面向全球CDMA市场推出了中端CDMA手机6235。CDMA用户又多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3年9月核发的进网许可证。数据显示,在工信部发放的496张进网许可证中,3G手机有162款,TD- LTE 手机3款。2013年9月上半月,发布的进网许可证中,包括CDMA2000/GSM手机9款,CDMA2000手机2款,CD-MA2000无线数据终端1款。  相似文献   

16.
《移动信息》2002,(6):22-22
虽然目前CDMA市场并不景气,但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种类,CDMA手机可谓是一个宠儿。因为过去在GSM网络以及GSM手机中的大部分成熟技术以及成功的设计理念都被移植到CDMA手机上,例如彩屏,和弦音、输入法等等。不过这次科健推出的K1 CDMA则是学习了GSM手机的换壳技术,所以K1也就成为CDMA手机中的第一款变脸王。  相似文献   

17.
《数码》2003,(11):58-59
代表韩系手机的另一大品牌LG,一直活跃在国内的CDMA手机市场。这款以镜而屏幕为卖点的LG 6360就是LG 的一款CDMA手机新作。  相似文献   

18.
郭海毅 《数码》2004,(9):60-61
韩国是世界上CDMA手机使用较多的国家之一,两大韩国手机生产商LG和三星也成为CDMA手机的两个巨头。多年以来,在国内的CDMA手机市场中,LG和三星的机型占据了大部分份额。随着联通新时空近几年来的发展,国内有CDMA手机品种也在不断完善,这款LGC610就是一款面对中端用户的最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数字通信》2004,(8):56-57,33
来自韩国的手机厂商LG,一直是CDMA领域的巨擘,不断地推出一款又一款的经典产品。曾经的一款CDHA手机LG8380,堪称其高端的代表机型。同时,LG在重视高端市场之余,并没有忘记中国广大的中低端消费群,这次,LG就向我们评测室送来了一款针对中等消费水平用户所研发的CDMA手机6660。  相似文献   

20.
LG今年在CDMA机型上大有所为,推出了数款激动人心的产品。而在年末,LG又向CDMA市场推出了一款内置180度旋转摄像头、26万色屏幕、全面支持CDMA1×业务集一身的商务机型CU8380。作为LG最新的旗舰机型,CU8380到底有些什么过人之处呢?DC评测室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评测样机,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详尽的评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