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减少Lyocell纤维原纤化程度的化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减少Lyocell纤维湿加工原纤化程度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碱处理、纤维素酶处理、树脂处理以及组合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对各种化学处理方法的防原纤化效果进行的比较,提出了防止Lyocell纤维原纤化的最佳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Lyocell纤维的原纤化控制及纤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亚伟  任学宏  吴徵宇 《丝绸》2003,(12):36-39
Lyocell纤维的去原纤化和防原纤化加工技术是印染加工的要点。本文研究了不同碱处理方式和不同碱浓度处理对Lyocell纤维的去原纤化效果,用乙烯基单体来达到防原纤化的效果,并用烧毛评级法来表征纤维的原纤化等级。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碱处理纤维准晶区发生了准晶体解体和晶体再生长的理论假设,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碱处理纤维聚集态结构的改变。解释了碱处理去原纤化及乙烯基单体接枝防原纤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碱处理过程中纤维表面微小纤维发生了溶解,碱处理使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但随着碱处理浓度增加,002峰的半高宽减小,晶粒的尺寸增大,降低了晶体取向指数。经乙烯基单体接枝的纤维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纤维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Tencel机织物的染整加工及所用染化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encel纤维易于原纤化和很高的横向膨润性对染整加工设备选型、工序安排、染化料选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键的助剂是润滑剂、纤维素酶、柔软剂、树脂整理剂、防原纤化助剂,于是详细讨论了Tencel机织物的前处理、初级原纤化、酶处理、染色、二次原纤化和柔性、树脂整理及染化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染苑精萃     
《印染》2005,31(13):55-55
特殊的染色和整理效果;棉织物经BTCA交联处理后的可染性;高硼酸钠漂白棉织物的最佳工艺;高弹性针织物的染色;新型交联剂的合成及在Lyocell防原纤化的应用;钟纺纤维公司利用光技术的材料及其加工;涤纶针织物的阻燃拒液整理  相似文献   

5.
Lyocell是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 ,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环境友好的优点。但在一些应用中 ,它的原纤化现象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现象可以很容易地用原纤化指数来衡量。原纤化指数即是用来衡量原纤化程度的基准。本文研究了Lyo cell纤维原纤化程度与它的三个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Lyocell纤维经过不同浓度的工业交联剂的整理后 ,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法来确定它的原纤化指数。双折射、粘滞性和相对结晶度分别用偏振光光学显微镜、稀释溶液技术和X 射线衍射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交联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原纤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Lyocell纤维原纤化控制技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Lyocell纤维原纤化控制技术的现状,主要包括原纤产生技术,去原纤化技术和防原纤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机械法与化学机械法两种处理方式,对聚芳二嗯唑(POD)纤维的原纤化进行研究。结合SEM、BET测试方法以及WAXD等手段,探讨了两种原纤化方法对POD纤维形态结构以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机械法中,纤维经过一定程度的化学处理后,再进行机械剪切,可使POD纤维产生原纤化,形成较好的分丝结构,但聚合物的结晶度有所下降。而采用单纯的机械法处理,纤维尽管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原纤化,但纤维切断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Tencel织物、Newcell织物干态防原纤化试验结果见表7、Tencel织物、Newcell织物湿态防原纤化试验结果见表8。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Lyoeell纤维原纤化的特性,阐述了原纤化发生的条件和原纤化的去除方式.重点介绍了Lyocell纤维原纤化酶处理的工艺技术,以及纤维素酶处理纤维素纤维原纤化的研究进展.Lyocell纤维经过酸性纤维素酶处理后,机械性能有所降低,纤维失重率随酶用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Lyocell纤维易于原纤化、采用生物酶和化学整理可有效地控制原纤化现象。同时,合理地利用Lyocell纤维的原纤化可生产具有特殊风格的织物。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染色时氯化丝光羊毛发生损伤的原因以及染色工艺条件对丝光羊毛损伤的影响,控制染色工艺参数可减少丝光羊毛染色时的损伤,交链类羊毛保护剂对丝光羊毛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染色的pH值对丝光羊毛的强力影响最大,其次是保护剂,次之是染色的温度。最后是染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交联剂FC-100在蚕蛹蛋白纤维活性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宋心远 《印染》2005,31(12):4-7
研究自制交联剂FC 100在蚕蛹蛋白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固色30min后加入适量交联剂FC 100,能提高固色率,降低蚕蛹蛋白纤维的失重率,提高纤维的强力;交联剂用量以0. 8 % ~1. 0 %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有效利用废弃物,降低染色污染为目的,研究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改性羊毛条工艺,用自制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WLS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在羊毛条上,探讨交联改性工艺对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最佳改性工艺及条件。研究确定出了先加入鸡毛蛋白助剂5 min后,再加入交联剂WLS的一浴两步法最佳交联改性工艺,并评价改性羊毛条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羊毛条显著改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上染百分率提高,而且耐摩擦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郭奕悌  柴广全 《印染》1994,20(3):5-8
NF-1涂料染公外交联粘合剂采用丙烯酸酯系列原料共聚,并按应用需要复配而成最终产品。作者介绍了粘合剂研制过程中的单体选择,引发剂选择及合成注意点。经实际应用,NF-1涂料染色粘合剂使用方便,各项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能提高牢度0.5-1级。  相似文献   

15.
Tencel/真丝交织物的染整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亚伟  唐人成 《印染》2000,26(9):5-7
用L16(4^5)正交法优选了Tencel/真丝交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比较了直接染料和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真丝/Tencel纤维同色性染色的影响,并对Tencel纤维采用酸性纤维素酶进行去原纤化和整理剂进行防原纤化加工。测定了织物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非均相乙醇溶液中制备3-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纳米SiO2,并用于壳聚糖纤维改性.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法对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形态、分子结构及热行为进行表征,并对其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证实硅偶联剂KH560与壳聚糖纤维发生了交联,纳米SiO2粒子分布于改性的壳聚糖纤维表面.与未改性壳聚糖纤维相比,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热稳定性能提高了.采用6种不同染料对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进行染色,发现其对直接桃红12B的染色性能较好,在室温、染色时间120 min、pH值8时,直接桃红12B的上染率最佳.  相似文献   

17.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活性染料染棉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盐(氮化钠或元明粉),促使染料由水溶液中向纤维表面转移来提高平衡上染量。盐的加入将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问题。所以近年来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或低盐染色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染料开发、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交联剂3个方面阐述了无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硫化黑染料染色污染大、染色工艺不稳定等问题,以复合还原剂D作为硫化黑BR染色还原剂对棉纱进行染色,并与传统硫化碱的染色性能和清洁性进行对比。分析了硫化黑BR质量浓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复合还原剂D质量浓度、染色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化黑BR质量浓度为60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20 g/L、复合还原剂D质量浓度为19 g/L、染色温度为95 ℃条件下,染色后纱线表观色深(K/S)值为46.88,耐皂洗牢度可达到4~5级,干摩擦牢度为4级,湿摩擦牢度为2级;将复合还原剂D与传统硫化碱进行对比,其染色后纱线K/S值优于硫化碱工艺,染液中还原性硫元素降低78.0%,机台废液中化学需氧量降低76.4%。  相似文献   

19.
Disperse dyes contain around 30–60% of dispersing agents as well as dyeing with disperse dyes requires around 2–5 g/L of dispersing agent for faultless dyeing of polyester and other hydrophobic fibres. Dispersing agents are not absorbed by the fibres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dispersing agent creates unavoidable load on the effluent treatment. Dispersant-free disperse dyes seem to have an acceptable solution to this existing problem. These dyes can work in absence of dispersing agents and thus are called as dispersant free disperse dyes. In this work, dispersant-free disperse dyes were synthesised by coupling diazotised p-nitroaniline with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like sulfomethylated aniline and m-toluidine. These synthesised dyes were applied successfully on polyester which resulted into uniform dyeing, good build-up and desired colour yield. The dyeing was dependent on the pH and the optimum pH was 5 similar to that employed in conventional polyester dyeing. The fastness properties obtained were good and comparable with the conventional dyes. Whereas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levels of the dispersant-free disperse dyes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from commercial disperse dy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