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株洲市辖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株洲县和城市4区,总面积11420km~2,是典型的山丘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水旱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该市的心腹之患。总结长期与水旱灾害斗争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对山丘区的水旱灾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鲁肃 《治淮》2006,(10):7-8
河南省地处我国腹地,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个流域。全省总面积16.7万km^2,其中山丘区7.8万km^2,平原区8.9万km^2。淮河沿线是我国气候的过渡带和分界线,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河南省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而且旱涝交替。  相似文献   

3.
1 基本情况章丘市距济南市区 50km, 总土地面积1855km2。其中山丘区 939 1km2。多年平均降水量627 9mm。地形南高北低, 南部最高海拔 853m, 北部最低海拔 15m, 从南到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山丘区大多为石灰岩地区, 岩石破碎, 渗漏严重, 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据 1986 年普查资料,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077 41km2, 其中山丘区 838 05km2。截至 2003 年底, 山丘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0km2, 目前尚有 308km2 未治理。据普查资料计算, 全市年土壤侵蚀总量 124 5 万 m3, 其中山丘区侵蚀量113 7万m3, 占侵蚀总量的 91%, 土壤…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排泄量法,即以总排泄量表征地下水资源量。排泄量的计算主要考虑以下几项:一、河川基流量;二、山前侧向流出量;三、未记入河川径流中的泉水出露量;四、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五、潜水蒸发量。考虑到山丘区的水文地质特点,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一般把潜水蒸发量忽略了,据研究计算,这样做欠妥。下面以鲁中南部分山丘区潜水蒸发量的计算为例说明。2 计算 (1)计算区域概况:本次研究范围包括泗水县山丘区、苍山县北部山丘区、山亭山丘区、临朐县南部山丘区、总面积3374.66Km~2。研究区属于中低山到低山丘陵地形,包括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岩溶裂隙含水层等三种类型含水层,其中  相似文献   

5.
沂沭河上游沂水境内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对策郝立升李长青(沂水县水土保持局276400)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水土流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治理江河、减少水旱灾害、改变山丘区面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农...  相似文献   

6.
一、水旱灾害的成因 1.地理位置及气候。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京津唐三角区、燕山山脉迎风区暴雨中心,受大陆性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水旱灾害出现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 2.开荒造田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引发土地沙漠化,植被遭到破坏,加之群众过度樵采,水土流失程度不断加剧。 3.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宽城满族自治县现有铁矿27座,金矿及其他矿14座,每年造成水土流失90000km2,是水旱灾害成  相似文献   

7.
泰安市郊区地处鲁中山区,总面积1773.8km~2,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3.2万hm~2果园大部分分布在山丘地区,是山丘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但山庄区水资源贫乏,大部分果园得不到适时灌溉,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山丘区经济的发展,且果园灌溉多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致使约50%的水资  相似文献   

8.
赤峰市地处西辽河上游,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南麓与松辽平原交汇地带,地形以山丘为主,全市面积9万km2,其中山丘区面积占70%多。全市人口437万人,农业人口350多万人。耕地面积860khm2,其中坡旱地面积592khm2。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380mm,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32.67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0.05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5250m3。风大沙多,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土壤瘠薄,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山丘区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建国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大中小型水库68座,总库容6.73亿m3,其…  相似文献   

9.
湾沚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为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湾沚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背景、需求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为导向,针对湾沚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监测体系、预警平台、终端服务、运维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株洲是建国后迅速发展的一座新兴城市,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致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加剧,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开展城市水土保持,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存园林城市,株洲市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志远 《江苏水利》2002,(11):38-39
镇江市地处宁镇扬山丘区,地貌特征以丘陵岗地为主。镇江市下辖3市4区,总人口260万人,总面积3864km~2,其中山丘区222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7.3%。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句容市、丹阳市和丹徒、润洲、京口、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涉及56个乡镇,耕地8.77万hm~2,其中水田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枣庄不同地貌类型下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对枣庄市平原区、山丘区的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剖析,有针对性地对枣庄市平原区、山丘区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出一些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山丘区洪水灾害频繁,建立预警系统很有必要湘南地区属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带,雨水丰沛,还常受台风雨的影响。山高、河陡、暴雨多,这就是湘南山丘区发生暴雨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譬如1994年,就遭受到4次暴雨洪水的洗劫,损失惨重,同时灾害还播及珠江、湘江。山丘区暴雨成灾的形式,因地形地势而异,以郴县为例,东南部高山区,主要形式是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有的地方兼而有之,形成泥石流。在中低山区,则易冲毁有一定集雨面积的山塘、水库以及电站、渠道等;在平丘区地势平缓,山溪已汇入干流,主要成灾形式是洪水泛滥或涝灾。山丘区…  相似文献   

14.
<正>结合江苏省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治理行动,对全市丘陵山区小流域开展实地调查,根据当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功能区定位,开展水土保持规划、荒山绿化树种选择和造林设计以及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总结了不同区域功能定位的小流域治理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模式。一、徐州市丘陵山区概况1.徐州市丘陵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全市共有小流域136个,山丘区面积1 158.02 km2,主要分布在邳州市、新沂市、睢宁县、铜山区、贾汪区、徐州市区。其中铜山区、贾汪区、睢宁县、邳州市以及徐州市区的丘陵山区类型为石灰岩山丘区;新沂  相似文献   

15.
新密市位于郑州市西南部,地处豫西山丘区向豫东平原的过度地带,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总面积1001km2,其中山丘区面积830km2,占总面积的80%以上,是一个水土流失和缺水都很严重的县级市。地理上为三面环山的闭合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基本无外援,年可成生水资源量1.466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4m3,属水资源严重匮乏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而且要加强水旱灾害的科学研究。研究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尤其是特大洪水和极端干旱的发生规律,预测水旱灾害发展的趋势和提出防治水旱灾害的具体技术措施。1 水旱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加大山丘区水利建设力度 推动赤峰市水利事业发展刘育民(赤峰市水利水产局)赤峰市水利建设中,存在着山丘区和川区发展不平衡倾向,这是制约赤峰市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加快山丘区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走出一条具有赤峰市特色的水利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07,(14):2-4
一、基本情况《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大山丘区,共有274个地级行政区、1836个县级行政区。我国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山丘区(即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约为463万km2,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8%。防治区内共有人口约5.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4.2%。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中,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直接威胁的区域(即山洪灾害威胁区)面积约为48万km2,人口7408万人。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与水资源状况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14077km~2,其中山丘区面积7320km~2,占全市面积的52%。包括24个县(市)区、223个乡、4450个村。区内总人口927.31万,农村人口652.91万。石家庄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16亿m~3,  相似文献   

20.
袁俊坤  庄乾花 《治淮》2000,(8):34-3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优化山丘区生态环境,根本措施是什么? 一、山丘区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有利于山丘区生态效益的提高 各种动植物生存、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繁衍与消长,山丘区优化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高。 1、优化生态环境能有效地减轻污染危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