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新型绝缘材料在冶金电炉上应用效益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缘材料是冶金电炉、有色电解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这类材料要求耐温度高、抗弧度强,阻燃性好、且有一定的抗热温性,并能长期经受高温、高辐射的考验,能在明火焰中可靠使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冶金电炉、有色电解设备所用的绝缘材料大部分是虫胶云母制品。虫胶云母制品瞩B级绝缘材料,其耐热、耐湿、阻燃等项物理性能指标较低,耐温在130℃以下,当外界温度达到105℃时,虫胶开始软化,熔解。外界温度达130℃以上时逐步焦化,结构很快疏松、风化,进而导致表面碳化为导体引起打弧。而且这类材料耐热湿性能也很差,机械强…  相似文献   

3.
曹志强 《铁合金》2000,31(6):40-42
为提高电炉的作业效率,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对原水套和水冷部件的结构及损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出了新型水冷构件。实际应用表明,该水冷部件达到了预期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文彪 《铁合金》1998,29(4):42-44
介绍了我国电极把持器导电横臂的发展历史及其不同于传统型的结构,比较了铁合金精炼炉和炼钢电弧炉对导电横臂的不同技术要求,阐述了导电横臂经改进后在铁合金精炼炉上应用的优缺点,并肯定了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组合式导电铜瓦在铁合金电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世林 《铁合金》2002,33(1):20-23
介绍了组合式导电铜瓦与常规铸造铜瓦进行现场使用对比情况,分析了组合式导电铜瓦寿命长的原因和常规导电铜瓦的主要缺陷,对两种铜瓦的力学性能和冷却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国华 《冶金动力》2004,(5):98-100
绝缘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冶金电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新型绝缘材料是当务之急。介绍了新型耐高温绝缘材料的生产工艺及绝缘性能,应用效果证明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单海林 《铁合金》1997,28(6):36-39
介绍了在2.7MVA电炉上使用布袋除尘器的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运行实践表明,负压反吹布袋除尘器加火花捕集器用于铁合金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脉冲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表明,该除尘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工艺先进、投资少、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除尘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对吉林镍业公司冶炼厂原使用的矿电炉电极导电装置进行了分析,针对其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改造,经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郑忠良  李国华 《铁合金》1999,30(3):32-35
对矿热炉循环水进行了技术处理 ,对传统的加药阻垢、灭藻、冷却塔回水降温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将冷却水系统的设备更新改造。实践表明 ,此改造工程成效显著 ,达到了节资、节水、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魏正明  陈兰 《铁合金》2003,34(1):41-44
介绍了铜钢浇铸式铜瓦的特点,冷却效果及制造使用情况,与常规铸造铜瓦比较,它具有耗铜少,易制造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特别适合中小铁合金企业6.3MVA以下电炉使用。  相似文献   

13.
蒋仁全 《铁合金》2004,35(1):23-27
介绍了矿热炉开炉的一般方法和两种开炉新工艺。通过对电极内部热应力产生和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直接电烘炉法在开炉中防止电极硬断的措施;对直接电焙电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认为,电极壳的实际电流密度小于6.1A/mm^2的情况下送电焙烧电极不会击穿电极壳。将两种新开炉方法分别应用在电炉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曹志 《炼钢》1997,13(1):19-21
介绍了Si-Al-Ba-Fe复合脱氧剂在我厂炼钢生产中的应用。实践证明,Si-Al-Ba-Fe合金用于炼钢生产代替纯铝,硅铝铁作炼钢终脱氧剂脱氧效果良好,节铝明显,能进一步改善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杨永森 《铁合金》2002,33(2):34-37
从矿热炉短网系统的特点及电路特性出发,提出了短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全水冷“一”字型连接的新型结构方案,从而达到节能节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无集电环电极把持器在铁合金电炉上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积福  黄超桂 《铁合金》2001,32(2):39-42
介绍了无集电环电极把持器在半封闭矮烟罩铁合金电炉上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肯定了无集电环电极把持器的优点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直流电弧炉冶炼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并提出国内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