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也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出发,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如何在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独立学院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讲授,是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该课程旨在培养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提高相应网络实践应用能力。在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发挥教师引导功能,保证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加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渴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掌握网络实践技能,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手段来解决学习与工作问题,这是信息化时代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对此,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能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有利帮助,学生在该教学模式利于掌了学科知识、锻炼应用能力。本文将基于PBL模式探析其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课程注重的是课程的实用性。《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文章试图研究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4.
张玉倩 《电子世界》2013,(17):165-166
21世纪90年代至今,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计算机教学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己经形成一种文化并融入了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的。由于学生入学前受教育水平及生源的差异,很多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中学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重复,给课程的开设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灌输式教育,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课程兴趣低下,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课堂,甚至造成了机房不如课堂的现象发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知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齐赫 《通讯世界》2017,(14):291-29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推动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当前极具前沿性的计算机知识.依托于MOOC所进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让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提高.教师还要就MOOC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进行融合,让新时代的课程教学发挥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张晓东 《通讯世界》2016,(17):282-283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就多年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速录方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结合专业特色、案例驱动、微课教学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计算机思维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当前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对独立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科学的改革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兴趣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新路子。对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整个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作者所在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基于微课这种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方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碎片化",实现课程的高效学习。并对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纵观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对基于不同层次群体的教学难以控制;二是学时偏少,致使大幅增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信息量受限和技能训练缺乏;三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何秋燕  王珏 《电子世界》2014,(19):178-178
随着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之一。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普及性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新知识更新也比较快,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觉枯燥无味、抽象、难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马英英 《通讯世界》2017,(3):255-25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因自身具有针对性较强、短小精悍、时间短以及见效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尤其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不仅能从学生学习本身出发,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还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他们的自主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从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应用微课的作用出发,对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应用微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对社会信息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将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手段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大学生系统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保障,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文章先对任务教学模式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大学计算机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性课程,这也是计算机学习的入门课。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掌握和具备在生活、工作、学习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系统地形成计算机的相关概念,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文章简单论述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成为任何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高低以及他们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探索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工作经验,探索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以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基础,分析具体网络学习环境中影响学习的各相关要素,设计出基于Web2.0的自主参与式的学习环境的模型,并参照此模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的具体对比,检验出该学习环境设计的可行性,为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设计提供有益探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扬 《电子世界》2014,(16):288-289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前导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后续课程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浅析了作者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层次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学习需求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化教学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层次化教学的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以及组织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验证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可用性.并针对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变的非常广泛。网络课程的设计成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硌须部分。网络教学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进行简单介绍,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网络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未能因材施教。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分级教学实践,构建了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模式,对于推动高等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