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偶联剂A151对吸波填料羰基铁粉(CI)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偶联剂A151用量对CI/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波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A151改善了CI与MVQ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但对硫化速度有一定影响;添加偶联剂A151的复合材料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大,偶联剂A151/CI用量比为2%的复合材料综合物理性能较好;复合材料的内部损耗主要为磁损耗,偶联剂A151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机械球磨与偶联剂表面处理结合,制备得到高浓度含量、低黏度、分散稳定的SiO2/丁酮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得到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GPTMS对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偶联剂GPTMS,极大地提高了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及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高含量SiO2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玻璃布/BN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模压成型法制备环氧树脂(EP)/玻璃布/氮化硼(BN)导热复合材料。探讨了BN用量和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当w(BN)=1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高;导热性能随着BN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w(BN)=25%时,改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901 2 W/(m.K),此时复合材料仍保持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当BN用量相同时,偶联剂表面处理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塑料》2016,(4)
采用碱处理以及碱-偶联剂处理竹纤维,利用非织造和热压工艺制备了竹纤维(BF)与聚丙烯纤维(PP)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前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的变化,并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况。结果表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符合Fick吸湿定律,和竹纤维含量无关,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不仅与竹纤维含量有关,还与材料内部孔洞密切相关。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不显著,经过碱处理或者碱-偶联剂处理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效果,综合考虑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性能,碱-偶联剂处理后复合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最优,当湿热老化60 d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强度分别为60.55、33.10 MPa,较未处理分别提高了49.51%、18.06%,弯曲和拉伸模量分别为3.91、3.58 GPa,较未处理分别提高了64.7%、7.28%。SEM结果显示:经过碱-偶联剂处理后,竹纤维与聚丙烯树脂之间的黏结得到了提升,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减少,阻碍了水分在材料内的扩散,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PBO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BO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善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混杂芳纶纤维、电晕处理、偶联剂处理及强酸处理等多种方法对PBO纤维与环氧树脂表面粘接强度及其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程度,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效果及各自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钛酸钾晶须及硫酸钙晶须改性环氧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硅烷及钛酸酯等偶联剂对钛酸钾晶须及硫酸钙晶须进行表面处理,考察晶须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工艺性等的影响。研究表明,钛酸钾晶须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能很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硅烷的表面处理效果较钛酸酯的好。钛酸钾晶须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后,材料的弯曲强度随晶须含量增大逐渐增大,在晶须含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之后性能稍有下降;材料的弯曲模量随晶须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冲击强度稍有降低。体系中添加硫酸钙晶须后,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硫酸钙晶须对环氧树脂工艺性的影响较钛酸钾晶须小。SEM表明,晶须经合适的偶联剂表面改性后,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接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PMI泡沫/3218-1环氧树脂夹层结构进行湿热处理,测定夹层复合材料的吸湿、脱湿曲线,研究湿热对夹层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湿热循环处理前后的夹层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以研究湿热循环对两种PMI泡沫/3218-1环氧树脂夹层结构的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滑石粉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处理效果要优于钛酸酯偶联剂.  相似文献   

9.
偶联剂在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采用偶联剂、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探讨了偶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加与不加偶联剂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nano-SiO2较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有效地增加了环氧树脂的强度及韧性,并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延成张工艺制备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增强非石棉橡胶基密封复合材料(NAFC),以横向抗拉强度作为表征混杂增强橡胶基密封材料中纤维与橡胶界面粘结性能的指标.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材料横向拉伸试样断口进行形貌分析,及对材料的耐油、耐酸、耐碱性能进行测试,探讨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纤维与基体界面粘结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玻璃纤维采用偶联剂KH-550浸渍后涂覆环氧树脂涂层,对碳纤维在空气氧化后涂覆环氧树脂涂层,可有效增强纤维、基体的界面粘结,所制得的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介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