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龙江上游冰坝凌汛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思宇  郭锋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36(4):111-112,128
根据中俄水文年鉴记载和历史调查资料,浅析了黑龙江历史冰坝凌汛情况,冰坝凌汛条件和特点,冰坝灾害,提出了消减冰坝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冰坝凌汛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分析发现,冰坝大多在”二江”同时发生,个别年份有”三江”同时发生,并有群发特点。冰坝发生前,秋季降水多,河槽蓄水量多,河流水位高;冬季降雪多、气温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是冰坝形成和凌汛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河道上新增建的准格尔二线黄河大桥对万家寨水库防凌的影响方向着手,试验研究了桥梁建成前后,新老桥上下游所形成冰坝的形态、冰坝壅冰壅水情况及其影响范围,通过沿程铺冰及是否增加岸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修建新桥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额尔古纳河流域河流概况及水文气象特征,分析了1951年以来冰坝凌汛情况,对其成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冰坝春季开江期气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监测中分析表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及有利的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是冰坝的形成和凌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冰坝凌汛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松花江河道特性、水文气象特征、历史冰坝凌汛灾害情况.在分析冰坝形成条件、水热力因素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冰坝的成因和预报方法.由于注重形成冰坝的水量分析和计算,冰坝预报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简要叙述了松花江下游形成冰坝的条件及其对人类构成的危害,对形成冰坝的自然地理及河流条条件给予分类说明,分析了水力条件和气温与冰坝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嫩江上游冰坝的成因,提出了形成嫩江上游冰坝的必要条件及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冰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根据历年冰坝凌汛及灾害调查资料和观测成果,综述了黑龙江上游历年冰坝凌汛发生情况,冰坝河段水文气象特征和河道特性,分析了冰坝成因研究和预报方法的进展,并阐述了冰坝凌汛灾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龙江上游漠河、开库康等4站的多年水文观测资料,通过对凌汛最高水位及冰坝发生机理的研究,引进了流域最大释放水量、水位上涨加速度、冰盖相对强度等诸多因子,采用多种影响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其预报模型.该模型准确率较高,物理成因概念明确,凌汛最高水位模型其精度都在90%左右.冰坝模型精度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11.
盘管冰蓄冷装置管外结冰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盘管冰蓄冷装置管外结冰过程的特点,对管外结冰的相变传热过程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了描述管外结冰过程的相变传热模型,模型的数值解和实验结果能很好吻合.对盘管冰蓄冷装置的制冰量和制冰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在实验条件下最有利于冰蓄冷机组运行的制冰温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避免目前板式蓄冰设备中存在的载冷剂短路和换热效果受空气层影响严重等弊病,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板式蓄冰设备.方法在这种蓄冰设备中,冰板立式放置,板内空气层集中在上方的较小空间内,减少空气层对设备换热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蓄冰槽内用折流板将载冷剂流程组织为若干通程,提高载冷荆流速.结果新型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的贮槽体积0.015m^3/kwh,容器换热面积0.41m^2/kWh.与现有蓄冰方式相比,在相同的名义蓄冷量时,板式蓄冷设备所需的蓄冰槽占地空间较小,传热面积大,传热热阻小,结冰融冰速率稳定.结论开发研究的新型板式冰蓄冷产品为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开拓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材料的消耗量。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监测道路表面的结冰状况并开发有效的道路结冰预警系统,结冰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必须对结冰厚度以及结冰速率非常敏感. 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结冰传感器还无法达到这种要求. 研发了用于道路安全预警的结冰传感器,使得道路结冰安全预警成为可能. 通过室内实验先对该道路结冰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得出了结冰厚度与结冰频率的对应关系,使其能准确的测定路面结冰厚度的具体数值;然后通过室内实验模拟路面结冰的过程,分别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监测结冰厚度和结冰速率,得出了结冰厚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曲线,验证了其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结冰传感器灵敏度较高,其测量精度达到0.1 mm; 能探测到结冰厚度的具体数值以及结冰速率的变化趋势,而且实验结果能够在上位机上直观地显示出来. 因此,研发的结冰传感器可以应用于道路并监测结冰厚度和结冰速率,从而为道路结冰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合评价封装板蓄冰设备的蓄冷性能,进行了将有限元分析法应用于两种蓄冰槽实验装置的研究.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分别对蓄冷过程中蓄冰装置的不同通程内蓄冰板的温度场变化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并对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蓄冰槽内沿载冷剂流动方向,越靠前的通程蓄冷过程越快,相界面的推进速度也越快,方形蓄冰槽要比圆形蓄冰罐的蓄冰速率快得多.新型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蓄冷性能稳定,能够保证在波谷电价时间段内完成蓄冰过程,相对于水平式蓄冰设备其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冰水直接热交换的融冰机理和融冰过程的分析,导出了粒状冰在圆柱形融冰装置里的定量冰条件下和连续输冰条件下的融解数学模型.对比分析表明,依据模型所进行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黄河宁蒙河段2007~2008年凌汛期封冻河段长,平均冰厚较厚,最大槽蓄水增量达16.95×108 m3,封河期部分河段冰塞壅水严重,三湖河口站1月25日水位达1 020.84m,3月18日达1 020.86m,均创历史记录,3月20日开河时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特拉奎素段黄河大堤先后发生两处溃堤.其原因是河道淤积日趋严重,跨河建筑物增多和不利的河道形态等综合因素造成冰下过流能力减小,12月上旬~3月上旬兰州站来水量47.0×108 m3,较前10a同期平均偏大7.3%,以及开河期气温急剧升高,三湖河口站开河前夕连续2d槽蓄水增量释放量均>1 100 m3/s,直接导致测站下游河段形成冰坝壅水,造成溃堤灾害.  相似文献   

17.
自然冰冻对松花江冰与水中硝基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松花江水中硝基苯在自然冰冻情况下的归趋,在冬季室外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硝基苯水样冰冻实验,并且对松花江达连河断面主河道冰层中硝基苯含量进行分层检测.结果表明,在水样全部结冰情况下,冰中硝基苯质量浓度(以融化后水中硝基苯质量浓度计,下同)与原水样中硝基苯质量浓度比值与冰冻速度没有明显关系,其比值一般在0.47~0.80;而在水样不完全结冰情况下,结冰速度对硝基苯在冰相与水相中的分配比具有显著影响,快速结冰时分配比为0.21,慢速结冰时仅为0.050.冰冻过程中水中硝基苯逐渐被浓缩,部分硝基苯挥发到大气中.污染带流经达连河断面所结冰的各个层位中硝基苯质量浓度均远远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限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9年春季对松花江公路大桥3号桥墩动冰压力实测得到的两条完整河冰动压力时程曲线,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在静、动流冰压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并与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表明流冰对粗壮钢筋混凝土实体重力式桥墩的位移响应很小,一般可不考虑动冰压力引起的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护坡工程静冰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寒冷地区,水工建筑物经常会受到冰盖层冰压力的侵害和威胁,而护坡工程往往首当其冲,由于在设计时对冰压力估计不足,致使某些护坡遭受冰压力的作用而损坏.研究了计算护坡工程静冰压力的方法,可为高寒地区的堤坝护坡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体现新型冰蓄冷空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分析不同运行策略的经济性.方法 通过对某工程实例的新型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设计运行方案和投资比较,分析4种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特点,以及其与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 采用以11.9万元为圆柱蓄冰设备参考价格的新型冰蓄冷空调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号运行方案初投资低于常规空调系统.结论 对用户而言系统的动态运行策略有更小投资压力和更高收益,为新研发的蓄冰设备经济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