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计量》2013,(5):7-11
今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用国务院文件发布的计量事业发展规划,说明了国务院对我国计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进一步加快国家计量事业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规划》的出台,对当前和未来计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促进我国计量引领科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3,(9):21-24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要求,为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计量》2013,(4):5-13
国发〔201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3月2日,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有分析、有要求,对计量人提出了新的考验,并给计量人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规划》激起我作为一名普通企业计量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也是实现我的计量梦想的大好时机。梦想要归于现实,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提升企业计量工作水平。首先,推动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一、概述2013年3月,《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在全国建立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也要求建设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邵力 《中国计量》2013,(6):15-17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个首度由国家最高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计量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还反映出计量在我国发展大业中的战略高度和地位,让全国计量工作者倍感振奋并为之深受鼓舞。我院作为省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规划》的精神,以《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为己任,牢牢把握《规划》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将《规划》与本地区和  相似文献   

7.
正计量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又往往不为人们关注。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计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促进我国计量事业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质检工作者,我们期望全社会进一步认识计量、重视计量,更好地发挥计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于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计量事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全国计量工作者无不为之振奋。本期特约请4位计量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就《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对广大计量工作者学习《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有所帮助。前言2013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24日,来自全国各省质监局计量处和省级计量院所的计量人们却正在进行一场让人感觉如清风扑面的座谈会。能源计量、民生计量、产业计量……新的观点在交流中碰撞,新的经验在分享中升华,新的思路在讨论中闪现。如果要评选2013年计量最流行词汇,"计量发展规划"肯定高票当选。3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未来计量事业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计  相似文献   

10.
正计量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又往往不为人们关注。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计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促进我国计量事业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质检工作者,我们期望全社会进一步认识计量、重视计量,更好地发挥计量的重要作用。计量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计量,古称度量衡,现代社会将其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  相似文献   

11.
3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座谈会"及"《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新闻媒体见面会"。本刊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规划已于3月2日由国务院发布。对于读者关心的有关《规划》制定的背景和意义、《规划》分  相似文献   

12.
《工业计量》2013,(2):1-7
国发〔201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3月2日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  相似文献   

13.
前言2013年3月2日对我国计量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更重要的是透过发展规划的内容我们体验到了计量工作在新时代的新跨越!它既是对多年来传统的计量认知观的跨越,也是对计量发展历程的历史性跨越!它是自1986年《计量法》颁布后,近年来我国计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地方动态     
《中国计量》2013,(5):42-43
吉林提出4项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建议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推动吉林省计量工作全面发展,近日,吉林省质监局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4项贯彻落实《规划》的建议。一是提请省政府制定下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计量工作;二是召开全省计量工作大会;三是建立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制定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目的是什么?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为发挥好计量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建设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提出了要求。我国经过几代计量人的接续努力,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计量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计量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1)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精神省计量协会派出计量技术专家参加省局于2013年7月8日至9日在成都组织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宣贯培训。(2)为深刻领会《规划》精神,掌握《规划》内容,推动《规划》顺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以国市监计量[2020]79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继2013年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提出产业计量概念之后,关于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建设性指导意见,对于未来更好规划、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发挥计量对产业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规划》确定了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生物、环保和材料科学领域为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杨铭  宋先伟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2,(10):101-102+106
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对国家未来计量研究、计量应用、计量能力、计量技术机构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要求。广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在此规划指导下,如何加强能力建设,成为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规划要求,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颁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研究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