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5—208—03—02”专题验收意见一、本专题科研计划执行情况本专题分为岩质高边坡开挖控制爆技术及动力响应、预应力锚索(锚杆)群锚加固机理研究及岩质高边坡施工合理顺序及综合加固处理优化设计等3个子专题,下设33个子题,重点结合李家峡、漫湾等工程,...  相似文献   

2.
张云 《西北水电》1995,(4):34-45
岩质高边坡开挖控制爆破技术及动力响应研究张云(西北院水工一处,西安,710001)1概述岩质高边坡开挖控制爆破技术及动力响应研究是《岩质高边坡及加固措施研究》(85—208—03—02)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着重研究人工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爆破对边坡...  相似文献   

3.
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张明瑶,张云(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01)1概述《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系“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208项《高坝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所属课题《85—208—03高边坡稳定和处理技术研究》的专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95—208—01—01专题鉴定意见1.该专题紧密结合拉西瓦、小湾高拱坝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结合龙羊峡工程安全监控进行攻关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攻关目标和主要技术要求。2.通过攻关研究,对高拱坝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  相似文献   

5.
阎坤  张云 《水力发电》1996,(8):27-29
岩质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于题从属于专题“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技术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分析岩质高边坡在爆破振动激励下的稳定状态。在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岩质边坡爆破振动全历程拟合方程,给出了爆破振动的全历程稳定分析方程,描述了岩体在爆破振动下稳定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李家峡左岸高边坡开挖的有关爆破设计、测试资料,给出了实际岩质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计算分析结论,探讨了爆破分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由能源部、水利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岩质高边坡和加固措施研究》专题第一子专题《岩质高边坡开挖控制爆破及动力响应》工作协调会,于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陕西机械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清华大学、黄河上游建设局、水电四局及主持单位西北院等七个单位共三十一名代表。 水科院承担了该子专题中的三个子题,陕西机械学院承担了二个子题;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承担了二个子题;西北院承担了三个子题;清华大学、黄建局和水电四局各承担了一个子题。  相似文献   

7.
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成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208-02)专题研究报告综述部分的简述。它概括了《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扼要地论述了开挖爆破动力响应分析和减震措施研究;群锚机理和效应研究;快速预应力锚件施工研究;合理开挖顺序和综合加固措施优化设计方法等研究。提出了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的综合配套技术和施工工艺。研究成果经电力工业部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专家鉴定,本专题评为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85—208—01—04”专题鉴定意见1.本专题结合拉西瓦工程研究拱坝的泄洪消能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室内试验与原型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正确,成果资料齐全,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达到了攻关预期目标。2.攻关...  相似文献   

9.
95—208—01—01专题验收意见一、专题按合同如期完成任务,达到合同规定的攻关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所提交的资料和文件齐全,文件中的技术数据、图表准确完整。二、专题计划执行情况本专题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基础上,结合拉西瓦和小湾工程,对200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八五”攻关专题“岩质高边坡开及加固技术研究”中一个子题的成果总结,主要研究内容为分析岩质高边坡在爆破振动激励下的稳定状态2。本子题在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岩质边坡爆破振全在拟合方程,给出了爆破振动的全历程稳定分析方程,描述了岩体在爆破振动下稳定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本子题结合李家峡左岸高边坡开的有关爆破设计、测试资料,给出了实际岩质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计算分析结论,探讨了爆破分区设  相似文献   

11.
京珠高速公路翁城—太和段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深路堑高边坡,其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地质构造是影响高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即将修建的高边坡进行地质普查是有必要的。通过对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南段翁城-广州太和段沿线156个路堑高边坡的地质普查,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沿线高边坡进行了稳定分析评价,为下一步的地质详勘和设计施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成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成果简介张明瑶张云(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01)“八五”科技攻关《岩质高边坡开挖及加固措施研究》专题的负责单位是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各子题承担单位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岩...  相似文献   

13.
由能源部、水利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208—03—02)专题第三子专题《高边坡施工合理顺序及综合加固处理的优化设计》工作协调会,于一九九三年三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青海李家峡水电站工地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昆明院、黄河上游建设局、水电四局和主持单位西北院等十个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共四十二名。 会议期间,由勘测、设计和施工单位介绍了李家峡工程的地质、设计和施工现状。与会代表分别由李家峡设代处和监理处的有关技术人员陪同,考察了施工现场。代表们一致认为西北院对李家峡电站的工程地质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李家峡水电站的主要地质构造均已查明,并抓住了主要问题。李家峡水电站的枢纽布置采用双排机方案很有特色;李家峡工程为科技攻关结合工程实际提供了可贵的实践场地。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7—2—2专题——“高混凝土坝设计计算与设计准则”各子题成果鉴定会,于6月27日开始分两阶段在我院举行,至7月5日胜利结束。本专题和另两项专题(17—2—5和17—3—3)的研究工作,都是结合二滩和李家峡工程进行的,专题的研究成果对提高混凝土坝技术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和加快水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项专题的部分成果已应用于二滩和李家峡工程设计,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次鉴定会上提交的研究成果达30项,承担研究工作的除我院二滩设计处和科研所外,还有水利水电科研院、清华大学和河海大学等8个单位。由于各参加单位多年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各项成果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我院提交的《二滩拱坝可靠度分析》、《拱坝设计准则的综合研究》等5项成果,受到了  相似文献   

15.
水电建设中的高边坡工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许多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有些工程在施工中,多次发生滑坡灾害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为了治理滑坡灾害,我国水电科技人员针对关键技术开发科技攻关,从岩质高边坡的失稳机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到边坡工程的控制爆破技术,高边坡的加固工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水电高边坡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新技术,从而成功地建成了包括三峡、小浪底工程在内的一批规模巨大的高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16.
林道旺 《红水河》2023,(4):39-42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高边坡支护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笔者以中河水库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为例,结合工程实例的地质情况,研究了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方案,并详细阐述预应力锚索、锚杆、框格梁等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为类似高边坡支护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海峡两岸三峡工种技术研讨会于10月10-12日在三峡坝区召开,会上对“水利水电及土地工程项目管理、大坝及厂房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永久船闸及高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实践、地震对临近地区水电站的影响及评估”等四个专题进行了研讨,来自海峡两岸的121位专家、学者提交了46篇论文,20位专家在大会上和小组会上作了技术发言,水平高,实用性强,对提高三峡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8.
周钟  饶宏玲 《人民长江》2009,40(18):31-33
在总结了大量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深切河谷高边坡的坡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坡体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锦屏一级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改进的极限分析Sarma法与三维多重网格极限平衡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深切河谷高地应力区边坡稳定分析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分析方法。在对锦屏一级水电站边坡稳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高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并对支护后的高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验证了所设计的高边坡支护方案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李家峡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两岸陡峻,岸坡约50°,层状岩体的层间断层因边坡开挖而在坝基出露,形成严峻的高边坡问题。高边坡的开挖和加固是一个动态过程,加固措施施加的顺序和岩体结构刚度消失的顺序不同最终会影响高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稳定安全度、加固工程投资和建设周期。因此研究高边坡加固设计中如何科学设计预锚件的锚固矢量,成为李家峡工程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YCD—1型超动态应变仪获中国专利权为解决三峡高边坡开挖爆破及有关工程爆破近区瞬态应变的测试,由扶江科学院爆破与振动研究所熊长汉工程师主持研制的新型超动态应变仪已获.得中国专利局的授权,其专利申请号为942.01582.7。fi前市场L常见的动态应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