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新中国治淮四十年的成就是巨大的。四十年来,我们在淮河流域修筑了大量的水库、堤防,开辟了许多灌区,仅新开挖的人工河道总长度,就相当于历史上数百年开挖的京杭运河的长度。当我们在估量新中国治淮的作用和效益时,也应该探讨和认识治淮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力量。人类学家认为:“人是文化存在”。文化是人类的创造,人类又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巾开拓未来。水利是改变山河面貌、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因此,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那么水利实在是创造着文化。这似乎是“水文化”中应有的意 相似文献
4.
5.
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达的历史进程中,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同水的斗争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数奇迹和水利科学成果,谱写了一部治水的英雄篇章,并形成为中国繁荣文化之林中一株独秀的“水文化”,水利史又是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7.
8.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种种的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相似文献
9.
一座桔红色仿干栏式的现代化建筑,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耸立在春意盎然的宁绍平原,显得十分醒目。一块高1.8米,长6.5米的匾额,悬挂在建筑物正中,上面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8个大字。这里正展示着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0.
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在长期与水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各种载体表达的水文化,中国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水利建设事业中应当注意发掘和保存优秀的中国水文化,同时要满足现代人对水文化的需求,伴随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也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江河是先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水和文学发生关系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水之自然波动,仿佛爱情的波澜起伏;水之浩瀚深邃,有如生活的深沉广袤。 相似文献
1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5)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产。传世留存和考古发现的秦汉玺印、封泥中有不少材料涉及水文化,这些资料反映了秦汉水利职官的演变、城市命名规律、以及崇尚水德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广义上的秦汉水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志·水利志》于1999年10月经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省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古今四千多年水利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水利专业志书,科学地反映全省水利事业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重点记述新中国成立50年来陕西省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全书共112万多字,彩色图照62幅,图文并茂,装帧精美,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突出了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专业特点,具有相当的使用、研究和收藏价值。这部志书的编纂,在有关理论观点、指导思想、体例体裁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难能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4.
水文化是在人与水发生关系的水事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水,不仅限于淡水,也应当包括海水.我们平时谈论较多的水文化,诸如治水、管水、咏水、亲水的成果和遗产,主要集中于江河湖泊井泉溪瀑,可以称之为"淡水文化".那么,"海水"在中华水文化中有多大分量呢? 相似文献
16.
17.
汉字成语数千条,而其中以水性、水形、水态来表达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词汇约有数百条之多。细细琢磨,这些水情态成语的内涵深刻、多姿多彩,并从文化深层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词苑撷英,我们不妨提出几组,以供水文化爱好者鉴析。描写自然环境之美的有:山青水秀、水光山色、清彻晶莹,是写水的静态美,它使人赏心悦目,并对这种环境产生爱慕;波光粼粼、潺潺流水、微波荡漾,是写水的动态美,使人如若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它给人以激情,并 相似文献
18.
范留明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7):16-17
水、空气、土壤和阳光,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而在这四大要素中,再没有比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绚烂而又神秘的文化色彩。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最初的逐水草而居,以鱼牧为生,避水害,择丘陵而处,到主动设法取水发展农业,修建堤防安业定居,无不透射出人们与水的亲密和依赖。而对水的“崇拜”正是人们在与水交流、碰撞、抗争的实践斗争中所形成的最高形式。“崇拜”是一种尊重,是对“崇拜”对象的高度信赖与敬仰。 相似文献
19.
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化研究开展十年来,本着传承我国悠久的优秀水文化与新时期水文化相结合,开展水文化研究与加强水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推动了水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水利中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水文化已从理论研讨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一个水文化研究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对《水文化初探》一书即将出版感到兴奋,特书此文表示祝贺。 水文化的研究在我国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淮河流域是最早提出水文化问题研究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能够编辑出版一本集学术性、社会性、知识性为一体,较为系统地向广大读者介绍水文化科普性知识的书是很难得的,这是与淮河和淮河流域的特定环境有一定关系的。 淮河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