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挑水,是一个典型的民俗中的水文化个例。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挑水呈现的地域与民族、内含与表现方式的独特性.汲新水,亦称新年水、聪明水、金银水、取勤水。主要在广西、贵州等地的壮族、布依族民间盛行。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姑娘们便身着盛装,争先到河边、井旁去汲水或挑水,以汲到第一桶水为最好,清水如金.挑水时,还必须在河边或井旁拉几块象征牛、马、羊、狗等六畜的石头,用绳子拴起来,牵着回家,边走边仿六畜的叫声,到家后,先把六畜放在牛国猪栏里,象征六畜兴旺,再将水倒进锅中,放红薯、竹叶、生姜,用旺火烧开后给全家…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迎接建国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东营市第一批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投入使用,这更使全市115个村庄的6.9万农民欢欣不已,他们有的张贴标语,有的燃放起了鞭炮,因为外出挑水已成为昨天的故事,今天他们也象城里人一样饮用上了水质达标的自来水,不绝于耳的“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还是政府好”的话语成为他们这时感情的最真实流露。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治淮四十年的成就是巨大的。四十年来,我们在淮河流域修筑了大量的水库、堤防,开辟了许多灌区,仅新开挖的人工河道总长度,就相当于历史上数百年开挖的京杭运河的长度。当我们在估量新中国治淮的作用和效益时,也应该探讨和认识治淮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力量。人类学家认为:“人是文化存在”。文化是人类的创造,人类又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巾开拓未来。水利是改变山河面貌、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因此,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那么水利实在是创造着文化。这似乎是“水文化”中应有的意  相似文献   

4.
这奇特的光彩发自珍珠吗?发自宝石吗?不是。这是发自普普通通的水滴。别看这滴水其貌不扬,其气不壮,提又提不起,放又放不下,然而它的神通十分广大。那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河,那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不都是它汇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达的历史进程中,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同水的斗争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数奇迹和水利科学成果,谱写了一部治水的英雄篇章,并形成为中国繁荣文化之林中一株独秀的“水文化”,水利史又是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云 《中国水利》2009,(22):28-30
今天,随着水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话题,水文化已跨越时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可以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及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对话的领域。中国目前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和重大挑战。结合笔者近年在水文化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国际合作中的认识和经历,对水文化在国际环境中的发展和现状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词的全名是“曲子词”,起源于隋朝,中唐时初具雏形,到了晚唐基本定型成熟。但是,真正充分拓宽词的表现领域,丰富词的表现技巧的当是两宋时期的文人创作。而一直为古代文学作品所不可或缺的水文化,更是被宋词作家演绎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祖国的大江大河一直是历代作家赞美的对象,在宋词作家的笔下,水虽是自然景,更是绝  相似文献   

8.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种种的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相似文献   

9.
一座桔红色仿干栏式的现代化建筑,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耸立在春意盎然的宁绍平原,显得十分醒目。一块高1.8米,长6.5米的匾额,悬挂在建筑物正中,上面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8个大字。这里正展示着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0.
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在长期与水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各种载体表达的水文化,中国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水利建设事业中应当注意发掘和保存优秀的中国水文化,同时要满足现代人对水文化的需求,伴随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也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江河是先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水和文学发生关系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水之自然波动,仿佛爱情的波澜起伏;水之浩瀚深邃,有如生活的深沉广袤。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产。传世留存和考古发现的秦汉玺印、封泥中有不少材料涉及水文化,这些资料反映了秦汉水利职官的演变、城市命名规律、以及崇尚水德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广义上的秦汉水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志·水利志》于1999年10月经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省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古今四千多年水利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水利专业志书,科学地反映全省水利事业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重点记述新中国成立50年来陕西省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全书共112万多字,彩色图照62幅,图文并茂,装帧精美,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突出了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专业特点,具有相当的使用、研究和收藏价值。这部志书的编纂,在有关理论观点、指导思想、体例体裁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难能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4.
水文化是在人与水发生关系的水事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水,不仅限于淡水,也应当包括海水.我们平时谈论较多的水文化,诸如治水、管水、咏水、亲水的成果和遗产,主要集中于江河湖泊井泉溪瀑,可以称之为"淡水文化".那么,"海水"在中华水文化中有多大分量呢?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     
  相似文献   

16.
1.水文化的基本内涵1.1文化“文化”在汉语中是“以文教化”的简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17.
汉字成语数千条,而其中以水性、水形、水态来表达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词汇约有数百条之多。细细琢磨,这些水情态成语的内涵深刻、多姿多彩,并从文化深层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词苑撷英,我们不妨提出几组,以供水文化爱好者鉴析。描写自然环境之美的有:山青水秀、水光山色、清彻晶莹,是写水的静态美,它使人赏心悦目,并对这种环境产生爱慕;波光粼粼、潺潺流水、微波荡漾,是写水的动态美,使人如若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它给人以激情,并  相似文献   

18.
水、空气、土壤和阳光,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而在这四大要素中,再没有比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绚烂而又神秘的文化色彩。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最初的逐水草而居,以鱼牧为生,避水害,择丘陵而处,到主动设法取水发展农业,修建堤防安业定居,无不透射出人们与水的亲密和依赖。而对水的“崇拜”正是人们在与水交流、碰撞、抗争的实践斗争中所形成的最高形式。“崇拜”是一种尊重,是对“崇拜”对象的高度信赖与敬仰。  相似文献   

19.
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化研究开展十年来,本着传承我国悠久的优秀水文化与新时期水文化相结合,开展水文化研究与加强水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推动了水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水利中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水文化已从理论研讨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一个水文化研究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对《水文化初探》一书即将出版感到兴奋,特书此文表示祝贺。 水文化的研究在我国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淮河流域是最早提出水文化问题研究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能够编辑出版一本集学术性、社会性、知识性为一体,较为系统地向广大读者介绍水文化科普性知识的书是很难得的,这是与淮河和淮河流域的特定环境有一定关系的。 淮河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