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门融行政管理与事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科学,其宗旨是通过行政与法律的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质的监测与污染的防治、水源的涵养,同时制定出科学的水源开发计划,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是由原县级临沂市在1995年划分的3个区之一,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均处于滞后状态,不具备城市规模。加之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河东区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3.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调整和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是城市水价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实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的约为1/3,但许多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尚未实施,且在哪一部分水价应实施累进加价制度、各级阶梯水量与水价的确定、配套政策法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本文在梳理阶梯式水价制度现行相关政策、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丽  于志刚  朱军 《山东水利》2015,(2):26-27,30
采用两级阶梯式水价对农村饮水工程水价及风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水价组成及计算方式,运用ELES模型对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多目标模糊水价方案优选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水价方案的优选确定,并将该优选模型应用于商河县农村饮水工程。  相似文献   

5.
6.
刘日  杨玉芹 《河北水利》2002,(6):8-8,21
任丘市物价局、水务局和供水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大面积进行了“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水价改革的抄表到户难、精确计量难等问题,实现了准确计量、合理收费,杜绝了“大锅水”、“人情水”及盗水;他们率先实行了“定额用水”和“阶梯式水价”,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通过水价改革,改善了供水企业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是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促进节约用水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阶梯式水价具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等优势,但分段计量水量和价格的确定有很大难度。文中结合北京城市居民用水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北京市阶梯式水价的方案和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耗水洗浴业的用水控制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洗浴业发展速度快、耗水量大的发展现状,指出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技术手段加以调控,促进洗浴业节水,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洗浴业的监管和引导,使洗浴业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保定市节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节水管理、水价体系、节水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节水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城市公共用水节水率,以上海市为例,以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市场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上海市洁具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模型,计算了不同水价下,各档次节水器具收回成本所需的激励力度。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市公共用水自来水价格偏低,若不采取有力激励措施,用户几乎无法收回成本;在当前水价下,基本满足节水性能越好,需激励力度越高的规律,最高达到了3570元/个;当水价达到并超过一定值时,器具节水效果越好,所需激励金额越少,政府应倾向于用较少的补偿金额鼓励用户购买节水效果更好的节水器具。  相似文献   

11.
水价改革的目的是达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灌区发展和农民增收。本文以宝鸡峡灌区水价改革实践为基础,论述了灌区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管理措施及成效,对农业供水价格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工程水价核算及基于水权的水价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程水价的构成,测算项目,计算方法,重点探讨了逐步结转成本法测算各环节水价的方法和步骤,即各供水环节的水价,包括上一环节的原水价格和工程本身的成本、费用、税金及利润;供水最终环节的水价,除包括上一环节的原水价格和工程本身的成本、费用、税金及利润外,还应包括水资源费。并阐述了因水权的配置引发的水价调整问题,分析了根据水权调整水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在着眼于立法保护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用水制度建设和水权制度创新,也要考虑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在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所起的调节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做经济学分析,利用供需理论,探讨水价上调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水污染问题和用水市场类型转变的影响。同时指出,未来应加强水价上调背景下对排污权平台的建设以解决水污染,向需水型市场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对流域内工农业用水实行差别定价管理研究,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和谐用水原则和水价设计模型,通过利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的模型和计算,对黑河中游地区成本水价和可承受水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缺,供水定价必须在满足水量总体平衡、生活基本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硬"约束条件下,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使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供水定价中的水资源主管机构、供水企业和用水产业的行为进行相关的分析,并得出在用水配额基础上的阶梯水价是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量需求的逐年增加,水库的供水任务会越来越重,供水水价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科学合理测算水库供水水价,是确保水管单位合理收益和良性运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跨流域调水水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新霞  贾仁甫  蒋维  盛东升 《人民黄河》2005,27(12):62-63,67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述和介绍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分摊方法、三部制水价的计收方式、跨流域调水水价测算的层次和重点、供水口门水价的测算原则和内容、调水工程用户水价的测算方法等。用户对调水水价的承受能力,可按水费占工农业产值(或效益)和居民收入的比例及调水工程对水价总水平影响的程度等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 《中国水利》2002,(5):22-24
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投资最大的调水工程,合理的水价政策及管理体制对引黄工程至关重要。由于太原市目前水价很低,引黄工程运行初期供水成本费用比较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工程投资政策,调整引黄入晋工程的投资结构;调整水源结构,用引黄水置换当地超采地下水;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调整水价;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水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完善黄河水价形成机制 促进黄河水资源高效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了黄河流域水价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条件下黄河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体系,从三方面论述了建立水价的补偿调节机制以及完善水费征收和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黄河水价的形成机制,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Water is vital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very community or society. The health of a given community is reflected to a large extent i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s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n Ghana, efforts have been made since colonial days to supply both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communities with potable water to enhance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t is economically viable due to the remoteness of most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to supply them with potable water from local sources such as groundwater. The urban water supply systems are mainly based on surface water sources. With the ever-expanding popul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fresh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void impending shortages. To ensure the total coverage of all rural and urban communities by the year 2020, a huge capital outlay of $1 billion and 51.5 billion, respectively, is needed. Most of these funds are expected to come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both local and foreign, with the Government making som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