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空产液剖面综合解释方法是一种针对多源数据进行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过程,针对目标井进行单井和多井资料的数据融合举例分析,提出了数据融合在环空产出剖面测井解释中的应用。数据融合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综合提炼出有用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以期获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2.
数据融合在注入剖面组合测井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同位素的连续测量测井等单一测井数据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组合测井中应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可靠性。该方法包括用傅里叶变换对数据滤波的转移函数的选取、单目标特征提取算法以及数据融合的算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检测火山岩裂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全频带地震剖面上小断层特征不明显,而在单频地震剖面上断层特征非常明显的特点,本文采用分频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基于单频相干解释,借鉴信号重构的部分思路,提出了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分频数据的处理、解释,分频相干数据的处理、解释,分频相干数据的融合、重构。利用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对XS井区火成岩储层裂缝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分频相干数据体的多尺度分辨率特性可以识别一些常规数据难以发现的小断裂和裂缝发育带,且高频相干数据体对裂缝的反映更为清晰、准确,相干融合数据反映了更丰富的裂缝发育带信息,且与HTI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李荣 《录井技术》2003,14(4):29-32,51
该文针对影响现场地化录井油气层评价的诸多因素,为提高解释准确性,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现场信息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解释的方法。从样品挑选时机、数据解释过程和热解气相色谱参数指标量化等方面对现场解释准确性的影响进行讨论,对热解气相色谱数据的应用提出针对峰型进行量化的概念,通过谱峰的形态因子对色谱图进行定量处理,便于数据解释的标准化、程序化,避免人为描述引起的偏差,以提高现场解释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也便于对以前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单方法应用研究多,系统集成应用少.当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应用,再次推动了测井解释智能化发展.以多学科数据融合的数据湖为基础,在专业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解释模块开发,将测井智能解释引入到传统的解释流程中,辅助测井分析人员快速挖掘隐藏的高价值信息.利用大数据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多渠道数据融合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玉梅  姚逢昌  甘利灯 《石油物探》2003,42(1):22-24,28
多波地震勘探的发展提供的信息越大,多信息数据的融合就成为多波数据处理中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课题。介绍了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原理,给出了不同渠道所有观测数据的基本可信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证据合并原则,获得来自同一渠道信息的基本可信度,以此作为权值,根据“广义均值”原理融合多渠道信息。以多波法裂缝检测为研究对象,对分别基于P波和S波的4种方法获得的裂缝方位角数据进行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波信息融合方面的优越性和在确定裂缝优势发育方向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多分量VSP数据进行波分裂的研究中,地表层的 特性和震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目标层的各向异性性质的解释。本文中,基于多分量矢量褶积模型,我们导出了一个针对多源多分量数据的地表层算法。  相似文献   

8.
段礼祥  李涛  唐瑜  杨家林  刘伟 《石油机械》2021,(2):60-67,80
针对振动信号或红外图像等单类型传感器信息难以准确表征机械设备的健康状态,存在诊断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源异构信息数据级融合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希尔伯特变换(HT)方法将振动信号处理成与红外图像同维的时频图像,并将其与红外图像进行数据级融合,得到多通道融合信号,然后将...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影响现场地化录井油气层评价的诸多因素,为提高解释准确性,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现场信息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解释的方法。从样品挑选时机、数据解释过程和热解气相色谱参数指标量化等方面对现场解释准确性的影响进行讨论,对热解气相色谱数据的应用提出针对峰型进行量化的概念,通过谱峰的形态因子对色谱图进行定量处理,便于数据解释的标准化、程序化,避免人为描述引起的偏差,以提高现场解释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也便于对以前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LandMark Ⅳ解释系统功能的开发可以完成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任务。目前,此系统拥有以下几方面的手段:①模型正演;②利用多种资料进行储层的综合精细标定;③研究沉积层序;④储层反射的精细解释;⑤在反射层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区域自动追踪技术,可得到每一个面元的解释数据;⑥对于规则网络的层位解释数据,可提取沿层和层间的若干地震信息;⑦进一步对沿层的或层间的信息进行图形分析,计算它们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