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线数据存储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服务器的存储需求,作为传统存储技术的核心是不适合用于共享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管理,以网络存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提供的所有数据存储问题无法作为存储共享核心的解决方案,数据共享和整合.因此,网络存储将不断发展.目前网络存储技术主要在DAS、NAS、SAN和IP SAN几个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在基于网络的背景下阐述了存储的发展背景、特点等,然后通过翻阅与网络存储相关的文献对网络存储技术的现在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其发展方向、特点、应用及几种形式的比较和应用环境,也对传统的存储网络进行了介绍.论文最后对网络存储的发展前景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了网络存储技术在当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网络存储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其存储现状,分析了现有主流存储技术即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FC SAN(Fibre Channel Storage Area Network)和IP SAN(Intemet Protocol Storage Area Network)的技术特点,最后给出了基于IP SAN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IP网络存储技术是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IP网络存储协议标准、iSCSI协议机制、iSCSI存储系统实现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网络存储技术是当前存储应用的发展趋势,IP SAN是其中的热点之一,如何构建网络存储系统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络的安全性。介绍了SAN、ISCSI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结合高校数据中心存储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ISCSI协议的经济实用、高性价比的高校数据中心网络存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存储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网络存储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流行模式,主要介绍当今主流网络存储技术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并对FC SAN(Fibre Channel Storage Area Network)、IP SAN(Intemet Protocol Storage Area Network)和IB SAN(InfiniBand Storage Area Network)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SAN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琼  汪审权  方粮  庞征斌 《计算机工程》2003,29(19):165-167
SAN是通过专用高速网将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的专用存储系统,未来的信息存储将以SAN存储方式为主。可采用光纤通道、IP/Ethernet、InfiniBand互联技术分别组建FC-SAN、iSCSI-SAN和InfiniBand-SAN。对SAN这一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络存储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重点研究了iSCSI-SAN和InfiniBand-SAN这两种新的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存储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对不同的存储技术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描述,总结了三种存储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本身存在的优缺点.通过技术分采用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网络的且符合中小企业数据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分析了基于IP的存储区域网络IP SAN(Internet Protocol Storage Area Network)为代表的网络存储技术以及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FC SAN(Fibre Channel Storage Area Network)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新兴的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就下一代网络环境下的存储网络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FC SAN和IP SAN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综合网络存储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目前常用的网络存储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C SAN和IP SAN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综合网络存储整体应用方案,以满足数字图书馆所面对的数据安全、可靠存储及有效利用的挑战和需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月  贾卓生 《微机发展》2006,16(6):107-109
在当前的企业信息数据存储应用中,网络存储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具体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网络存储技术,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主要研究了4种主流网络存储技术:NAS,SAN,CAS及IP SAN,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层次及技术性能方面的比较。通过对4种技术的分析比较,找到了各种技术间较好的结合点并加以应用。最后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业务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现有TCP/IP协议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网络存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iSCSI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网络存储技术的出现,iSCSI作为端到端的协议,定义了SCSI到TCP的映射,使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块级存储,实现了存储和现有TCP/IP网络的无缝融合。基于iSCSI的SAN可以被看作是负责存储传输的“后端”网络,而“前端”网络负责正常的TCP/IP传输,它是目前新型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SAN存储技术     
目前,存储应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DAS、NAS和SAN 3种模式。3种模式从体系架构的逻辑上看,有明显的区别。SAN是通过专用高速网将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的专用存储系统。可采用光纤通道、IP/Ethernet、InfiniBand互联技术分别组建FC-SAN、iSCSI-SAN和InfiniBand-SAN。  相似文献   

13.
汪海涛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7):52-53,57
根据存储服务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存储结构NAS、SAN和iSCSI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SCSI是NAS和SAN两种技术在TCP/IP网络上的融合,通过把面向数据块的SCSI协议封装在TCP/IP包中,以便在TCP/IP网络上传送,可以达到较好的存储性价比。  相似文献   

14.
基于IP的SAN存储区域网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是一个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网络,是存储区域中最流行的技术。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环境。通过IP SAN与InfiniBand服务器结构的整合方式,表明IP SAN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和数据共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象存储系统是一种新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它结合了SAN的高性能和NAS的跨平台的优点。以iSCSI协议构建的IPSAN作为对象存储系统的传输网络,可以开发出实用的iSCSI对象存储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有较高的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IP的SAN互联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invoke the research of the new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network storage,currently the IP-based SAN has become the new focus.The main network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e IP-based SAN is:iSCSI,FCIP,iFCP,mFCP.These protocols all implement the transmitting of SCSI block I/O over the TCP/IP.To understand the protocols deepl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protocols intensively.  相似文献   

17.
存储系统NAS和SAN的差异和统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目前已经实现的主流网络存储技术SAN和NAS之间的差异,比较了它们之间在各方面的优劣,描述了多种实现NAS和SAN融合的手段,指出网络化存储必然相统一和融合发展,得出了IP之上存储是未来发展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IP SAN基于IP的存储区域网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存储区域网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几个基于IP的存储网络技术方案(FCIP,iFCP和iSCSI),并探讨IP SAN技术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IP SAN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和数据共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现在网络存储已经开始成为IT行业的热点,无论是SAN,还是NAS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进行挖掘。在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存储系统方案的设计当中,使用了iSCSI这种技术,在SAN和NAS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20.
现在网络存储已经开始成为IT行业的热点,无论是SAN,还是NAS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进行挖掘。在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存储系统方案的设计当中,使用了iSCSI这种技术,在SAN和NAS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