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纺织》2007,(8):12
上月,虽然有部分涤纶长丝品种的价格出现了50~100元/吨的上涨,但总体上看国内涤纶长丝行情继续维持着盘整局面,市场贸易商和聚酯工厂对后期行情的心态依旧谨慎,表现在销售方面就是聚酯工厂的产销率还维持在9成左右,交易量放大明显存在难度;表现在采购方方面,就是买盘观望情绪浓厚,多是即买即用,低仓操作行为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聚酯工厂的库存变化不大,目前POY整体库存水平在一周之内,DTY整体库存在10~12天左右,压力有所降低;FDY整体库存在8~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2.
《江苏纺织》2007,(3A):24-25
今年春节后,国内涤纶长丝行情没有出现往年开市后,厂商为个“开门红”而人为拔高产品价格的情况。市场动态显示,节后涤纶长丝行情表现平稳,各长丝联合报价体系的价格多采取平报,聚酯工厂迫于库存的压力不敢逆势而动,下游需求在春节后也恢复缓慢,所有这些,都让涤纶长丝行情丧失了“开门红”的理由和空间。但反过来看,这也表明当前的市场日益成熟,任何的人为因素都不能够改变市场自身运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市场动态显示,前一阵国内涤纶长丝市场春意显现,厂家产销明显好转,不少聚酯厂家的产销率高达200%左右水平,个别厂家产销甚至高达300%左右.而产销率的好转从根本上缓解了聚酯工厂长丝产品库存的压力,据了解,目前聚酯工厂的POY产品库存已经下降到了7天左右,FDY的库存下降到了10天左右,DTY的库存下降到了13~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江苏纺织》2007,(4A):17-17
市场动态显示,前一阵国内涤纶长丝市场春意显现,厂家产销明显好转,不少聚酯厂家的产销率高达200%左右水平,个别厂家产销甚至高达300%左右。而产销率的好转从根本上缓解了聚酯工厂长丝产品库存的压力,据了解,目前聚酯工厂的POY产品库存已经下降到了7天左右,FDY的库存下降到了10天左右,DTY的库存下降到了13-15天左右。量升价增是市场经济的规律,随着涤纶长丝产品销量的放大,涤纶长丝产品价格普遍出现了300。400元/吨的上涨。如以国内主要原料市场盛泽市场的产品价格为例,该市场POY75D/36F价格上涨到了13100元/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节后,国内涤纶长丝行情没有出现往年开市后,厂商为个"开门红"而人为拔高产品价格的情况.市场动态显示,节后涤纶长丝行情表现平稳,各长丝联合报价体系的价格多采取平报,聚酯工厂迫于库存的压力不敢逆势而动,下游需求在春节后也恢复缓慢,所有这些,都让涤纶长丝行情丧失了"开门红"的理由和空间.但反过来看,这也表明当前的市场日益成熟,任何的人为因素都不能够改变市场自身运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东信 《纺织指导》2008,(8):30-31
近日涤长市场有所回暖 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在上周(2月18-22日)出现回暖之势,尤其是POY系列产品产销率和价格的明显回升,有效带动了聚酯大盘的回暖,市场价格变化显示,多数涤纶长丝的价格有100-200元/吨的上涨,少部分产品的上涨幅度还要大一些,同时聚酯工厂的产销率也回升很快,有的甚至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7.
《江苏纺织》2004,(10):53-54
由于9月以来涤纶长丝价格止涨,甚至部分厂商对长丝产品进行让价销售,但业内人士认为,下跌行情不会持续太久,后市涤纶长丝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理由如下:一、成本依然高位锁定,涤纶长丝价格难以形成下跌空间。即便聚酯原料价格在目前出现回落,但只要PTA价格不出现破位行情,加上上游产品价格对下游产品影响的滞后,涤纶长丝产品的成本仍然将被锁定在高位,难以形成下跌空间。二、涤纶长丝生产厂家为保住好局面,势必力挺出厂价格。涤纶长丝生产厂家整个上半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到了8月份,才借助聚酯原料价格的大涨,获得了一定的利润。由于化纤厂…  相似文献   

8.
《纺织指导》2006,(7):64-64
点评:由于聚酯原料价格在上半周持续上涨,聚酯切片受成本推动亦有较大幅度上涨,因此带动涤丝价格有200—600元/吨左右的跟涨,但在下半周时已止涨趋稳。今日涤丝市场价格平稳,市场交易情况一般,走量品种仍显得较为零散。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只要聚酯原料价格不出现的下跌行情,目前的涤纶长丝价格就能够得到盘整。  相似文献   

9.
春节恢复开市以来,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就维持着小步上扬局面,平均上涨幅度在300元/吨左右,部分畅销品种的上涨幅度还要更高一些,如上周前半周(3月3-5日)的时候很多产品都还在小幅上涨。但进入下半周(3月6-7日),  相似文献   

10.
《江苏纺织》2007,(4A):18-18
国内涤纶短纤市场价格上涨,平均上涨幅度达到300元/吨,如华东市场1.4D主流现款出厂成交价格上涨到了11200—11300元/吨的水平;华南地区1.4D主流现款出厂成交价格上涨到11000元/吨的水平;华北地区涤纶短纤行情同样走高,1.4D主流现款达到成交价在11100元/吨;西南地区1.4D涤纶短纤行情同期也出现上涨,市场主流成交多在11100-11150元/吨。与涤纶短纤市场价格上涨相呼应,各地市场以及短纤生产厂家的销售情况都有所好转,厂家库存压力从前期的15天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3月份,因库存及资金压力,月初聚酯系列产品行情一直处于弱市。半光长丝级聚酯切片一度跌至9500元/吨、PTA现货同样惨不忍睹,8日市场主流成交价跌至7750元/吨。但随着聚酯工厂降价及一定程度的降负配合,聚酯行情在中旬逐步趋稳,下旬全线飘红,具体各产品价格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本周在上游聚酯原料PTA的带动下.聚酯产品价格齐攀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半光聚酯切片跟涨力度较大.目前江浙市场主流成交价上涨225元/吨至11900元/吨水平;涤纶长丝厂家由于库存压力较大。对于提价之后下游反应较为担心。观望心态较重,但迫于成本压力,还是适当小幅跟涨;涤纶短纤价格也有将近200元/吨幅度的拾升,目前江浙市场主流现款出厂成交价已达到12300-12500元/吨,其他市场如福建、山东、两湖、两广等地区也基本到达该价位.市场均价约在12300元/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纺织指导》2006,(10):75-76
日本化纤行业8月份产量及库存数据近日发布。 [生产动向] 化纤产量为99,153吨,同比减少了4.81%。主要品种方面:尼龙长丝同比增加了8.76%,为10,219吨;腈纶短纤为20,180吨,减少了14.39%;聚酯长丝同比减少了0.26%,为22,889吨;聚酯短纤同比减少了1.88%,为18,343吨。  相似文献   

14.
在化纤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我国的化纤工业特别是涤纶长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各地单一的涤纶长丝企业在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相继建成投产的有400多家,其规模年产在2000吨以下的占20%。近年来,由于聚酯原料的大幅度涨价,涤纶长丝产品降价或涨浮很小,以往依靠高投入,高产品价格来维持高利润的高速度发展已经结束,一些涤纶长丝中小企业分别在1993、1994年出现了亏损。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这是摆在我国涤纶长丝中小企业面前的课题。单凭企业技术、品种、质量、成本、销售等去激烈竞争是不够的,企业必须走发展,改造、消化吸收相结合的道路。涤纶长丝中小企业如何进行发展改造消化吸收,必须认真  相似文献   

15.
《江苏纺织》2004,(8):18-18
据悉,这段时间聚酯原料价格的运行空间处在前期所形成的一个箱体范围之内,PTA在7100~7300元/吨之间,MEG在8700~8900元/吨之间,目前的价格运行在这个区间的上限。聚酯原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将面临着如下不利因素的考验:1、下游产品对聚酯原料上涨行情的配合力度究竟有多大?虽然当前涤纶长短丝、甚至一直徘徊不前的聚酯切片价格都出现了上扬行情,但终端面料市场的情况还没有起色,对整个上游产品的价格行情将产生制约作用。2、电力紧张的局势加剧,聚酯工厂停产增多,对聚酯原料的需求将进入一个低谷时期,聚酯原料行情能否在聚酯工厂大面积停产的…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中国又恢复了曾一度中止了的涤纶长丝进口,由于中国这个亚洲最大市场的重新开放,使得涤纶长丝的国际行情开始看涨。 中国从去年夏季开始大量购买涤纶长丝,据传已通过港商与台湾达成9~12月装船,每月8千~1万吨的协议。另外,8月下旬中国丝绸物资进出口公司派团访日时,也签订了购买400吨涤纶长丝的合同,去年内会追加到1千吨。数量虽少,但可认为是正式恢复进口的先兆。  相似文献   

17.
《纺织指导》2006,(4):59-59
点评:聚酯片行情没有什么变化,聚酯工厂半消光长丝级大聚酯切片价格多在10000元/吨(现款自提价),部分聚酯工厂和市场的成交价格也可以达到10000元/吨(三个月承兑)左右。大有光长丝级的大聚酯切片成交价格也稳定,一般在10150-10200元/吨(现款自提)。  相似文献   

18.
一、合纤无拈上浆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众所周知,粘胶长丝的吸湿率(标准)是12~14%,而聚酰胺(锦纶)长丝是4~4.5%,聚酯(涤纶)长丝是0.4~0.5%。对于和水比较亲近的纤维,我们称它为亲水性纤维,对于和水不亲近的纤维,我们称它为疏水性纤维。锦纶和涤纶等合成纤维属于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我国聚酯涤纶产业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最大的聚酯涤纶产品制造基地。2010年涤纶产量2513,33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约70%,其中:涤纶长丝1670.11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己超过70%,比2005年的48%大幅提升22个百分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长丝织造行业在我国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地  相似文献   

20.
东信 《纺织指导》2006,(6):26-26
由于“棉代涤作用”明显,涤纶短纤的销路受到抑制;涤短本身供求关系失衡;同时,由于其下游行情低迷,即便原料成本在上升,但涤纶短纤行情上涨乏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