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机械电子转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转向的优点 工程机械转向方式通常采用全液压转向技术。以装载机为例,目前均为液压伺服转向技术和液压负荷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前者由液压泵、液压单路稳流阀、液压伺服转向器、安全阀块及液压油缸组成。液压单路稳流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车辆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时,转向器所需要的油量始终恒定,使转向操纵作业不受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影响。但是系统流经液压单路稳流阀超过50%的液压油没有作功就返回至油箱,能量消耗较大。后者采用液压负荷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将液压负荷转向系统集成至液压转向器上,其可减少转向系统的功率消耗达30%…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节能意识的提高,针对目前我国拖拉机配套的转向液压系统,分析了两种转向液压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配两种转向系统的拖拉机在其余主要部件配置相同条件下,分两种工况,计算了两种转向系统的功率损失。阐述了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港口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中的转向泵在发动机高速状态时的能量损失较大。通过分析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动态方程,得出结论:采用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比常规转向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小,并具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的转向方式通常采用全液压转向技术。以装载机为例 ,目前均为液压伺服转向技术和液压负载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前者由液压泵、液压单路稳流阀、液压伺服转向器、安全阀块及液压缸组成 ,如图 1所示。液压单路稳流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车辆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时 ,转向器所需要的油量始终恒定 ,使转向操纵作业不受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影响。但是系统流经液压单路稳流阀超过 5 0 %的液压油没有作功就返回至油箱 ,能量消耗较大。后者采用液压负载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将液压负载转感系统集成至全液压转向器上 ,可减少转向系统的功率消耗达 30 %左右 …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履带拖拉机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速转向系统的结构、速度特性、动力转向特性分析,提出新型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动转向系统结构-各档等半径转向机构,并以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M80履带拖拉机转向传动系方案为例,对它的传动设计原则和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履带式拖拉机的转向系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的工作环境恶劣,田地间路况复杂多变且作业对象具有特殊性,因而对拖拉机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等方面提出较高的性能要求。为探究任一负载条件下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变化情况,为转向试验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东方红1204拖拉机底盘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做为试验对象,在此套转向系统上进行加载优化设计,利用AMESim软件分别通过草图模式、子模型模式、参数模式、仿真模式对不同载荷下的拖拉机液压转向助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拖拉机转向系统液压元件参数变化曲线。液压转向系统加载模型的建立及所获转向系统的技术参数为有效避免测试人员田间拖拉机转向系统实际测试操作、降低测试安全风险、显著缩短车辆转向系统开发周期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装载机的转向故障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有转向,但手感非常沉重;一是转向失灵,即转动转向盘时没有转向。故障原因有三点:一是发动机出现故障,影响了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二是转向液压系统出现故障;三是机械方面有故障。 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 当装载机出现转向故障后,首先应对发动机进行检查,并根据发动机的使用年限、当时的运行情况(包括转速、功率输出等),以及对故障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检查发动机时可用的方法是:通过发动机的声音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检测装载机的爬坡能力和运行情况;用转速表测量发动机的…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川龙丘陵山地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控液压自动转向系统。在原有的方向盘加全液压转向器助力转向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并联加装了一个由电磁换向阀、步进电机、同型号全液压转向器、前轮转角传感器及相应的油路构成的自动转向机构,并配以相应的电控单元系统,实现了能人机切换并可以自动控制的转向功能。系统具有成本低及维护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正>1台工作了2143h的SWE360LG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操作人员在操纵斗杆动作时出现"憋车"现象,操纵其他动作时"憋车"现象不明显。造成操纵斗杆动作时挖掘机"憋车"原因可能有以下4种原因:一是发动机功率不足,如涡轮增压器损坏,空气滤芯、燃油滤芯、燃油油路堵塞,以及燃油油路漏气等。二是液压回路消耗功率过大,  相似文献   

10.
一台T320型履带式推土机,在作业时出现不能转向且伴随转向液压系统滤清器被胀破的现象。首先在主油路处用压力表测量。结果是,发动机刚一启动,几秒钟内即出现压力表指示值急剧上升达到12 MPa左右,远远超过转向液压系统的所需压力1.25 MPa,滤清器被胀破。由于还能建立起压力,故能排除流量分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怠速时仍然满足转向助力要求,在发动机额定工作状态下,普通的液压转向系统往往存在流量过剩,造成能量损失较大的现象。采用定量泵负荷传感技术可以实现转向液压系统流量按需分配,仅需增加较低的费用,即可实现叉车节能的目标。本文重点阐述定量泵动态负荷传感系统技术在叉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装载机发动机功率分配特性研究有利于发动机多功率工作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以某典型装载机为例,在计算其传动轴转矩、转速基础上,结合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选择并标定了转矩与液压传感器,将转矩、转速与液压传感器信号接入数据采集仪,构建了装载机参数测试系统,应用n Soft软件、采用"铲-续-铲"方式对实车测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典型工况下装载机传动系统与液压系统实时动态消耗发动机功率历程谱图,针对谱图中反映出的同一工作循环不同作业段消耗发动机功率相差较大情况,提出将发动机功率设计为高、中、低三种功率工作模式,在满足实际作业需要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丘陵山地拖拉机转向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四轮转向同步液压系统,介绍了丘陵山地拖拉机四轮转向同步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AMESim建立了四轮转向同步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转向系统转向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轮转向同步液压系统能够实现前轮转向和四轮转向两种模式,可以根据需求切换转向模式;采用四轮转向时,齿轮同步器能够按比例分配流量,即根据前后转向液压缸对流量的需求进行流量分配,从而使前后转向液压缸的活塞杆基本同时到达终点,实现转向同步。  相似文献   

14.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双功率流转向系统,在对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原理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包含发动机、液压闭式回路系统、行星排及负载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结合实例,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及试验研究,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表达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性能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参数下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JD——4450拖拉机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生产的大马力拖拉机。目前国内已引进多台,各大农场均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两台JD-4450拖拉机在正常直线行驶过程中,总向某一方向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故障呢?本文将通过对JD—4450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的介绍,来进行故障分析。液压转向系统的组成图1为JD—4450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根据轮式抓钢机的整体功能,以及控制动作多的要求,本文所设计的液压系统采用了多泵多回路定量和变量混合系统,其中主油路采用双泵双回路负流量控制和交叉功率控制的变量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功率的利用率,主阀采用整体式多路阀,阀内具有合流和优先回路的功能,简化了系统的外部控制和连接的环节。针对轮式抓铜机底盘驱动的特殊要求,液压系统设计了转向回路、制动回路、支腿回路和悬挂平衡装置回路,使其能合理地控制整机运动。  相似文献   

17.
张海军 《农机导购》2010,(Z2):110-111
本文介绍了拖拉机液压转向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液压伺服转向操纵系统进行了设计。拖拉机使用方向盘电液控制转向,能够大幅度减轻驾驶员的精神紧张程度和减少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此项研究对于国内履带车辆的自动化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机液压系统的主泵一般为发动机驱动泵,用作功率提取装置从发动机提取功率为液压系统提供主要能源.发动机驱动泵为恒压变量泵,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上的齿轮箱连接,随发动机启动而工作.因发动机驱动泵与发动机为机械连接,不能人工关闭,但在特定的飞行阶段需要发动机驱动泵能够卸荷工作,在试验时也需要EDP不能输出压力的状态.针对上述要...  相似文献   

19.
正产品亮点采用APD自动功率分配节能技术、大扭矩高效传动链匹配技术,液压系统可实现4次节能,发动机与双变匹配更加优化,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采用徐工独创的基于流量放大转向的定变量液压系统,转向系统由变量泵供油,转向稳定性、舒适性表现更卓越。具有徐工专利技术的APD自动功率分配节能技术可根据不同施工工况,自动优化传动系统与液压系统占用的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同时有效提升作业效率。液压系统按需供油,高压小流量溢流,低压卸荷、极限变排量,可实现4次节能,较传统机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后桥电控液压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创新设计的集成式液压缸配合液压油路,提高了后桥转向的可靠性。经整车搭载验证,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使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