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MC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压实验研究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片状模塑料(SMC)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制品成型质量的影响;以冲击强度为衡量制品性能的定量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优化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冲击强度的影响,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酚醛团状膜塑料(BMC)、酚醛片状膜塑料(SMC)、乙烯基SM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树脂基与纤维相的改性作用机制,得到了三者中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不同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阀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拉伸性能为乙烯基SMC>酚醛BMC>酚醛SMC,弯曲性能为酚醛BMC>乙烯基SMC>酚醛SMC,乙烯基SMC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成型温度为160 ℃、模压压力为9 MPa、保温时间为30 min时,乙烯基SMC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分别达到148.26 MPa、4.50 GPa、92.33 MPa、2.39 GPa;阀体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乙烯基SMC与酚醛BMC均满足阀体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3.
酚醛复合材料在汽车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世界顶级酚醛树脂供应公司(比利时Vyncolit NV),两种增强酚醛汽车构件(发动机机体和进气歧管),两种增强酚醛汽车构件的成型工艺(RTM熔芯成型、模压)和小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模压成型参数对于片状模塑料(SMC)材料模压制品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模压成型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3个阶段的压力与时间共6个参数作为影响因子,对制品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进行测试,设计了正交试验,以制品的力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讨论了各阶段工艺参数对SMC复合材料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成型过程中材料状态变化分析造成实验结果的原因,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模压技术及模压材料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文中认为,SMC、BMC用玻璃纤维正向环保型方向发展,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已成为当今发展热点之一,适合高强度、大型制件成型的高压树脂传递模塑(RTM)正逐步应用于汽车制造等产业。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酚醛泡沫成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模压发泡法、浇注发泡法、喷涂法等几种主要酚醛泡沫成型方法,并对酚醛泡沫成型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浸胶技术和模压成型工艺研制2.5D编织碳纤维/酚醛新型树脂基防热复合材料,对材料的拉伸性能、烧蚀性能和热常数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5D碳/酚醛模压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424 MPa、拉伸模量为66.4 GPa,氧-乙炔线烧蚀率为0.013 mm/s,质量烧蚀率为0.049 g/s,比热容大于1.1 J/(g·K),导热系数小于0.6 W/(m·K),与传统的短纤维、碳布增强的酚醛模压材料相比,2.5D碳/酚醛模压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作为结构防热一体化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种工艺压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碳纤维/酚醛-高硅氧玻纤/酚醛分层复合模压(简称复合模压)绝热层。方案一为分别压制预成型的高硅氧玻纤/酚醛毛坯和预成型的碳纤维/酚醛毛坯,分别机加后再将高硅氧玻纤/酚醛毛坯和碳纤维/酚醛毛坯配合后压制至固化态;方案二为先压制一个预成型态的高硅氧玻纤/酚醛毛坯,机加后将高硅氧玻纤/酚醛毛坯放入模具中,再加入碳纤维预混料进行压制至固化态。对两种工艺方案制备的绝热层产品进行了微观形貌和耐烧能力检测。结果表明,方案一所压制的产品高硅氧玻纤/酚醛和碳纤维/酚醛界面出现了裂痕,方案二所压制的产品高硅氧玻纤/酚醛和碳纤维/酚醛界面结合完好,呈现出齿状结合;700℃烧蚀后,方案一的高硅氧玻纤层和碳纤维层分离,方案二的高硅氧玻纤层和碳纤维层则仍然连接在一起,在烧后界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合完好。  相似文献   

9.
<正> 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也称压缩成型)过程,必须严格控制的“工艺三要素”是模压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时间。所谓模压压力是指模压时迫使塑料充满型腔和进行固化时所施加的压力。压力的作  相似文献   

10.
热塑性预浸带模压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热塑性预浸带的模压成型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成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制品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纵论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注射成型技术在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依据,从工作原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几个方面着手,对模压成型技术和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注射成型技术的优越性。同时,针对推广注射成型技术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注射成型技术在橡胶行业的推广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雷军  刘峥 《塑料科技》2004,(4):48-52
概括地介绍了传统气体辅助注射技术的工艺及它的优缺点。并详细地介绍了气辅注射过程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如:外部气辅注射、局部气辅注射、振动气辅注射等,及运用其他介质的一些辅助成型方法,如:液体辅助注射(水辅注射)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塑料光学制件精密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传统的注射成型方法不能达到光学元件的性能要求,而注射成型与压缩成型结合在一起,则能克服注射成型中的部分问题,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故发展了先注射后压缩的二次成型和注射压缩成型技术。超精模压成型能进一步完善注射压缩成型技术,得到更高质量的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熔体振动成型技术在注射、挤出、吹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 ,熔体振动成型可提高生产率、质量及力学等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比例–积分–微分(PID)方法在塑料成型加工仿真模拟中存在一定的超调和震荡现象的问题,利用模糊控制对工艺参数改变的反应不太敏感的特点,将两种方法进行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ID方法的超调和震荡现象,从而实现塑料加工过程快速高效的控制。为此,综述了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塑料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成型方法中的应用,并着重阐述了其在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和电液系统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动注塑机与液压注塑机共创注塑机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电动注塑机的发展现状及性能优势,比较电动注塑机与液压注塑机两者在结构、注射成型范围等方面的技术特点,指出液压注塑机应向多功能、多品种方向发展,并且应注重节能技术;电动注塑机应向高附加值的精密注塑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塑料中空吹塑成型用原料与助剂、设备和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包括新牌号的树脂、共混物及共聚物与新型助剂;新型注射吹塑成型机、注射拉伸吹塑成型机、挤出吹塑成型机和拉伸吹塑成型机;阻透、微发泡、超薄、超轻技术等。新牌号树脂主要有饮料瓶级聚苯乙烯、吹塑成型级聚甲醛、聚酰胺6、聚偏氟乙烯、聚乳酸和吹塑成型级聚丙烯等;中空吹塑成型机主要介绍了全电动、高速、节能、多层共挤出等机型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气体辅助共注成型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体辅助共注射成型是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和共注射成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注射成型工艺。概述了该技术的工艺过程、技术优势、应用领域、设备要求、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其应用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成型原理及成型的方法种类。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采用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具有冷却效率高、成型周期短、制品壁厚小、能成型直径较大的制品等优点,这些优点可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分析了目前制约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广泛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微注射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了微注射成型工艺及其装备的主要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基于熔体微分原理,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分注射成型技术及装备。发现采用微分注射成型创新技术,可以用1台微分注射成型装备达到多台微型注塑机的效果,最终实现微塑料制品高效率、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