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艺参数对汽车用盒形件半固态压铸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半固态成形技术(SSM)代替传统铸造来生产汽车用盒形件。基于Power Law Cut-Off(PLCO)模型和有限元模拟软件ProCast2008对盒形件半固态压铸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盒形件半固态压铸过程中,浇注温度、冲头速度、模具加热温度有明显的影响,并进一步获得了半固态压铸的合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镁合金液态压铸和半固态流变压铸的型腔充填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的型腔充填过程平稳,卷气现象少于液态金属压铸成形.半固态镁合金压铸零件能够进行热处理,铸件内在质量优于液态镁合金压铸件.  相似文献   

3.
ZL112Y半固态压铸摩托车零件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半固态高压铸造成形技术对零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ZL112Y铝合金在半固态下压铸成形JH70型摩托车发电机支架零件进行了本体解剖,制作了金相观察试样和拉伸试验非标试样,观察了试样不同部位的组织特征,测定了零件的强度、塑性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半固态压铸成形零件具有消除高压铸造零件的内中孔洞和组织疏松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该半固态压铸零件的最高抗拉强度、平均抗拉强度,平均屈服强度,平均伸长率和平均硬度HRB值比液态成形零件分别提高了60.10%、50.83%、41.52%、514.29%、12.4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支架零件半固态触变压铸成形工艺,包括半固态坯料的制备、二次加热和压铸成形等.结果表明:采用低频电磁搅拌半连续铸造工艺制备半固态坯料,当电磁场频率为30 Hz时,能够获得均匀、细小的非枝晶组织;采用高温二次加热工艺,当坯料温度为640℃时,可获得适合半固态触变成形的均匀、近球形组织;半固态浆料以0.1 m/s低速通过内浇口,在充型20%进行1m/s高速切换后,能够获得充型完整、轮廓清晰、内部组织致密的半固态压铸成形件.  相似文献   

5.
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成形方法所得成形件在压铸态时强度相差无几,但半固态成形件的塑性几乎是液态成形件的2倍.经过同样的T6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伸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变化的幅度不同,液态压铸件的伸长率下降更多.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成形方法所得成形件在压铸态时强度相差无几,但半固态成形件的塑性几乎是液态成形件的2倍.经过同样的T6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延伸率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变化的幅度不同,液态压铸件的延伸率下降更多.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机组,研究半固态浆料的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浆料的铜模激冷凝固得到的微观组织既不同于半固态压铸成形之后得到的近球状组织,也不同于镁合金液态压铸的细小枝晶组织,他是一种玫瑰状组织.压铸过程中对浆料的二次搅拌剪切作用可以促进近球状非枝晶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型腔流动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翁文凭  万里  吴树森  罗吉荣 《铸造技术》2005,26(8):739-741,744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镁合金液态压铸和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充型流动过程.结果表明: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在不同的内浇口尺寸与位置条件下都可以获得平稳的充型流动场,其工艺参数设计灵活;同等条件下,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的型腔充填过程平稳,成形铸件的质量优于液态压铸成形.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两者的流动特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半固态铝合金的工艺参数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半固态铝合金汽车零件的组织和性能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锻造零件和压铸零件做了比较。另外,研究了半固态成形浇道位置的变化对显微孔洞分布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对半固态零件进行T6处理,并以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评估T6处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与压铸件相比,半固态成形铝合金件不存在明显的显微孔洞。对A319合金的T6热处理大大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半固态成形的A319合金部件比A332-T4锻件的硬度稍高,而耐磨性差不多。观察了以上两种合金的摩擦性能,实验发现这两种合金的摩擦系数相近,低于0.5。总之,与压铸件相比,热处理强化的半固态铝合金铸件的性能大为改善,可与锻件相媲美;通过改变铸件浇道的位置可以明显改善微观组织和减少显微空洞。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半固态压铸触变成形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形技术中的三个关键技术:非枝晶组织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坯料的二次加热、半固态触变压铸成形.并综述了镁合金半固态压铸触变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贝氏体与马氏体相变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总结了清华大学相变及复相新材料研究组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领域关键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三维巨型及纳米台阶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台阶阶面的可动性,贝氏体条的内部超精细结构,贝氏体浮突的特征及本质,贝氏体碳化物的来源及形成模型,马氏体浮突的扫描隧道显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总结了清华大学相变及复相新材料研究组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领域关键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三维巨型及纳米台阶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台阶阶面的可动性、贝氏体片条的内部超精细结构、贝氏体浮突的特征及本质、贝氏体碳化物的来源及形成模型、马氏体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进一步论述贝氏体相变的激发形核-台阶长大(SNLG)机制,并用SNLG机制解释了贝氏体的多层次复杂亚结构;同时,还论述了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结构和氢化物含量对屈服强度σ_(ys),解理断裂强度σ_F以及断裂韧性K_(Ic)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单相γ,随等轴晶粒尺寸降低,σ_(ys)和σ_F略有升高,如出现层状结构(α+γ2两相),则σ_(ys),σ_F和K_(Ic)明显上升,氢化物使σ_(ys)上升但使K_(Ic)下降,层状结构的氢脆敏感性要比等轴γ的小. 合金中解理裂纹形核的阻力随着裂纹的扩展而不断增大,呈现稳态扩展,跟踪裂纹的形核和扩展,发现当裂尖塑性区及其变形量发展到临界值后,解理裂纹在塑性区中沿滑移带形核。  相似文献   

14.
雷少云 《腐蚀与防护》2001,22(8):358-359
介绍了将粘涂和电刷镀两种不同的表面修复技术合二为一的新型表面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铝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铝与钢的焊接性,综述了国内外铝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应用于铝与钢连接的焊接方法,并对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氢及形变对Fe-Cr-Ni-Mn-N系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磁强计等技术结合拉伸试验,研究了气相充氢与拉伸形变对三种奥氏体稳定性不同的Fe-Cr-Ni-Mn-N不锈钢马氏体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得了一些定量的数据.结果表明,拉伸形变促进ε和α’马氏体在奥氏体不稳定的钢中的生成,而氢的存在能促进ε马氏体转变但抑制α’的产生.奥氏体不稳定的Fe-Cr-Ni-Mn-N钢比奥氏体稳定的同类钢抗氢脆能力差得多,这与ε马氏体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一家滨海油气处理厂停产检修的时机检测了污水处理系统管道的腐蚀及结垢情况,结果表明腐蚀速率最高可达2.2 mm/a,结垢速率达12~14mm/a.本文还对腐蚀及结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防护意见.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时效AZ91 Mg-Al合金连续析出相的显微组织形态及晶体学特征。发现四种不同形态和晶体学特征的β-(Mg17Al12)析出相,共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板条状板出相,沿基面(0001)α析出的板条析出相与基体保持Burgers位向关系,生长方向为[7,2,-/9,0];其晶体学特征与由不变线应变原理预测的完全一致,第二类析出相是其轴线与其面垂直的六棱柱体,六个棱柱面都是{1100}α{110}β与基体保持对称性好的Crawley位向关系,另有少量短棒状同相与基体保持Porter位向关系,实验中还观察到一种未见报道过的位向关系。讲座了形态不同形态和晶体学特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单向减薄制样法在透射电镜下直接观察了20钢渗硼初期硼化物的形核和生长特性及室温形变的影响。X射线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渗硼初期试样表层仅有Fe_2B形成;表层硼原子浓度与形变量之间具有单调增长的关系;偏聚于位错胞壁之中的硼原子阻碍了形变组织的恢复和再结晶,加速了硼化物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20.
金属铀作为一种战略核材料,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核工业需求的牵引下,铀及其合金部件的成形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从工程角度梳理了铀材料制备及铀部件成形技术的发展,具体介绍了铀合金制备和铀材料纯化技术,并主要从塑性成形和铸造成形两方面说明了铀部件的制造方法。针对铀部件制造的特殊性,指出面向未来其技术更加关注于安全性、环保性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