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不断优化,其中3导洞法在围岩状况较差的地段能够有效减少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使施工更加安全。但由于3导洞法存在着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参数不明确和成本高等缺点,对3导洞法的研究一般多集中在结构受力、开挖方法和支护参数等方面,而其在软弱地层中主洞开挖错距和台阶长度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依托广东南山路连拱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隧道拱顶沉降和拱脚水平收敛,研究了V级围岩3导洞法合理的主洞开挖错距和台阶长度。研究结果表明:1)V级围岩3导洞法合理的主洞开挖错距是2.5~3倍洞径;2)V级围岩3导洞法合理的开挖台阶长度是10 m(中台阶)。  相似文献   

2.
以某一高度超限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介绍超限高层的超限情况及采取的相应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重点描述避难层(14F,31F)存在的局部错洞剪力墙。利用盈建科(YJK)及迈达斯(Midas)建立超高层建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错洞处剪力墙的应力状况。分析表明错洞处剪力墙在相邻楼层的应力分布较复杂,设计时需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重点加强此薄弱部位,为以后错洞剪力墙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章燕 《山西建筑》2008,34(9):118-119
在SATWE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工程错洞剪力墙连梁进行受力分析,并采用应力截面设计法对连梁进行配筋,为最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程设计遇到具有复杂应力场的非弯曲构件,如缺口梁、错洞剪力墙等构件时,设计人员通常根据工程经验,以构造措施保证其抗震性能,然而对这种构造措施的依据及其适用性缺乏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拉-压杆模型的介绍,结合我国现行规范给出适合我国规范的拉压-杆模型计算参数和设计步骤。同时以错洞剪力墙为例说明利用拉-压杆模型进行抗震设计的可行性,把结果和钢筋混凝土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较,说明其优点及局限性。给出了若干应用拉压杆模型的设计工程实例,并对一些常用构造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施工现场,结构体上往往存在各式各样的孔和洞,在孔和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洞口作业。孔与洞的区分,则以其大小来划分界限,水平方向与错直方向也略有不  相似文献   

6.
《低温建筑技术》2016,(8):126-128
隧道开挖必然扰动或破坏天然岩体相对平衡状态的初始地应力场,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应力的重新分布,并且导致岩体发生变形。连拱隧道开挖、支护和衬砌施工相互交错影响,使得围岩应力和衬砌荷载转换变得更为复杂。结合云南大中山1号连拱隧道施工情况,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隧道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对连拱隧道V级围岩采用中导洞-台阶法开挖,不同台阶错距对隧道围岩受力状况及变形位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浅埋侧主洞先行,上下台阶开挖错距为0.5D时,围岩受力及变形量较小。  相似文献   

7.
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导洞开挖方案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洞开挖方案的选择在地铁车站洞桩法的施工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车站工程,对洞桩法施工的导洞进洞方式、开挖顺序等方案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地层-结构"相互作用模型,模拟了不同方案下的导洞开挖过程,获得了施工横通道的变形与应力、地表的变形以及邻近管线的变形等数据。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施工通道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通道的变形和应力;相比于先开挖下导洞,先开挖上导洞可以更好地控制地表沉降槽的形状和管线的变形;导洞开挖宜采用跳挖错距的方法,开挖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 m。  相似文献   

8.
李治  戴苗  涂建  曹凯 《建筑结构》2022,(17):45-51+84
首先对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结构设计的有关内容和遇到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如何合理设置加强层、错洞墙设计要点、斜柱设计难点以及屋顶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系统减振在结构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给出了实施的解决方案。通过多方案计算分析比较,得出最少加强层数量和最优位置。剪力墙形成较多错洞时,可以通过局部应力分析和适当的构造措施使其满足相应的性能目标。关于结构上下柱网尺寸变化,斜柱过渡是除了设置结构转换梁以外的另一个合理选择。利用屋顶水箱作为TLD系统是一种解决风振舒适度问题的经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前言 地下隧道盾构法施工时,一般均需在盾构机出动前对工作井洞门外地基进行加固,防止盾构机出洞时井外土体随着地下水一起涌入工作井内造成工程事故。本文将介绍用地基冻结技术对洞门外土体进行加固,确保盾构机安全出洞的成功应用情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成昆铁路复线小相岭隧道地处高地应力区域,为一级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曾出现底板纵向开裂及错台隆起、正洞初支变形加重等情况。通过现场应急测试和分析,及时优化了设计施工方案,调整了衬砌参数和施工工艺,增强了支护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了正洞初支混凝土开裂掉块、结构变形、仰拱隆起、二衬开裂及平道底板纵向开裂、错台隆起等问题。最终的施工质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建新  王红囡 《工业建筑》2006,36(12):31-33
通过建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新型隔层错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传统双肢剪力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与传统剪力墙结构相比,具有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和抗侧刚度、较小的自重和地震力、节约建材等优点,是一种技术经济指标良好的剪力墙结构,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俊峰  徐艳  杨晓东 《工业建筑》2012,42(12):151-155
简要介绍了错层结构的特点,并以带错层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为对象,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补充验算。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带错层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合规范的具体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抗震措施,并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对结构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设计,降低了工程造价。希望对以后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错列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3榀错列剪力墙结构模型和1榀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延性和耗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只要墙板的布置合理和构造措施恰当,错列剪力墙结构仍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够满足工程抗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无锡创意产业园A栋高层结构在扩初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设计和优化,介绍了抽柱、核心筒布置、楼面梁设置等优化内容,说明了超长楼面、地下室顶板错层等处理措施;对剪力墙平面外设环梁的节点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节点处理措施有足够的安全性能。优化结果不但改进了设计,也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个既有建筑物中出现的剪力墙开洞问题,运用ANSYS建立了剪力墙开洞粘钢加固前后的有限元模型,从侧移与承载力方面研究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既有剪力墙开洞后,墙体的承载力下降较多,墙体的顶点最大位移超过规范要求;在洞口的右上角、左下角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当在洞口四周及墙肢外框对开洞剪力墙进行粘钢加固时,增强了洞口周围薄弱区域,减少了加固前洞口应力集中,其承载力、侧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大空间,而且自重小,具有优异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但纵向刚度较薄弱。本文对其工作机理作了分析,并研究了其抗震尤其是纵向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主楼内部带商业用房的局部错层剪力墙结构,通过可靠的理论分析,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采取细致的抗震构造措施,安全、经济地完成工程设计.同时,建议新规范对局部错层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有明确的规定,SATWE程序完善错层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由建造向运维逐渐转型,工程结构服役安全保障需求陡增,提质增效的结构智能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结构服役性态指标是表征工程结构安全水平的要素,是工程结构诊断养护技术体系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基础,判断结构服役性态的敏感指标并进一步实现指标的智能识别是工程结构诊断智能化的首要任务。为此,围绕工程结构运维公共建筑、地铁隧道、公路桥梁、公路路面等多个场景中的敏感服役指标的智能识别开展综述研究;梳理关键敏感指标,进一步对指标的智能化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推动了结构服役敏感指标的感知识别研究与应用,其中数字图像方法与深度学习算法在工程结构变形、表面病害智能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现了全面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配置摩擦型阻尼器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首先以4个摩擦型阻尼器研究了阻尼器的静力和动力特性,摩擦型阻尼器由高强螺栓穿过内、外钢板组成,钢板间夹有摩擦材料,包括无石棉有机材料NAO-780和聚四氟乙烯PTFE两种,内钢板设有长圆孔。当阻尼器激发,内、外钢板开始相对滑动耗能,当高强螺栓抵住长圆孔端部,则阻尼器锁定。阻尼器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激发力与高强螺栓扭矩成线性正相关。摩擦材料NAO 780在不同加载幅值和频率下摩擦性能稳定。进而,将所研发的摩擦型阻尼器引入钢木混合剪力墙中,通过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激发力越大,试件初始刚度越高,但木剪力墙损伤更严重;阻尼器内钢板长圆孔长度越长,木剪力墙可得到更多保护,但阻尼器锁定推迟,钢框架侧向变形增大。合理设置阻尼器激发力和阻尼器内钢板长圆孔长度可减小钢木混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使其在大侧移下仍有充足的抗侧能力储备,提高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无洞口墙和有洞口墙抗侧移刚度的基础上 ,推导了墙柱抗侧移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提出了有效抗剪截面面积的概念和实用算法 ,对抗震墙数量的确定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有助于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简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