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Mo3Si14.5B8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Mo3Si14.5B8非晶合金经46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6.1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60℃退火后达14.0nm,与α-Fe(Si)晶粒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78。800℃×1h退火后,α-Fe(Si)的DO8超点阵线条消失。 相似文献
3.
Ni-Al系、Fe-Al系和Ti_3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熔炼与铸造工艺。论述了Ni Al系 (包括NiAl和Ni3 Al)、Fe Al系 (包括Fe3 Al和FeAl)及Ti3 Al基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分析了上述合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介绍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ZrO_2(Y_2O_3)固体电解质构成电池:Pb,la_2O_3,La_2O_3·4PbO|ZrO_2(Y_2O_3)|Pb,PbO,以铁丝做电极引线,测定了复合氧化物La_2O_3·4PbO在873~1153K温度区间的标准生成自由能△G6 ̄0=—202000+114T(J/mol)。 相似文献
5.
6.
MIC公司的钛白生产及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和向下凸曲面性质推导出估算三元系和二元系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数据的判断式,并以Mo-Si-C三元系为例,估算了三元相T(Mo5Si3C)的Gibbs生成自由能。 相似文献
7.
8.
基于最小Gibbs自由能原理的CaO-SiO2炉渣和Si-Ca金属两相体系平衡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封闭平衡体系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对精炼Si液中杂质Ca的炉渣金属体系建立热力学模型,由该热力学模型得到Si液中Ca的摩尔分数xCa与CaO-SiO2二元渣系CaO的摩尔分数xCaO的关系和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即0.3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6500CLi2CO3-K2CO3熔盐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发现阳极极化曲线具有活化-钝化-过钝化特征;(γ+γ’)双相Ni3Al(B)-Cr基合金由于有Γ相[Ni(M)]存在其极化曲线上出现有类似于Ni所出现的准钝化区。三种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的钝化电位区间在-220~+240mV(Ag/AgCl)。根据表层(XRD)和表面(AES)分析结果,讨论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活化-准钝化-钝化-过钝化区的溶解-氧化物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激光熔炼技术制备出Ti5Si3-TiCo-Ti2Co多相金属间化合物新型耐磨合金,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合金的室温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Ti5Si3-TiCo—Ti2Co多相金属间化合物耐磨合金组织均匀、致密,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Ti5Si3-TiCo—Ti2Co多相金属间化合物耐磨合金的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磨损率先增加后降低;难熔金属硅化物Ti5Si3的高硬度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反常屈服强度一温度关系及磨损过程中表面粘附转移保护层的形成,是Ti5Si3-TiCo—Ti2Co多相金属间化合物耐磨合金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具有较好耐磨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MoO3粉、Mo粉、Si粉及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纳米Mo5Si3-20%Al2O3(质量分数)复合粉体。采用XRD、SEM、TEM和DTA等对复合粉体在球磨过程中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10h后合成的Mo5Si3-20%Al2O3复合粉体,反应以爆炸模式进行。球磨30h后,Mo5Si3和Al2O3的晶粒尺寸分别为36.3nm和21.9nm。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Mo5Si3和Al2O3的晶粒尺寸变小,衍射峰宽化程度降低。DTA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粉体具有好的热稳定性,球磨30h后再在1000℃退火1h后复合粉体没有发生物相转变。 相似文献
12.
MoSi_2-Mo_5Si_3复合材料的低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热重分析 (TGA)、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研究了 Mo Si2 - Mo5Si3复合材料的低温氧化行为 ,指出材料低温氧化时 ,随 Mo5Si3量增多 ,材料氧化加剧 ,当 Mo5Si3含量超过 16 % (质量分数 )时发生“PEST”现象 ,所形成的 Si O2 由于 Mo O3晶须的大量存在 ,使其不能均匀连续地分布于材料表面 ,从而加剧了氧化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Mo5Si3的本征脆性,采用电弧熔炼/高温退火技术制备了(MO1-x,Nbx)5Si3)(x=0,0.2,0.4,0.6,0.8,1.0)合金,并结合X射线衍射(XRE))、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等分析设备,对合金试样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o有助于高温相β-Nb5Si3的稳定;合金更倾向形成(Mo,Nb)5Si3及β-(Nb,Mo)5Si3固溶体,能谱分析表明有少量Mo3Nb2Si3三元相生成;Nb在Mo3Si3中的固溶度远大于在MoSi2中的固溶度;随Nb含量的增加,合金硬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抛物线规律,最高硬度(HV)达1 616.7,试样退火后的硬度高于退火前的硬度;压痕断裂韧度较低,合金韧性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PREPARATIONOFAMORPHOUSMo_5Si_3BYMECHANICALALLOYINGANDTHECRYSTALLIZATIONLiMingwei;TangRenzheng;LiWenxian(DepartmentofMaterialsS... 相似文献
15.
激光熔炼Ti5Si3/NiTi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组织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利用激光熔炼技术制备出了以Ti5Si3为增强相、以NiTi为基体的金属间化合物新型耐磨合金,研究了增强相Ti5Si3的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i5Si3含量的增加,合金显微组织由亚共晶向共晶、过共晶转化,增强相Ti5Si3由细层片状共晶相向块状初生相转变,合金显微硬度随之显著提高;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Ti5Si3/NiTi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并随Ti5Si3增强相的增加而显著提高。Ti5Si3增强相的高硬度和NiTi基体的高韧性及伪弹性效应是该合金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裂纹偏转、裂纹分支和微桥接;当Mo5Si3含量不超过30%(摩尔分数)时,随着Mo5Si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而RE-40%Mo5Si3/MoSi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出现粉化现象;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Mo5Si3较差的抗氧化性、材料致密度的降低以及晶粒细化的结果;0.8%稀土(质量分数)协同5%Mo5Si3(摩尔分数)的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激光熔炼TiCo/Ti5Si3双相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组织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熔炼技术制备出以金属硅化物Ti5Si3为耐磨增强相、以金属间化合物TiCo为增韧相的双相金属间化合物新型耐磨合金。用OM,SEM,XRD与EDS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及成分。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了合金的耐磨性能,研究了合金组织中TiCo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显微组织均由块状Ti5Si3初生相及TiCo/Ti5Si3共晶基体组成并具有优异的室温干滑动耐磨损性能。随TiCo含量的增加,初生相Ti5Si3的体积分数与合金的显微硬度下降,合金的韧性与耐磨性能随之显著提高。Ti5Si3的高硬度和TiCo的高韧性是该合金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Thedemandsforhigherefficiencyofenergycon vertingsystemsnecessitatesforthemaximumoperat ingtemperaturetobeincreased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