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智能台区管理是近年来各省市电网企业重点建设工作之一,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城区低压网格化等以台区为基础管理单元的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推广。借鉴数字孪生五维结构模型,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台区一体化智能管理框架,重点从以物理台区的全息感知构建数字台区、以数字台区为引导实现台区深度洞察、以服务系统为支撑开展台区智能管理三个角度,开展一系列重点应用建设,全面提升台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以期实现台区的全面分区自治。  相似文献   

2.
缪欣  黄海悦 《电工技术》2022,(24):172-174
低压配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终端设备种类众多、智能化水平低、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物联网的数字化全感知智慧台区解决方案,实现对低压配网的拓扑结构可视化、状态信息全感知、故障研判定位、线损管理等智能应用,从而满足台区精益化管理的需求,支撑能源互联网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1智能台区系统建设将为电网带来变革目前,电网运行的中低压设备普遍存在数量繁多、类型复杂、自动化监控手段缺乏等情况,这对智能台区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数据全透明化""运维工作全智能化""客户需求全主动化"的智能台区的出现,将助力实现台区物理拓扑识别、停电故障研判及事件上报、高频次数据采集、线损精益治理、台区视频监控和温度监测等功能的有效运用,将有力地推动现代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变革。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压配电网存在的状态感知水平较低、数据共享挖掘不足等典型问题,结合能源互联网示范台区项目建设内容,以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理念进行"信息支撑"和"价值创造"2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应用.首先利用用户负荷特征和故障特征在低压电网中的纵、横向传导特性,构建台区的变、线、户、相位、电气阻抗完整拓扑信息,极大简化采集架构,完成台区全状...  相似文献   

5.
低压配电网是提升客户供电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但低压台区数据采集环节的薄弱造成了低压配电网数据层面的"黑盒"状态,严重制约了低压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以山东低压配电物联网建设应用情况为例,首先介绍了山东低压配电台区融合终端数据采集现状、营销侧电能表数据采集现状,分析了当前台区数据采集及传输存在的问题,计及现阶段技术应用及建设成本,提出了下一步低压台区数据采集优化方案。进而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采集数据,从配网设备精益运检、营销客户优质服务、新能源消纳与新负荷管理三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低压台区数据应用情况,最后,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从提升电网企业内部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提出了低压配电网数据拓展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低压台区现场普查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基于工频负荷传输和准同步采样技术的多功能低压台区识别设备。该设备采用高速A/D交流采样与高速DSP数字处理技术结合基于MSW8532B2芯片的嵌入式处理系统,实现了低压台区用户档案归属、网络拓扑关系、用户设备用电相位和工作相序、三相用电负载平衡度、电网电压畸变系数、电网电压谐波分析等数据信息的测量、采集、存储及传输。  相似文献   

7.
保富  高宇豆 《电测与仪表》2023,60(10):112-116
针对传统电压质量异常识别方法效率低下,难以做到全面的识别与监控的问题。文中搭建了电压质量诊断与分析平台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端用户电压监测分析、配网低压台区运行状态分析等应用的主成分,对数据进行降维,实现数据的简化处理。聚类分析筛选出符合异常特征的电压异常数据,利用电压异常模型确定异常数据,生成电压异常识别结果。基于J2EE技术框架在末端用户电压监测分析、配网低压台区运行状态分析、配网线路故障判断分析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展示。  相似文献   

8.
王恺  李昕  吴昊 《华东电力》2014,42(7):1351-1355
指出当前上海公司的线损精细化比对工作包括专线比对、共用线路比对以及低压台区与其下低压用户进行比对等三个方面。通过结合上海配电网结构现状和智能电网新技术,实现包括10 kV专线的线损精确比对、共用线路中存在高压用户和低压台区混合的线损精确比对、低压台区与其下低压用户的线损精确比对,填补低压台区,非专线用户无法实现精确比对等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9.
谭煌  李媛  马刚  陈昊  刘婧  李野  魏伟  关志涛 《陕西电力》2020,(8):110-115
为实现智能电网低压台区运行状态综合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环比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低压台区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低压台区运行状态和评估需求,从采集数据质量、线路损耗、营业管理及用户用电行为4个维度建立运行状态指标体系,并应用环比评分法根据专家意见确定权重;接着选取岭形分布隶属度函数来描述各指标对应于各状态空间的模糊关系;然后对构造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出结论。最后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用于低压台区算例,得出被评价台区运行状态的优劣排序,并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保电工作手段单一、难以管理等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建设以智慧保电平台与智能配电台区结合的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以开放的标准,促进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在保供电期间做到精准可靠、智慧指挥、全面感知。智慧保电平台分为可视化大屏幕、配电自动化平台、监测终端3部分,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等保电资源全景可视化监控和主动指挥,为全网保电资源的统一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智能配电台区以TTU(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搭配末端感知设备,实现台区数据全面整合应用。建立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节省人力物力,可极大提高重大保电期间的用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能源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智能电网在能源互联和信息互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面向未来电网发展形态,深入分析智能电网发展需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电网创新架构,提出基于虚拟电厂和能效电厂的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案,提出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广泛互联的智慧能源信息服务体系架构,以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居民感知度为目标,提出智能电网建设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和交易模式,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平台效应,并从根本上改变智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对电网供电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支持互动用户服务和需求响应,以提升客户的服务水平和灵活感知能力。近年来,需求侧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用户的需求响应行为使负荷有可能成为一种相对可控的资源,但国内需求响应尚未与电力市场建设融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响应的发展。针对此,首先研究美国PJM的需求响应模式;然后结合浙江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提出可参考的需求响应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设想基于互联网的未来需求响应应用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电网运行控制的基础。站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直接影响智能电网整体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调控一体化模式对变电站的要求,提出智能变电站应实现的具体功能。通过分析站内信息流现状,论述了智能变电站信息流传输架构优化方案,体现了信息高度融合和功能集中的设计原则。从全景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应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研究站端技术支持系统,提出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对用户用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用电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社会和客户,是社会各界感知和体验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从用户角度出发,从双向互动服务、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化管理、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的智能化管理三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对用户的影响体系及影响。阐述发展智能电网能够满足用户对用电多样、多元的需求,降低用电成本,有效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同时促进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的发展,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大幅削减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下的用电服务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用电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能源使用效率、经济运行和有序用电。基于对智能用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我国用电服务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从用电业务体系、量测控制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客户服务体系、需求侧管理、检验检测技术6个领域对智能用电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我国智能用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电网企业信息系统日益增长的对完整、准确、及时、一致的电网资源信息的需求,克服传统自治系统架构模式的信息重复采集、难共享、不一致等问题,以及一体化大系统难于扩展和维护的问题,提出了涵盖电网设备配置、网络拓扑、需求侧对象等核心要素,聚合设备域、网络域、客户域3个方面的全域电网资源聚合架构。此架构以全域电网资源集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面对售电市场的放开,为提升电网企业的竞争力,客户需求得到了高度重视。停电问题是影响客户感知的首要因素。对客户停电敏感度的识别,是对客户开展精准服务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客户停电敏感度的识别精度,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提出一种提高停电敏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基于客户信息、行为等多维度指标,在传统熵值法基础上,利用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算法修正权重,将无监督学习转化为半监督学习,提升权重赋值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智能电能表寿命管理基本是从采购验收开始,制造环节的相关监控管理还没有开展。文中将物联网RFID技术及网络云平台应用到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从设计制造、生产过程管控、计量校准检测、仓储管理、用户验收、现场运行、维修报废等环节的闭环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探讨应用有源RFID的通信功能实现智能电能表在线和非在线的通信,实现本地数据交换及仪表校准等实际的功能应用。该系统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及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技术降损平台虽然在理论线损计算、无功优化和潮流调度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供电方的无功补偿能力缺乏有效感知,对用电方的无功补偿意愿缺乏精准引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考虑供用电双方无功补偿潜力的省级技术降损互动管控平台建设方案,并提出了“低压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和“专变用户无功潜力挖掘”两个技术降损高级功能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前者可有效提高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充分挖掘低压配电网的网损管理潜力。后者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形成了协同治理、互利共赢的无功降损体系。目前,所提平台已在某省电网投入实际应用。前者功能的验证准确率达到了93.33%;后者功能共梳理出707户目标用户,并在平台机制的引导下逐步开展治理。  相似文献   

20.
用户侧的负荷设备及负荷管理系统如何接入到泛在电力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平台是当前电力物联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在分析用户侧负荷设备物联网系统、抄表系统的组成架构基础上,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等标准组织发布的智能电网标准及物联网标准,提出了用户侧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该架构支持用户侧负荷聚合系统、用户能源管理系统及用户负荷自动控制系统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并以需求响应业务为例介绍了电网互动业务在用户侧电力物联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文章同时提出了用户侧物联网信息交换接口的标准化需求,以满足电网运行及需求侧管理过程中信息交换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