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京东路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对上海市南京东路消费者调查所获数据的分析,以地块为分析单位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包括人流,停留次数,消费金额,人均消费金额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入口、回游、出口各阶段的空间特征,以进一步认识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南京东路消费者的回游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延续对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消费者的“入口消费行为”研究,研究消费者的“回游消费行为”。引入马尔可夫链(MarkovChain)模型,并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算商业空间的消费者活动人次。用嵌套分对数模型(nestedlogitmodel)解释消费者的空间选择行为。发现模型对南京东路消费者样本的拟合取得了良好的拟合优度,模型参数的行为意义与入口模型基本取得一致。整合入口模型、回游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后实施现实模拟,发现商业立地在吸引消费者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模型方法在多目的规划中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南京东路消费者的空间选择行为与回游轨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玮  王德 《城市规划》2008,(3):33-40
首先使用多项分对数模型解释消费者的空间选择行为;然后基于模型进行模拟,再现个体消费者最可能实施的回游轨迹,发现消费者在南京东路中的顺游行为、折返行为、跨越行为等行为特征,以及在回游过程中易被忽略或易使行为不稳定发生的空间问题;探讨影响消费者停留的多种空间原因。最后在南京东路"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以及假设河南中路以东段步行化两种空间结构改变的情形下,预测消费者回游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派出所结合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和"清剿火患"战役,大力推进"全警消防",确保了辖区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南京东路地区建筑结构"二元化"特征突出,万商林立、亿元楼汇集、餐饮行业繁荣的背后,是大量的危棚简屋、老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上海市南京东路、五角场和鞍山路三个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为例对商圈进行合理地划分,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取一定的可视化手段和空间统计指标对三个商业中心的等级性进行空间抽象,深入探讨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在消费者分布范围、空间集聚性、对称性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从大范围覆盖的广域型高等级中心到依托局部高密度的地缘型低等级中心,形成了一种有序的商业中心空间体系.另外,也对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进行了剖析,并简要探讨了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上海市的消费者就绿色建材的认知、购买、评价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购买意愿,归纳出绿色建材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5)
通过对黑河市10家大型超市售卖的转基因食品进行调查,并对黑河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与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府井大街的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方法对笔者在王府井大街展开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进行了基本分析和以地块为分析单元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吸引要素的分析建构了消费者地块选择模型,运用模型分析消费者特征路线,在此基础上对王府井大街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于王府井大街完全步行化后的人流进行模拟,分析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江苏省城建档案网站的总体情况、网站功能、技术性能、网站管理等方面的调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2)
根据对乌鲁木齐市消费者农产品市场准入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高,普遍认为当今市场所供应的农产品质量总体上是放心的;由于消费者接受的宣传培训不足,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因素都影响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东路消费者的入口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上海南京东路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消费者入口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使用多项分对数模型建构了入口阶段的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优度,显示了随机效用理论在描述消费者入口消费行为中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考察模型系数,探讨了商业空间要素影响入口消费行为的方向、程度以及不同属性消费的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2.
罗山路立交改建是上海市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的重要节点之一。介绍了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造的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主要技术标准。分析了原罗山路立交的状况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面辅道、减少主线交织及调控越江通道交通流量等3个改建原则。在进行现场交通量观测的基础上,对罗山路立交的交通流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远期预测,立交改建方案为新增SN、WN、EN1和EN2等4条匝道。最后,对改建后的立交进行了远期交通评价。该方案针对罗山路立交地面辅道系统对主线越江交通的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线越江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3.
上海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工程中,有1段采用箱涵顶进法下穿京沪、沪昆铁路。分析了工程的难点,并从工程的地质条件入手,较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坑的施工、钢筋混凝土箱涵的制作、对铁路线的加固、滑板及后背的制作、箱涵下穿铁路的施工技术等。施工中提出的一些工艺和措施,对软土地区既有线下箱涵顶进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城市灯控平面交叉口机动车进出口车道平衡的概念及评价指标平衡度θ。介绍了通过对交叉口进口、出口车道断面通行能力计算得到平衡度θ的计算方法。以南京市太平北路—珠江路十字形交叉口为例,通过实地勘测的参数,计算得到平衡评价指标平衡度θ,认为此交叉口进出口车道基本平衡。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分析发现交叉口车道数设置的问题而进行改进,而且可以为新建或改建交叉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双层隧道是新型的道路隧道型式。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涌现双层隧道工程,上海黄浦江流域也诞生了一批双层双向盾构法隧道。首先介绍了我国首条上海复兴东路隧道,首次引入小型车专用车道的设计理念;接着介绍了当时堪称世界最大直径的上中路隧道,突破了以往削足适履的设计经验;最后介绍了根据需求定位的外滩隧道,仅供小型车专用,分流敏感地区的交通。  相似文献   

16.
汪浩 《城市建筑》2012,(11):29-31
高校球类活动场地是当前北京市民开展群众球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本文结合对清华大学球类活动场地的实地调查,归纳出决定场地开放与否和开放模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场地的使用人群和运营模式,最后尝试提出可行性强的高校体育场地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17.
章丹音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15):359-360
基于景观图像的统计,外滩、南京东路、陆家嘴、人民广场、城隍庙-豫园、新天地是当代上海城市景观的视觉消费文本。“扁平化”城市界面、“奇观化”城市建筑、“主题化”城市空间暗示了“视觉表象化”的景观形态。  相似文献   

18.
Two adjacent buildings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January 17th Northridge earthquake, one with weld fractures and one without weld fracture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research. Both buildings are six stories in height, and their primary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ystem comprises specia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above grade. The buildings considered are referred to herein as the East Building and the West Building. Two basic types of computer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e was an elastic 3-D analysis using SAP90, and the other an inelastic 2-D analysis using DRAIN-2DX. Three different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the elastic analysis. Two for the East Building, designated the ‘benchmark model’, and the ‘probable model’, and one for the West Building, designated the ‘West Building model’. Two different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the inelastic analysis only for the East Building, also called the benchmark model and the probable model. The East Building was unoccupied at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 hence two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this building. The benchmark model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sign state of the building, while the probable model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ate of the building at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 The West Building, which was fully occupied at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 was modeled similarly to the benchmark. Elastic and inelastic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these models to determine if a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analysis and observed behavior. The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showed no damage to the West Building with possible damage to the East Building. This result is corroborated by the damage surv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