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新迠盘石镍厂于今年五月初开炉生产,生产情况正常。盘石镍厂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设计,吉林矿山迠设公司施工,于1979年9月迠成投产,由于原料不足,于79年年底停炉,这段时间的生产,盈利几百万元。该厂的镍精矿首先压团,竖炉干燥团矿,电炉熔炼团矿得冰镍,转炉吹炼冰镍得高冰镍即为  相似文献   

2.
<正> 吉林镍业公司冶炼厂备料工序采用干燥脱水、压球制团新工艺。干燥车间有两台φ2.4×24m回转干燥窑,采用两台0.8m~2沸腾燃烧炉燃烧劣质煤供热。自1979年到现在,生产十年,使用效果良好。一、生产概况吉林镍业公司冶炼厂处理铜镍混合精矿,含镍6.4%,含水22~25%,经回转窑干燥到含水5~7%,混碾后送压球机压球。生产初  相似文献   

3.
我厂竖罐炼锌过程中,需对团矿预先进行干燥。长期以来,我厂团矿干燥一直采用冶金焦做燃料,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澳大利亚三个镍红土矿项目(Murrin Murrin、Bulong、Cawse)的基本情况、工艺流程、在工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其开发经验,为类似镍红土矿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干燥团矿热风炉改造后,以燃烧煤气代替重油取热风进行团矿干燥,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氧化镍矿即镍红土矿的地质结构、分布和矿物组成差异等特点,提出开发和利用镍红土矿资源的重要意义.并详细介绍了当今世界工业处理镍红土矿主要方法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重点对镍红土矿火法和湿法冶金工艺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影响铜精矿团矿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配料混合不均、碾压不够、含水过高和干燥时间短等。如果增加精矿磨碎工序、干燥工序、加强混碾作业、提高成团压力、团矿采用高压蒸煮措施,团矿质量可望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金川闪速熔炼系统中,镍精矿气流干燥工艺的技术改进,阐述了气流干燥工艺 处理含水10%以上的镍精矿以及采用廉价的粉煤作为干燥生产热燃料是可行的,不仅降低了镍精 矿干燥的生产成本,而且充分发挥了该工艺热效率高和处理量大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碳化硅辅助吸波作用下,低品位红土镍矿在微波场中的干燥过程.采用热重分析(DTG)、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碳化硅对失重率和产物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与红土矿配比R为2.2:1时,微波干燥处理低镍、铁品位红土矿30min,既可快速脱除矿物绝大部分表面吸附水和部分结晶水;通过控制碳化硅的比例还可以避免过热现象.微波能够改变红土矿的微观结构,促进矿物的分解.进一步的氢还原实验表明,微波干燥有利于红土矿中镍和铁氧化物的还原,其还原率高于常规干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工程实际采用的南非铬铁矿粉矿、土耳其铬铁矿粉矿为原料,采用磨矿、圆盘造球、干燥预热、氧化焙烧的工艺流程预处理铬铁粉矿,重点研究了铬粉矿、还原剂、粘合剂、预热焙烧温度制度等因素对铬铁粉矿造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流程对铬铁粉矿进行处理,在合适的原料配比、适当的还原剂及粘结剂使用情况下可以得到适合大型铬铁密闭矿热炉冶炼所需的球团矿。  相似文献   

11.
以镍钴富集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镍钴富集物干燥特性、压团性能、预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石英含量对镍还原度及锌挥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干燥温度120~160 ℃,烘干3~4 h可将镍钴富集物干燥至含水10%。干燥后的镍钴富集物压团性能较好,控制压团后物料含水10%~12%,压制的球团强度大于0.49 kN。在预还原温度900 ℃、还原时间3 h、无烟煤用量10%、SiO2用量10%的条件下,镍的还原度可达到91.22%,还原后球团保持强度0.294~0.343 kN。还原过程中锌挥发率50%~60%,受还原条件影响较小,锰和镁几乎全部进入还原焙砂中。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回转窑—电炉法(RKEF)处理缅甸达贡山镍红土矿生产镍铁的中试试验过程,得到了下述最佳工艺参数:干燥后原矿含水20%~22%、回转窑预还原温度900℃、还原剂煤的配入量7%、镍品位19%,烟尘制粒时湿矿配入量为烟尘的25%、尘球含水30%,电炉熔炼时放渣温度1 550~1 600℃、镍铁合金放出温度1 450~1 500℃。  相似文献   

13.
正某镍铁厂建设项目是一个大型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项目,采用国际广泛应用的RKEF工艺流程,即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流程,项目设计处理红土矿约123万吨/年,年产镍铁含镍品位25%以上的镍铁约8.5万吨,采用两条同等规模的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镍铁生产线,项目关键环节之一的焙烧还原环节选用Φ5.5×115m大型焙烧回转窑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红土矿冶炼回转窑。本文介绍了该窑的焙烧还原工艺及构成,重点阐述回转窑的筑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所用矿物来自印尼某矿业公司自有矿山,该矿山含有储量丰富的高氧化铝含镍铁矿和高氧化铝含铬铁矿,出产的原矿含铁量47%~49%,含三氧化二铝约7%~10%,并含有一定量的镍和铬等其它有价成分,具有一定的开采和利用价值。通过混合物料的干燥试验、还原焙烧试验找出研究所用镍矿的高效冶炼方法,研究表明,采用RKEF技术处理印尼样矿与硅镁型镍红土矿1∶1比例的混合物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合适的还原焙烧条件下,合金镍品位达到4±1%,炉渣含镍均值为0.06%左右,镍回收率可达95%左右,炉渣含铁均值为6.0%左右,铁的回收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镍的硫化矿中,镍的成分是比较低的。经过选矿得到的镍精矿含Ni才达到5~6%。因而给镍的冶炼带来一定的困难。镍的硫化矿通常又与铁的硫化矿形成共生矿,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镍黄铁矿(Fe·Ni)_9R_8和镍磁黄铁矿(NiFe)_7S_8。在焙烧和冶炼过程中,镍的硫化矿和铁的硫化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代初期,在南非特兰士瓦尔(Transvaal)发现大铂矿后,世界铂工业得到了重大发展。1931年建立了吕斯腾堡(Rustenburg)铂矿公司。约翰逊·马寨有限公司成立时就与吕斯腾堡公司联合在一起,初期研究从铂矿石中提取铂金属的方法,后来又建设熔炼厂和精炼厂。吕斯腾堡铂矿公司的产品有两种:一是送到约翰逊·马寨湿法精炼厂的重选富精矿,一是浮选精矿熔烁后所得的转炉高冰镍。该高冰镍浇铸后用船运到英国布里斯敦(Brimsdown)  相似文献   

17.
以金川镍盐厂的氯化镍为原料,研究了球形草酸镍和枝晶状草酸镍的合成工艺条件,确定了球状和枝晶状草酸镍的工艺流程及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18.
团矿四分(小块团矿)试验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我厂高炉使用的原料以团矿与烧结矿为主,团矿与烧结矿占总矿石消耗量的80—85%(其中团矿占60%,烧结矿20—2(?)%),其余15—20%则为天然矿石。因此团矿在我厂炼铁原料中是比较重要的。团矿对我厂高炉生产的重要性不仅是它的消耗量大,而且它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都与普通的矿石有所不同。在化学成分上,团矿含铁分很高(T.Fe 64—65%,CaO 2—2.5%);而且由于制造团矿的原料只有精选粉与白灰两种,精选粉与白灰按97与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秦丽娟  赵景富  孙镇  郑鹏 《有色矿冶》2012,28(2):34-36,39
介绍了世界先进的镍红土矿火法冶炼RKEF法,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电炉和回转窑等主要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以世界范围内先进RKEF法工厂的操作参数为依据对电炉和回转窑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还对近年来出现的新熔炼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炉炉料结构中块矿配比对降低铁水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而天然块矿一般湿度较大,天然块矿在入高炉前有必要进行干燥。以块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流速和块矿粒度对块矿的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干燥温度、提高空气流速、减小块矿粒度可以有效缩短块矿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适宜的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气体温度400℃,干燥气体流速12 m3/h;在此基础上对块矿干燥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发现与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Lewis模型相比,Page模型与实际干燥水分比MR-时间曲线吻合程度最高。同时得到了干燥介质温度T、流速V与干燥水分比MR的干燥动力学方程。发现干燥过程依次出现升速干燥、恒速干燥、第一降速干燥和第二降速干燥4个阶段,且升速干燥和恒速干燥过程时间相对较短,分别为干燥总时间的5%和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