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国产和进口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及抗静电剂的代表性品种、不同用量条件下的织物抗静电性能,从技术和经济2个角度优选了织物抗静电性能的最佳点,表明国产三点式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及国产抗静电剂水平均已和进口同类型产品性能相当,且在导电纤维添加量为1%、抗静电剂用量20~30 g/L的条件下,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已达最佳水平,过量添加反而会导致静电压半衰期增长。南北方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源于在标准许可范围内实验室湿度控制的差异及人为操作导致,应进一步规范测试条件。不同抗静电效果织物的吸烟灰、拖过草坪的吸附实验表明,添加导电纤维的毛涤混纺织物并不主动吸附烟灰等微粒,但存在由于表面光洁度不够、微粒直接接触后发生机械嵌合导致出现吸沾灰现象。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探讨了共聚型抗静电涤纶聚酯切片的制备、抗静电剂的选用、抗静电剂的添加方式、添加量等聚合工艺,以及抗静电细旦涤纶长丝纺丝、加弹工艺等。结果证明,只要合理选择抗静电剂的添加方式、控制好添加量,就可以生产出比电阻小、静电荷半衰期短、抗静电性能和可纺性均好的细旦共聚型抗静电涤纶聚酯长丝DTY。  相似文献   

3.
热塑性塑料阻燃抗静电技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机理、常用阻燃剂及其阻燃作用和阻燃剂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热塑性塑料的抗静电技术的新发展;指出无毒、无污染、低价格、高效是塑料阻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讨论了塑料的阻燃抗静电的复合改性技术,并讨论了复合改性中需要注意抗静电剂、阻燃剂与塑料树脂的相容性问题与阻燃剂的分散温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复合抗静电阻燃ABS 、聚丙烯、聚乙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塑料的抗静电阻燃机理,详细介绍了复合抗静电阻燃ABS塑料、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的研制工艺及配方;给出了复合抗静电阻燃ABS塑料、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的抗静电、阻燃性能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聚乙烯、聚丙烯、ABS塑料具有优良的抗静电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PET材料的静电积聚问题,合成了无规共聚物结构的非离子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重点考察了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中的季铵盐组分对抗静电剂的热学性能、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含量对PET基体的抗静电性能、表面亲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热稳定性不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优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当季铵盐的添加量为14%时,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相对最优;当阳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PET注塑样品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了4个数量级,表面接触角下降了63.03%,抗静电性能以及表面亲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一些企业因长期忽视抗静电剂的作用,或担心因助剂加入而减少利润,结果因为没有加入或添加适量的抗静电剂到塑料承印材料、油墨、上光油、复合胶黏剂体系里,从而导致了一些故障,例如印品花斑、墨须、类似刮刀线痕(印疵)、套色印刷后图文边缘咬色抽边、涂布胶黏剂后图文墨膜起皱和翘边、上光后电晕处理时出现击穿和燃烧……,这些故障既增大了印刷品的废品率,又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和消除静电显得十分重要,而添加抗静电剂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纺织器材中制品塑料正在逐步取代木质、皮革和金属制品,而作为塑料助剂之一的抗静电剂又确能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因此,如能对抗静电剂有所了解是不无裨益的。本文旨在对塑料抗静电剂加以综述,且偏重应用,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高分子抗静电剂的组成并探讨其在涤纶材料上的应用,选用多种功能单体合成了非离子和阴离子型两类抗静电剂,并将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熔融共混制备了抗静电PET注塑样品,表征了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热学以及抗静电性能,重点考察了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中的磺酸盐组分对抗静电剂的热学性能、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阴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对PET基体的抗静电性能、表面亲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以及阴离子型抗静电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优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当添加的磺酸盐摩尔分数为14%时,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相对最优;当阴离子型抗静电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PET注塑样品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了4个数量级,表面接触角下降了50.81%,其抗静电性能以及表面亲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高分子塑料抗静电剂的起源和作用机理、改性方法、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商,及对抗静电剂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抗静电剂在纤维静电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静电给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及应用带来了很多麻烦及损害,世界上许多国家曾蒙受因产品静电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消除这些危害,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产品内部或表面添加抗静电剂,使纤维能够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但是抗静电剂的种类繁多,通过实验证明,针对不同的纤维,我们应相应地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抗静电效果比较好的抗静电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防静电阻燃织物存在的低强、厚重等缺陷,提出一种将高性能纤维、阻燃纤维、导电纤维等3种主功能各异的纤维以混纺和交织的方式形成某种新型织物的方法,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3种纤维的主功能的兼容和互补,使制取的织物试样不仅具有防静电阻燃的防护功能,而且具有高强轻柔的优良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含芳纶系列阻燃防静电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高性能纤维芳纶分别与3种阻燃纤维混纺,并与导电纤维交织形成特定织物,对织物采用特殊染料和工艺进行染色整理.结果表明,所试制的三种织物的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强度及色牢度分别达到了消防员防护服面料、一般阻燃防护服面料和装饰用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有望在相关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磷酸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军 《西部皮革》2007,29(4):27-30
主要介绍了合成磷酸酯在皮革加脂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渗透剂、流平剂、分散剂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吴颖  王建平 《印染》2007,33(8):41-44
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持续高涨,功能性纺织品的功能评价及其标准化也逐步受到重视。分别介绍了远红外纺织品、抗菌性能纺织品、抗紫外性能纺织品、阻燃性能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纺织品、负离子功能纺织品、抗电磁辐射纺织品和吸湿排汗功能纺织品的评价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海岛型超细纤维的多功能麂皮绒产品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秋  房晓云  韩桂宾 《印染》2003,29(2):22-25
针对反传统织造的经向超细纤维织物特性,对其进行仿麂皮整理、多功能整理或抗静电复合阻燃整理。本文对其工艺流程、条件进行研究,认为超细纤维的选择、确定合适的前处理工艺、染料以及整理剂等是重要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种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OCl3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磷酸酯类阻燃剂,讨论了影响合成工艺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时间和真空度等,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聚氨酯泡沫的阻燃,通过发泡实验表征了阻燃剂对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实验表明,合成产物对聚氨酯泡沫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高黏度含磷阻燃共聚酯熔融后增黏反应的影响因素,以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为阻燃剂合成了系列含磷阻燃共聚酯切片,并进行熔融增黏反应,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含磷阻燃剂质量分数对阻燃共聚酯增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单体可成功引入聚酯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含磷阻燃共聚酯的熔融缩聚增黏效果较好,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降解反应加剧,增黏变得困难;阻燃剂添加量越高,共聚酯黏度增加越困难;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含磷阻燃共聚酯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反应活化能随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达到114.73 kJ/mol;基于正交试验分析熔融增黏反应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反应时间、阻燃剂添加量、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8.
PS保健丝绸的护肤治病功能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S保健丝绸的特点和保健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试验情况,并从吸湿性、毛细管效应、冬暖夏凉作用、抗菌性、对紫外线的吸附作用,耐热性、难燃性和抗静电性等方面,探讨PS保健丝绸护治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阐述了聚丙烯腈纤维及其织物的主要阻燃技术,常用无卤阻燃剂的类别及不同无卤阻燃剂的主要抑烟机制。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腈无卤阻燃及抑烟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不同无卤阻燃剂的缺点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国内外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发展差异,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展望了未来聚丙烯腈阻燃技术的发展,指出高效、抑烟、环保的阻燃整理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阻燃聚丙烯腈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