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认证认可》2008,(10):24-29
现场审核记录作为审核证据的信息载体,记录了审核中所收集到的、已经证实的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适当信息,表明了审核所取得的结果,并提供了审核所完成活动的证据。充分、适宜的审核记录是形成审核发现和得出可信的审核结论的基础,与审核实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现场审核记录(以下简称记录)是审核员实施现场审核时的主要工作,记录能否简明、适度、有效,既是对审核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审核发现、得出审核结论的基础。本文中的记录主要指现场审核过程的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不符合报告等。  相似文献   

3.
现场审核是审核员收集审核证据并记录的过程,也是整个审核过程中时间最长、最重要的过程。审核记录是认证机构做出认证决定的重要依据,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代表性和可追溯性直接影响审核结论的公正性。为了减少审核的风险,共同做好审核工作,笔者收集了现场审核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资质认定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姒证认可条例》对实验室实施的一项行政许可工作,是保障实验室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可靠的有效措施。其中,以技术评价为核心的现场评审是行政许可最重要的阶段,技术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行政许可的最终结果。获得准确、客观、可靠的审核发现是现场评审的关键环节,需要评审员能正确掌握获得审核证据的方法。 一、审核的定义根据ISO19011:2002标准的定义,审核是:“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而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管理体系审核中,暗访是指审核员在具体审核方案管理范围内,在受审核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事先声明、不表露真实目的,以顾客的身份接受其服务提供过程,采用交谈、观察、亲身体验等方法获取审核证据。  相似文献   

6.
审核追踪,一般分为正向追踪和逆向追溯,是基于过程和/或要素间顺序和相互关系的追踪思路。在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实践中,为更好地应用审核追踪思路,获取更充分、准确的审核证据,真实地表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的实际情况,为审核组得出有充分说服力的审核结论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我们不妨将审核追踪从操作方法上作更具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审核员的活动包括获得审核证据、依据审核准则评价证据、确定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形成审核发现和结论。正如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所示,审核证据收集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审核结论的形成。但是,审核员收集审核证据的能力与本人的知识、技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审核记录是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审核活动的一部分。审核记录与其他审核活动又常常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一次审核计划,审核总体时间是一定的,审核记录占用时间多少直接影响到其他审核活动的时间用量。因此,审核记录如何“记”,一直是广大审核员长期困惑、争论不解的“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认证审核时看到,很多受审核的组织在《管理评审程序》中将管理评审计划当成记录,与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等记录一起规定为进行管理评审所应形成的记录;在《内部审核程序》中将内审计划当成记录,与检查记录、内审报告等记录一起规定为进行内审所应形成的记录。这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10.
现场审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足以证明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充分的证据、公正客观的判定和评价反映了审核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取证任务体现了审核的效率。因此,现场审核必须把握好审核的效率和有效性,以保证圆满完成审核任务。  相似文献   

11.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重要保障,ISO9001标准对此有明确的形成文件化程序和记录的要求。笔者现就实际审核中如何运用过程方法把握标准要求以及组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特点,从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中得出对管理体系的恰当评价,并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GB/T 19001—2000标准中8.4条款“数据分析”的审核深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查其原因,一是企业不知道分析什么,如何进行分析,因而提供不出分析的证据;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审核员不知道应该收  相似文献   

13.
徐健 《技革通讯》2005,(1):31-35
认证组织对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后对发现的不符合事实,视其严重程度和性质,一般会出具一定数量的《不合格项报告》,并经受审核方确认。同时要求受审核方在限定的时间内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提供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证据。本文针对受审核方在处置不合格项报告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认证机构对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后,对发现的不符合事实,视其严重程度和性质,一般会出具一定数量的《不符合项报告》,并经受审核方确认。同时,要求受审核方在限定的时间内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提供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证据。但有些受审核方在处置不符合项报告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体系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场审核是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足以证明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证据的过程。审核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取证任务,把握好审核的有效性和审核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GB/T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指出:“审核证据基于可获得信息的样本。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依据审核结论采取措施的人应当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审核不确定性是这个标准新增加的概念之一。如何理解这一概念,业内人士存在不同的认  相似文献   

17.
一、文件评审 在实施现场审核活动之前,文件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GB/T 19011—2003所述,“文件评审是为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文件包括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及以前的审核报告”。  相似文献   

18.
受审核方是否承诺并实施了其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是认证机构评价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证机构收集受审核方的守法证据,除了对组织守法承诺的实施进行验证外,同时也是规避认证机构认证风险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审核(combined audit)是指审核方案依据一个以上管理体系标准或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价的审核。当组织的管理体系成熟度和审核组资质成熟度可促使审核时间减少时,结合审核会表现为一种特定的形式,即整合审核(intergrated audit)。我们探讨结合审核,是希望其以更好的整合审核形式出现,而不希望形成多体系审核在同一时间的简单累加。前者能够提高审核效率并节省审核资源,而后者除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多体系审核外,体现不出其他优势。因此,认证机构能否策划出有效的结合审核,关键是对结合审核的审核时间作出合理的确定,也就是在对每一单体系审核时间累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有效整合审核可以减少的审核时间。可以减少的审核时间,主要取决于受审核方整合体系的成熟度和认证机构审核组的成熟度,这两方面的成熟度可分解出很多具体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编制好检查表是提高内部审核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内审目标有关的样本内容、抽样数量和抽样方法等问题都能在检查表中得以体现,从而确保审核的代表性和完整性;二是能使审核紧扣主题,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按照计划进度进行;三是现场审核遇到某种干扰时,提醒内审员应按照策划的审核内容和预期的目标进行调查取证;四是检查表可与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一并作为审核记录存档备查。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有以下7个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