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SnO2和Cu2FeSnS4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钨精矿焙烧预处理对锡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苛性钠浸出钨精矿时,SnO2极难浸出,浸出率接近为零,而Cu2FeSnS4的浸出率则高得多,在一般浸出条件下可高达40%~50%。钨精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在焙烧温度为700~800℃、焙烧时间为2 h工艺条件下,Cu2FeSnS4所含硫化状态的锡就可完全转化为SnO2。锡的浸出率由5.96%下降至1.05%。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国外钨冶炼工艺中除锡研究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除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除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交前液中锡的存在形态和比例以及钨锡分离等问题。研究表明,交前液pH值对锡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交前液pH值越高,SnS3^2-存在比例越低;利用沉淀剂A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3^2-选择性优先除去。除锡率随试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化学转移法"在交前液中除锡的工艺。研究表明,双氧水能够高效地将钨酸钠溶液中的SnS32-氧化成SnO32-并消除SnS32-的危害性。SnS32-氧化率随试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钨精矿碱浸出液中锡的存在形式及钨锡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的pH对锡的存在形式有较大影响,溶液pH值越高,SnS2-/3存在比例越低;沉淀剂M115能够高效地从钨酸钠溶液中将SnS2-/3选择性去除,除锡率随试剂用量增加和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试剂用量为理论用量6倍、室温条件下搅拌1 h,锡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高压碱浸法从高锡钨精矿中分离锡、钨,考察了浸出温度、碱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及添加剂用量等对锡、钨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750℃下焙烧2h的高锡钨精矿进行高压碱浸,在添加剂用量为矿石质量的1.0%、温度150℃、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浸出时间2.5h、液固体积质量比1∶1条件下,钨浸出率达98.57%,浸出渣中锡质量分数为3.34%;锡富集于浸出渣中,钨进入溶液,钨、锡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锡精矿氧化焙烧、氧化还原焙烧脱除砷、硫的工艺技术条件,列出了回转窑焙烧的金属平衡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沸腾炉焙烧锡精矿,脱硫率达94.4%、脱砷率84%、锡直收率99.2%、床能率13.47t/m~2.d、煤耗只有2.5%,除脱砷率持平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回转窑和多膛炉焙烧工艺。  相似文献   

11.
钨冶金过程中锡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在钨冶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产品质量名列前茅。结合钨冶金的一般流程和锡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分析了钨冶金过程中锡的行为,对于研究杂质锡的去除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钨精矿中的锡,实验对分析谱线、熔融条件、载体及其用量和共存离子干扰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和方法比对,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氧化焙烧—碱浸工艺提取某废旧高温合金酸浸渣中的钨。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钨浸出率可达98%以上: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60min、氢氧化钠浓度160g/L、浸出温度85℃、液固比3、浸出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4.
刘岩 《有色矿冶》2011,(5):23-24,27
为提高低冰镍的综合利用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的浸出工艺,以辽宁某低冰镍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直接硫酸化焙烧以及浆化和完全浸出一结晶两种预处理工艺对硫酸化焙烧浸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钻浸出率相同时,浆化预处理与完全浸出一结晶预处理相比镍的浸出率较低,因此,浆化预处理工艺可得镍含量较高的铁精矿,可用于生产镍铁。  相似文献   

15.
碱熔融—水浸法分离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碱熔融—水浸法从含钨47.14%的酸浸渣中回收钨,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对钨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40min、渣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配料比为10∶5∶3时,钨回收率可以达到99.3%。  相似文献   

16.
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中的钨锡分离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秀红  聂华平 《湿法冶金》2004,23(3):133-13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我国钨冶炼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钨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在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中,锡的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需要预先去除。近年来,我国除锡方法的研究发展很快,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钨冶炼工艺中除锡研究状况,分析了我国除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钴高、含硫低且有相当数量铜的钴硫精矿进行焙烧-浸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及液固比等对铜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钴硫精矿混合均匀后以2.7℃/min升温至620℃,焙烧3h,焙砂在80℃、用30g/L硫酸33%矿浆浓度浸出2h,钴、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1%、90%。  相似文献   

18.
黄铜矿硫化焙烧相变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及物相分析法在低温、惰性气体保护下研究了黄铜矿硫化焙烧相变———浸出除铁获取铜溶液新工艺。试验表明黄铜矿硫化焙烧相变转化完善,其焙烧试样的X-衍射线和化学物相分析均证明转变的物相为CuS和FeS2,残余黄铜矿很少。由于CuS极易被氧化浸出,而FeS2则相反,从而达到除铁获取铜溶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贵州某难浸金矿原矿直接浸出率约15%,通常需在650℃以上进行焙烧预处理。为提高该金矿的浸出率,在加入氧化钙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焙烧预处理试验,考察焙烧温度、氧化钙用量、焙烧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预处理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5%以上:焙烧温度600℃,氧化钙用量17.5%,焙烧时间1.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