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豆不土     
土豆,上海话称之为洋山芋,以区别本地的山芋(红薯或白薯),但纵使前面加了个“洋”字,始终还是浑身沾满了泥巴,脱不了一个“土”字。香港一度称那些留洋归来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为“番薯仔”,“番”在汉语中为“外来的”“外洋的”意思。番薯仔与沪语“洋山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虽加了个“洋”字,仍是土生土长的,以喻“喝了洋墨水不要忘了本”,与今天的“海归”,意义似又更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2.
《烹调知识》2010,(8):48-53
全聚德和平门店在恢复传统点心“如意卷”,“枣花酥”,“佛手酥”,“蜜麻花”,“艾窝窝”,“豌豆黄”,“萨其玛”,“小豆凉糕”的同时,创意制作了象形的“核桃酥”,“花生酥”,“苹果酥”,等栩栩如生的精美面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的确立,“海派”一词使用频率渐高。“海派”应是好词。“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服装”,指的是改革、创新的艺术。不知什么缘故,有的时期,“海派”成了贬义词,上海人对于那些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是踏踏实实的人,往往评之日:“海派来亚”。现在,“海派”又返本还原了。几年前,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4.
豆腐脑     
有位老外真逗,竟然把我们中国的名菜“四喜丸子”翻译成“令人高兴的肉团子”,把“红烧狮子头”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把“宫保鸡丁”译成“政府虐待鸡”,把“麻婆豆腐”译成“长了一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句,豆腐脑不是“脑”,而是一种近似“脑汁”的豆制品,我们云南人又叫豆花。当然,豆花也并非是“花”,而是一种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吃的平民美食。  相似文献   

5.
三、乾隆是“满汉席”的倡导者 如果说,努尔哈赤在前清时期开肇了“满汉合食”(或“满汉通吃”)的先例,那么清入关后,光禄寺宴制的确立,可说是为“满汉全席”的产生做了“分娩”前的“孕育”;到了乾隆中期,乾隆则扮演着“接生婆”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3,(11):44-47
曾经,500-800元价格带被行业喻为“金腰带”,800-1000元价格带也被喻为“冲千窗口”“限制三公消费”的出现击碎了“金腰带”也关闭了“冲千窗口”,现在看来,关于白酒“腰部”得重新定义了。  相似文献   

7.
茅伯铭 《烹调知识》2008,(10):26-28
随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的确立,“海派”一词使用频率渐高,“海派”原是好词。“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服装”,指的是改革、创新艺术。不知什么缘故,有的时期,“海派”成了贬义词。上海人对于那些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是踏踏实实,往往谓之曰“海派来西”。现在,“海派”又返本还原了。几年前,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研讨会,参加者都是学者、专家和文艺界的著名人士。每年出版一本研讨会论文集,探讨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8.
厨道与医道     
心龙 《烹调知识》2009,(3):42-43
中华烹饪厨技有灿烂辉煌的历史,伊尹是“厨师之祖”,“神厨”庖丁有出神入化的解牛“厨技”。伊尹出身御厨,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黄帝与神农氏的医药传人,并且道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元圣”,中医的“汤液”就是“医技”与“厨技”的结晶。“神厨”庖丁解牛的技术已达“神乎其技”的境界,庖丁说他的“厨技”来自于“道”,但是“道”的内涵是什么呢?庖丁并没有说明,我们可称其为“厨道”。“厨道”在历史上或许曾有记载,但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厨技”有“厨道”,“医技”也有“医道”。  相似文献   

9.
最近《烹调知识》(2010.2)“卷首语”刊出“烹调的灵魂”一文,细读之,颇受启迪,文中总结了“精细”、”美妙”、“情感”、“礼仪”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独具慧眼。归纳起来说,烹调的灵魂在于“味”,即”适口者珍”,才为上品。确实如此,美食的八大要素之首当为“适口者珍”。  相似文献   

10.
廖琼  ;张一春 《新食品》2008,(19):52-55
从“钢水”到“污水”再到“酒水”,陈红兵戏称自己是“三水”总经理。“智者乐水”,与“水”有缘的陈红兵,有自己的管理智慧,并坚信“人和”可以改变一切。如今,在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跳跃之后,一个复兴向上的诗仙太白,正在他手中呈现。  相似文献   

11.
江伟民 《饮食科学》2014,(12):27-27
五代宋初时期文学训诂学家徐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也。”古时,闲写作“蠲”,故有此解。闲字之意有多层,常用意与“忙”相对,意为清闲。休宁素有“修身养性,宁静致远”一说,全县21个乡镇,27万人口中,不乏百岁之身。我们把目光锁定一个叫许桂仙的百岁老人,因为她太“闲”了,“闲”出了境界,也“闲”出了风采。  相似文献   

12.
李渡 《中国酒》2023,(1):34-37
<正>江西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专属之地。这片青山绿水“风光独好”的“绿色文化”,不仅孕育了“当惊世界殊”的“古色文化”,更诞生了“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新中国“红色文化”。这“古色”“红色”“绿色”文化,谓之江西“三色文化”,汇聚于一瓶酒中,恰恰成为这瓶酒的基因色。  相似文献   

13.
灵魂附体     
从AIR JORDAN 16 QM开始的每代乔丹鞋都会推出特殊版本。不知为何,这些“+”、“5”、“SE”、“PE”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联系。现在的“+”已经基本绝迹了,“5”也有了新的定位。“PE”成了用在改良乔丹鞋上最多的名字。而“SE”的称谓也许随着4年前那双19SE逐渐被人淡忘,但是谁曾想,4年后它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姜永文 《四川烹饪》2001,(11):35-36
提起四川的名小吃,不得不说说川西南雨城雅安的一绝———“挞挞面”。何为“挞挞面”﹖顾名思义,兰州的拉面是用双手拉出来的,山西的刀削面是用刀削出来的,那么雅安的“挞挞面”自然就是“挞”出来的了。不过,要说清楚这面的“挞”法真还得费一番口舌。先说这个“挞”字吧:当地把“摔”不叫“摔”,而叫“达”音。比如说“摔了一个跟头”,便叫做“达了一个跟头”;“摔坏了杯子”,叫做“达烂了杯子。”可是这方言和字典没对上号呀,这面不是要用手来“达”摔吗﹖于是就借用了这个“挞”字。现在再来说这面倒底是怎么个“挞”法。先…  相似文献   

15.
“非典”、“甲流”接连敲响了需要提高免疫力的警钟,“补维”成了白领一族进补必修课。当小小的多维元素片为我们顺利保驾护航后,白领一族却出现了松懈的健康屏障:“想起就补”,“身体过度疲劳时再补”以及“出现缺维生素症状时再补”……如“成功,贵在坚持”一样,健康的秘诀也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石门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石门县以“生态立业、科技先行、文化引路、品牌拓市”为发展战略,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以主攻“有机茶、名优茶”为重点,创品牌、拓市场,建成了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获得了大效益,实现了大发展。石门先后被授予(认定)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东山秀峰、石门银峰”双双荣获“湖南十大名茶”。茶叶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新民 《美食》2011,(3):60-60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百药之长”的雅称,说俗一点就是药物中的“首领”、“族长”,或者说是“长兄”的意思,如果不是疗效卓著,它岂能有这个身份?现在由于科技发展,人工培植的“园参”多起来,没有那么稀有金贵了,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用得多了,对人参的作用效果,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看法也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府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已经遏制住了下滑的趋势,并逐步走向复苏。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学会了冬泳,学会了避“危”寻“机”,更从“抱团取暖”转变为“抱团出击”。那么如何出击,目标又在哪里?当我们还在“围炉论道”的时候,一些企业已经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那就是借助行业内最大、最具影响和最具商贸机会的国际性展会,  相似文献   

19.
段子八卦     
《新食品》2012,(16):41-41
[段子] 〉〉茅台获准申请“国洒”商标之后,伊利要申请”国奶”,双汇要申请“国肉”,红旗要申请“国车”,蜀中要申请“国药”、中石油和地沟油竞争“国油”,全聚德要申请“国鸭”,最后连肯德基都hold不住了,决定将注册地改到中国,申请“国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健食品》2008,(9):26-27
我们现在将已经确认得了病的人统称为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的含义是有区别的,“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约“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