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朗Y油田储层埋藏深、油藏压力和温度高,产出地层流体中的沥青和蜡含量较高。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沥青和蜡会因温度、压力沿着井筒的降低而析出,导致生产管柱堵塞。为防止沥青和蜡的析出,保证长时间生产,压力、温度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为此,Y油田引进和应用了永置井下压力温度监测系统,对井底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为生产管理和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介绍了永置井下压力温度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了Y油田应用永置井下压力温度监测系统的必要性、温度压力对沥青和蜡析出的影响,对永置井下压力温度系统在Y油田的应用及其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董斌 《油气井测试》2002,11(6):65-66
塔河油气田地质特征及井筒条件复杂,为准确获取油气田的动态资料,引进了贝克休斯公司的CWL-1000井下压力计。该井下压力、温度监测系统由地面记录仪、电子传感器、单芯电缆组成,它能连续监视并报告井下发生的情况,还能将井下液面数据传输给地面计算机控制系统,操作不影响其它作业,解决了水平井和稠油井的测压问题。  相似文献   

3.
井筒温度数据作为井下压力测试的伴测数据,隐含了许多信息,但往往没有被足够重视和充分利用。对于多层系气藏的开发,尤其对于测试作业成本高、操作风险大、资料少的气藏(如海上气田),如何结合压力测试结果,充分解读和消化井筒温度数据,更具有其重要意义。文章以我国近海FP气田生产井为例,介绍了如何结合压力测试结果,解读温度测试数据,从中甄别出反映井下流相、流态、出水层段、工作制度的合理性等重要生产信息,及时掌握井下状况,为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工作制度调整、气井修井作业的决策依据,指导气井的生产管理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氯化钠溶液的压力浓度温度状态方程。我们可以把公式中的经验系数作为重量百分数 (W)的函数来计算。根据测量到的井下压力和井温剖面图 ,可以计算出所需要的盐水浓度。在高温高压井中 ,如果掌握了井下压力与井温、井深和产生压力的盐水的浓度的函数关系 ,便可以精确控制过平衡压力值。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井的试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稠油井模拟井筒地面试验装置,井筒内压力和温度连续可调、可控,以增压器获取所需高压,以外循环恒温槽控制温度,实现井下压力和温度环境的模拟。试验证明,研制的装置达到了要求指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藏精细化管理思路的推广,海上油田大量的油井安装了永久式测压装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试井解释方法进行探索成为必要。利用变产量试井解释软件,结合油井生产历史、动液面数据、产液量数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变产量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石油机械》2016,(2):68-70
针对现有的流量调控装置控制方式单一,且存在寿命较短和故障率高等问题,研制开发了智能井液压无级流量调控装置。该装置可以远程控制井下的多个生产层,实现无级流量调节和重复开关动作;采用液压控制方式,推力大,能适应井下复杂工况;设计了关闭锁,避免在井下压力变化过程中产生误动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O、V形铜基环组合密封作为推力缸的密封件最为可靠,无级流量调控装置整体测试抗内压达71 MPa,关闭锁密封性能良好。智能井液压无级流量调控装置的成功研制为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2日,位于四川绵阳江油三合镇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雷三段气藏中18井进入无人值守第1天。10km外生产调控中心,6块巨大液晶屏前不断跳跃变化数据和井站实时影像映入眼帘,每口井瞬时压力、温度、液位、产量曲线等数据,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录取。当天,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顺利完成中18井、中81井和中40井收缩工作,四川盆地首批高含硫气井正式进  相似文献   

9.
林海军 《石化技术》2023,(1):198-200
我国在进行油气田开发的过程中,针对油气田开发开采过程中的压力系统难题:窄压力窗口,使用精细控压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油气田在进行尾管固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些常规的技术措施和工艺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油气田开发开采中施工的具体要求,就可能会出现井漏、井控、环空带压等一系列开发生产难题。现今油气田企业需要立足于已经掌握的工艺技术基础之上,配合使用精细控压压力平衡法进行固井施工作业,提高油气开发井的封固质量,保障其全生命生产周期,促使油气田得以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石油科技论坛》2009,28(3):78-78
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作为当前发现新油气田的一项全新技术,正日益被国内外勘探界所重视。井下控制阀是实现该项技术的核心工具,安装在井下套管上的单向阀,可隔绝井下压力,其开启或关闭由地面控制系统操作,是取代欠平衡钻井、完井施工作业过程中不压井强行起下钻设备以及起钻时的重泥浆压井作业的一种新型井下封井工具。起下钻时,可通过关闭井下控制阀平衡井眼压力,从而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石油机械》2015,(4):1-4
国内PWD技术缺乏连续、准确的测量技术和相关软件的支持,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井下压力实时测量系统。为此,通过优化PWD系统的机械结构,增强内、外环空隔离器件的密封性能,使钻柱内压力和环空压力得到精确测量;硬件电路采用独特的信号采集电路和滤波电路,并根据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进行补偿后得到真实的钻柱内压力和环空压力,提高了系统整体测量精度;采用无线MWD系统连接PWD系统,可使井下压力数据实时高效地传输到地面。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钻压力检测系统适用于大位移井和复杂结构井,可以实时准确地测量井底压力和温度,便于钻井工程人员实时获取井下温度和压力情况,从而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风险,避免或减少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析目前常见压力计直读测试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频电磁波无线传输的井下压力直读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钻杆和地层作为井下短距离低频电磁波无线数据传输的介质,利用单芯电缆进行中继传输,实现了地面、井下数据的双向传输,达到了在地面能够实时读取井下压力温度数据的目的。通过现场作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试油二关井过程中,该系统在地面能够实时读取地层的压力温度信息,并能准确回放所需时间段的地层压力温度信息,为开关井操作提供指导,节省了试油时间。该直读系统具有可以和各种常规测试阀配合使用,具有无线通讯距离长、对井下介质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针对现场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需要改进提高的方向,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我国现有的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对井下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常是根据测量的井口压力、温度、流量及抽油机的示功图来判断井下情况。一旦发现井下出现意外情况,技术或操作人员首先根据经验对监测到的井口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情况复杂时只能通过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射孔和地层测试过程中需要实时获取精准的井下压力传输数据,以监控井下动态,根据不同井况作出相应决策,优化测试时间,且实时井下压力信息也有助于射孔前优化欠平衡状态。斯伦贝谢的Muzic无线遥测启动eFire-TCP点火头(图1)就具有上述实时获取井下压力数据、遥测启动点火射孔的优势,德国Wintershall挪威公司利用这款点火头在挪  相似文献   

15.
海上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海上边际油气田的一般概念,及其开发模式,如大跨度井、海底生产系统、可移动生产装置,以及边际油气田的集群开发等。  相似文献   

16.
《石油仪器》2010,(4):71-7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石油井下压力测试用的一种石油井下光纤压力监测仪。由光纤、光栅、护管、高温密封材料、压力感应器、传压孔组成;光栅用激光器注入光纤中,在光纤和护管之间用高温密封材料密封连接,压力感应器安装在光栅的底部,在该光纤压力监测仪的圆锥形底部设有传压孔。该监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时受方向、角度和温度的限制,不能井下测试地面直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石油井下压力测试作业中。  相似文献   

17.
LHCX凝析气田水合物形成预测及防止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霞 《天然气工业》2005,25(12):87-88
天然气水合物是采气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水合物的生成可导致气体输送管线及加工设备的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文章针对LHCX凝析油气田,对水合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论述,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对该气田不同压力条件下水合物形成的温度进行了预测,计算出了M1井、M3井不同产量条件下井口流动温度及M1井、M3井地面给定输出压力下的井口节流温降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得知:该气田气井在产量10×104m3/d、压力大于5.0 MPa时,井筒中不会形成水合物;在地面给定输出压力下,M1井通过气嘴节流后的气流温度高于水合物形成温度,不会形成水合物,而M3井通过气嘴节流后的气流温度低于水合物形成温度,将形成水合物。另外,还对水合物的预防及清除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LHCX凝析油气田情况,建议采用加注甲醇(己二醇)和地面加热升温措施以防止水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SBC-200井是委内瑞拉东部油气田的一口复杂油气井,三开φ244.5 mm技术套管下深4864 m,四开φ215.7mm井眼钻至4945.12 m卡钻,多种方法处理未解卡,套铣爆破松扣,鱼顶深度4897.56 m。使用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密度为1.415g/cm3时发生油气侵,密度为1.44 g/cm3时建立井下压力平衡,当量密度1.49 g/cm3发生井漏。为了完成钻井进尺,对鱼顶以上35.53 m裸眼井段实施水泥回填侧钻。固井采用高致密、高强度、低失水水泥浆,复合功能前置液体系及相应工艺技术措施,完成注水泥塞作业,满足侧钻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井下压力计和随钻井下环空压力监测仪(PWD)是目前实现井下压力监测的仅有的两种仪器,但井下压力计仅能起钻后读取数据,延迟较长,无法真实反映当前井下动态,而PWD费用高昂,又无法实现低成本钻井。因此,既要满足降本需求,又要实现钻井中的井下压力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压力测量技术,即在接单根时,投入测压微球,循环一周至地面回收,读取测量数据,为后续钻井作业提供参考;同时研制了抗压105MPa、耐温125℃的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模拟井试验表明: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内部构件设计合理、测量数据完整;测量数据与上位机配套软件对接正常,初步能满足井下压力测量。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的研制成功将对确保钻井井控安全起到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素华 《钻采工艺》1992,15(2):54-58,29
西北赫顿油田的经验表明:采用常规的井下压力和温度测量相结合,可以正确解释气举阀的性能,并有助于获得气举井的最大产量。本文提出的分析技术可预测增加现有表面注入压力的结果,有效地促进气举的适应性程序和设计程序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