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铜鼓风炉     
前言三十多年以来,杂铜鼓风炉在铜、锡回收系统中已发展成为一个主要设备。为使鼓风炉有成效地工作,了解炉中焦炭燃烧的机理和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必要的。本文即论述炉子工作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成功使用杂铜鼓风炉的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0.5m2杂铜鼓风炉的设计及操作的改进,提高了炉缸使用寿命,降低了渣含铜及黑铜生产成本,改善了工人操作条件,提高了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厂铜鼓风炉进料系统,以前是人工操作。采用人工放料,人工炉口布料。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前两年,对进料系统进行了一些改革,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但称量问题和进料机械化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彻底改变铜鼓风炉进料系统的面貌,我厂铜冶炼车间革命职工,在批林整风运动的  相似文献   

4.
吕军 《有色冶金节能》2022,(6):16-19+25
某铜冶炼厂采用富氧底吹炉熔池熔炼工艺进行铜锍的生产。在生产中,铜精矿中Pb、Zn、As、Bi等低熔点物质挥发进入直升烟道中,形成大块结焦,严重制约了富氧底吹炉的长期稳定运行。为了解决富氧底吹炉直升烟道段结焦问题,本文研究了富氧底吹炉直升烟道结焦机理,分析了影响结焦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富氧底吹炉结焦问题的措施。直升烟道结焦的形成与铜精矿成分、氧枪压力、铜锍品位、烟气温度和熔体深度有关。通过合理配料、控制底吹炉熔炼技术指标、严格控制直升烟道上部温度和加入结焦抑制剂,底吹炉直升烟道结焦变少,且焦块变小、变疏松,极大地降低了结焦清理时间,水冷壁的换热效率和底吹炉作业率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再生铜鼓风炉冶炼过程中,由于原料含锌高及工艺过程采用还原熔炼的特点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再生铜鼓风炉的焦率一般都在25%—32%之间。几年来我们通过采用热风的生产实践,认识到使用热风是  相似文献   

6.
针对VAR炉的结构特点,探讨了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熔化区域分布的规律;分析了VAR熔炼过程中存在的3种主要磁场,即熔化电流自生的水平磁场、外加的纵向磁场和VAR炉自身及周围铁质结构件产生的杂散磁场,对熔炼过程及铸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过试验已确定,用等离子炉熔炼硅锰合金时可降低金属中的磷含量。本文根据某些因素(气体热载体、焦炭层高度、单位功率等)和磷在炉缸不同高度上存在状态的特点进行试验的结果,推论出等离子矿热炉熔炼锰合金的脱磷机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VAR炉的结构特点,探讨了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熔化区域分布的规律;分析了VAR熔炼过程中存在的3种主要磁场,即熔化电流自生的水平磁场、外加的纵向磁场和VAR炉自身及周围铁质结构件产生的杂散磁场,对熔炼过程及铸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铜熔炼渣是火法造锍捕金过程中产生的冶炼废渣,建立渣中铅、锌、镍等杂质元素的测定方法对底吹炉熔炼工艺控制极为重要.实验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锌、镍、锑、铋、砷,选择Pb 220.353 nm、Zn 213.856 nm、Ni 231.604 nm、Sb 206....  相似文献   

10.
使用水模型试验和数模研究了高炉炉缸中铁水的流动。建立水模型装置是为了通过测量铁趵时间及观察其流动形式来测定焦炭粒度,焦层结构,出铁速度和无焦空间对铁水流动性的影响。另外,利用有限元解出多孔介质的动量方程来计算流速,铁水滞留时间随焦炭粒度减小而增加,但是随出铁速度的增大而减少,如果死料柱中心有小粒焦,铁水环流加剧。流动路线由于存在焦炭无间隙区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VAR炉熔炼过程中磁场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VAR炉的结构特点,探讨了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熔化区域分布的规律;分析了VAR熔炼过程中存在的3种主要磁场,即熔化电流自生的水平磁场、外加的纵向磁场和VAR炉自身及周围铁质结构件产生的杂散磁场,对熔炼过程及铸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中央送风冲天炉就是把一般冲天炉的供风部位由炉体圆周的侧面改为炉底中间,通过由炉底伸入炉内底焦中下部的中央风咀,向上和向炉壁四周呈放射状的供风。其特点是在底焦内气流分布较侧送风均匀,克服了底焦中心供风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对炉径较大和采用块度较小,粒度又不均匀的焦炭为主要燃料的中、小型冲天炉,其强化熔炼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和液相澄清区3个功能区;各层/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熔体流场作用下,体系中多相多组元如CuFeS2、FeS2、Cu2S、FeS、2FeO·SiO2、Cu2O、FeO、Fe3O4、SO2、H2O、N2、S2等因物化性质差异,通过层/区间的界面进行快速传质行为;底吹熔炼体系处于动态的非稳态相平衡状态,氧势-硫势在炉内纵向及横向方向上均有梯度变化,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层/区的氧势-硫势大小,可强化反应过程,进一步提升底吹炉熔炼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铅冶炼原料竞争严峻,加工费低,炼铅亏损的局面,本次研究在原有的冶炼工艺基础上,通过大量加入铅杂料,将富氧底吹炉入炉粒料含铅品位由35%~38%,降低到28%~32%,进一步调整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利用富氧底吹炉熔炼、侧吹还原炉熔炼、烟化炉熔炉"三炉"联合处理铅杂料,三炉均生产稳定。铅杂料富含有价金属价值高且采购不计价,与冶炼铅精矿相比,具有吨铅金属量采购价差大,效益好的优势。此次研究不仅解决了底吹炉氧化熔炼反应不充分残硫高、侧吹还原炉炉缸和工艺故障多的问题,过程指标较好,烟尘率较低,烟化炉100%平衡还原炉炉渣,而且为铅冶炼原料拓宽了原料渠道,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原料采购竞争力,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个月的尝试,株冶铜转炉液体进料工作取得了成功。截至7月26日止,铜转炉7月累计进液体料88t,节约重油20余t,价值3万余元。铜转炉的原料一部分为铜鼓风炉生产出来的浓缩冰铜,而浓缩冰铜通常是浇铸冷却后方可进转炉,这样一部分含铜品位较低的冰铜堆放在厂房内有可能风化成灰,造成浪费。而固体冰铜重新熔炼既延长了炉时,又增加了重油消耗。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分厂把液体浓缩冰铜直接进转炉作为今年分厂“双增双节”的攻关项目。铜转炉液体进料存在两个主要难题,一是铜转炉高温氧化吹炼时禁止加硫化物,否则就会引起喷…  相似文献   

16.
谢永昌 《江西冶金》1994,14(4):12-14
根据MnSi合金电炉熔体出炉时电极的电流负荷增大、电极周围的有效电阻很小的特点,推断出在电极周围除炉料、软料及炉渣外,还有一个导电性较好的料层。在炉体大修时证实此料层为焦炭层。这样,MnSi合金电炉熔炼区结构就可分为固体炉料带、锥形焦炭层、炉渣熔体带及合金带等4个带层。通过分析焦炭层对电极导入电流的影响,提出了MnSi合金电炉冶炼的基本因素是:冶炼电气制度、炉料物化性质、电炉几何尺寸。从而为现有变压器电气参数条件下强化冶炼过程、改善电炉生产指标找出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底吹炉熔炼时铜锍品位的选择影响着粗铜冶炼生产的过程组织和控制.本文选取不同品位铜锍,对熔炼、吹炼过程进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冶金计算,为底吹炉选定合适的铜锍品位,以提高熔炼直收率、主金属综合回收率,降低粗铜冶炼直接费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COREX熔化气化炉热态模型,利用石蜡模拟矿石,玉米粒子模拟焦炭,对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塌料现象进行了定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风口回旋区内存在塌料现象,并且熔炼率越大、矿/(焦+块煤)体积比越大、风口回旋区煤气温度越高、风口回旋区煤气量越大,越容易产生塌料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塌料现象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9.
梁栋  刘元意  王学斌  张毅  石红燕 《钢铁》2020,55(8):169-174
高炉铁口水平线下(死铁层区)死料堆的位置、大小、孔隙度、更新速度等直接决定铁水及炉渣在炉缸内的流动方式,同时影响炉缸传热、耐材的侵蚀、铁水及渣的排出速度等。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莱钢1 880m3高炉浸入死铁层中死料柱下部形状、孔隙度、焦粒尺寸、形貌分布等关键信息进行了提取。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死料柱下部焦层二维孔隙度为56.73%。该区域焦粒平均粒度为15.3mm,缩减了约70%。通过形貌分析发现炉缸死铁层中焦炭更接近椭球状,该现象说明自炉顶装入后焦炭各方向消耗速度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取向性。该高炉内渣铁通过炉缸该区域死料柱焦粒过程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冲刷程度较深。有助于对高炉炉缸"黑箱"进行信息解析,进一步加深操作者对于高炉冶炼过程中死料柱下部及炉缸工作状态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工业炉》1983,(2)
针对我国焦炭特点,为了提高铁水质量和节约能源,一机部于78年下达了大排距冲天炉的研究课题,经过四年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想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大双冲天炉的特性生产实践表明,大双冲天炉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技术效果。为了摸清情况,对大双冲天炉底焦层内的温度及炉气进行了测定,该炉熔化带直径600毫米,排距650毫米,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