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量的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以燃气为一次能源,产生冷、热、电的联产联供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因其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优势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的推广应用与技术,政策、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及特点,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的现状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发展燃用天然气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冷热电联产系统是通过建筑物中制冷、制热、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和热量储存等多个不同的能量转换和能量运行系统进行联动控制,以实现能源高效率利用.分别给出了夏季和冬季运行联动控制方案,以及吸收式冷温水机的冷却水回收利用控制策略.工程案例表明,某大楼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并运行1年,采用板式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与智能控制器相结合,有效地利用具有低位热能的冷却水,实现冷却水输出总量减排30%~50%,系统节能40%~50%.  相似文献   

4.
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用于建筑楼宇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研究适用于建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结合一个工程样例,提出了三套发电功率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别,并从年运行小时数,天然气价格,电价等方面评价了这些因素对于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联产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越多,其经济性越好,而选择合适的发电功率可以减小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带蓄能装置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的协同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相同负荷需求下,采用常规分供系统与有无蓄能的联产系统时各供能模式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性。结果表明,在分时电价体系下,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引入蓄能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减少CO2排放,并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冷热电联产系统多采用蓄能装置(如蓄能水箱)调节用户冷热日负荷的变化,但对于季节性负荷的峰谷差却没有很好的调节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利用回热器和蓄能水箱构建两级调峰系统,实现对日负荷和季节性负荷的同步调节.计算分析表明,在满足用户全年各时段冷热负荷的前提下,燃气轮机实现了全年满负荷发电,并且系统的节能效果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医院CCHP系统的分析评估中,探讨了不同原动机类型对该用户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燃气内燃机CCHP系统经济性最佳,燃料电池CCHP系统环境性和节能性均最优,而燃气轮机CCHP系统对医院等民用建筑的适用性则较差.  相似文献   

8.
冷热电联产(BCHP)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应用形式.针对其目前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楼宇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特点和7种应用模式;对系统的设计选型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指出系统的设计选型应根据不同建筑的需求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引入能量品位的概念及背景,根据我国地域及气候差异分析采暖供热的主要趋势,对现行国内300MW抽凝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利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对300 MW供热机组重新进行热力计算,并与现有运行方式下的热经济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与热网加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电联产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加热供热技术,即通过改变传统的热电联产热网加热方式,由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低位能替代中压缸排汽的高位能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热能转换的梯级利用。以某典型200 MW级湿冷机组抽凝式供热为例,分析了低位能供暖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低位能改造后,机组在供热初末期、维持全厂发电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燃煤量减少5.45 t/h,供热负荷增加208.7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150.68 kJ/kg,效率提高23.73%,折合单机供电煤耗下降84.26 g/kW·h。严寒期维持全厂单位h燃煤量不变,电负荷增加12.62 MW,热负荷增加306.1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98.5 kJ/kg,效率提高14.3%,发电煤耗相对下降79.0 g/kW·h。运行表明该低位能改造技术,系统稳定可靠、经济效益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区域供冷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区域供冷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区域供冷对电网的调峰功能,阐述了区域供冷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结合的优越性.指出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天然气大规模高效利用以及适应城市化高潮的要求,在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区域供冷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节能减排的广泛关注,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调度忽略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此,考虑各机组运行的环境成本,提出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考虑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在目标函数中加入可再生能源备用容量补偿成本,借助排污系数法将机组运行的环境成本并入机组运行总费用目标函数中,从而将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从多目标优化转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以IEEE-14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基于燃气内燃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运行了进行策略分析。该系统由燃气内燃机、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电制冷机和燃气锅炉等部分组成。根据天然气与电力能源价格情况,在满足用户变冷热电负荷需求条件下,运用混合整型(0-1)单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联供系统的优化模型[1],得到了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该模型的目标是运行费用最低,模型采用C++与Lingo9.0软件混合编程获得优化结果[2]。  相似文献   

14.
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合循环的热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复合循环的性能,基于传统直冷的特性,分析了复合循环收益产生的原因,对正确认识复合循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稳态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给出了理论计算结果,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供水温度、室内设计温度、管间距、埋管深度等因素对热流密度的影响,为系统两联供提供了初步估算依据。结果表明:其它条件一定时,热流密度随管间距呈线性变化;随埋管深度呈非线性变化;管间距过大和埋管过深不利于系统两联供的实现,建议管间距在200mm之内,埋管深度60m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提出几种地板辐射供冷与独立新风相结合的夏季空调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及经济评价.地板辐射供冷夏季用于空调,冬季用于供热,既可减少夏季空调设备投资,又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新风的除湿可以为冷冻法除湿、太阳能固体除湿或太阳能液体除湿.其中太阳能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由于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建筑节能有着深远的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固体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SOFC循环、燃气轮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功冷联供系统。建立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给出设计工况下的热力学参数,对联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联供系统总发电效率和功冷联供效率分别为46.81%、54.53%和72.24%。燃料电池进口温度为620 ℃时,联供系统取得最大总发电效率和功冷联供效率,分别为54.66%和72.42%;在燃料电池进口温度为600 ℃时,联供系统输出制冷量最多。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固体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SOFC循环、燃气轮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功冷联供系统。建立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给出设计工况下的热力学参数,对联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燃料电池发电效率、联供系统总发电效率和功冷联供效率分别为46.81%、54.53%和72.24%。燃料电池进口温度为620 ℃时,联供系统取得最大总发电效率和功冷联供效率,分别为54.66%和72.42%;在燃料电池进口温度为600 ℃时,联供系统输出制冷量最多。  相似文献   

19.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系统论的方法,以整个热电冷系统为分析对象,避开了热电厂节能好处归电还是归热的争论性问题,提出一个比较联分产系统能耗的特性指标,即一次能耗节能率。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典型循环汽机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