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光加热器最常用的钨丝石英灯管是T_3管,其直径是3/8英寸。与表面温度为827℃的热壁型加热源相比,其热通量密度可大10倍。此外,接通电源后不到1秒,就能发出90%电能的红外光能。反光罩采用特种铝合金片材制作,具有可连续冷却、能反射90%入射能量和聚焦于被加热物上等优点。该红外光加热系统可大幅度缩短加热时间,加快流水线速度,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节约能耗,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废品率。在该红外光加热系统中,配置半导体控制整流器(SCR)电力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钨…  相似文献   

2.
裴刚  李桂强  季杰  符慧德  王佳音 《化工学报》2009,60(11):2694-2698
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在即刻加热(即热)模式和循环加热(循环)模式下制取热水的对比试验台,并对两种模式制取热水的运行性能作了对比研究。在环境温度为(19±0.5)℃条件下,分别将176 kg热水从初温20℃加热至55℃,即热模式平均COP比循环模式高出24%,同时冷凝加热功率也提高了约20%。结果表明,即热模式不仅具有更高的COP,还具有更高的冷凝加热功率,节约了电能消耗,缩短了加热时间。同时即热模式下冷凝压力、压缩比、压缩机最高出口温度等重要参数都要优于循环模式。显示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即热模式下具有更优越的热泵性能。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组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设备,能够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使用时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放出来,变换的过程是可逆的。文中对蓄电池特性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大化科技》1995,(3):1-9
根据公司“九五”及长远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以热定电的优势,合理使用自发电能,结合本公司实际,提出开发金属钠产品及其相关的两种新产品-叠氮化钠;钠硫蓄电池。并提出了金属钠生产的两期工程及两种新产品经济规模配套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伯克利研究所材料化学科学分部宣称,固体电解质电池商品化指日可待。 该分部最近研制出的可二次充电系统,能贮存180W/kg能量,几乎和钠/硫蓄电池一样,但不需要加热到350℃。新蓄电池应用了聚合物阳极和电解质,重量只有其它可  相似文献   

6.
SHQ乳白石英远红外加热元件有较强的发射功率。采用乳白石英电热管不但提息产品质量,还可节省大量电能。  相似文献   

7.
储能热垫材料研究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脂肪酸和一定量乳化剂按比例混合后制得的O/W型相变乳状液作为蓄热材料,利用保温薄膜、多孔海绵和加热薄膜等材料作为封装加热部件,制成储能热垫。该热垫能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对人体、环境无破坏作用。可以通过收集的工业废热、空调余热或微量的电损耗(汽车发动时的电能损耗等)来为热垫蓄热,将能量存储起来,在人体需要御寒时,再将储存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放出.达到多级充分利用能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电阻炉砌体上涂有NBAKC-2和NBA-2型增强性耐火涂层时,其电能消耗降低值评定的试验衣计算研究结果。绘制了金属加热曲线图,该图证实了可节约24%电能。  相似文献   

9.
陈雷  戴传山  胡金杰  雷海燕 《化工进展》2016,35(9):2752-2758
将太阳能发电与制冷系统结合起来的一个明显优势是电能的取得和冷量需求在季节和数量上高度匹配,然而微小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和稳定性也极易受环境参数变化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与蓄电池相结合的微型制冷系统实验模型,并对微型太阳能发电制冷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系统一天连续运转10h,在晴间多云天气下光伏输出1.48kW·h电能,其中86%供给压缩机,7%存入蓄电池,7%被控制器消耗;在多云转阴天气下,光伏输出的1.02kW·h电能只占系统总消耗的73%,余下的27%能量由蓄电池提供。在蓄电池单独测试条件下,系统在连续3天内分别运行了7h、12h和4h,蓄电池输出了3.11kW·h电能,其中的93%供给压缩机,余下7%被控制器消耗。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的冷量需求与系统的匹配关系,为以后微型太阳能发电制冷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壳体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在空气氛围,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蓄电池壳体材料在燃烧时分为两个失重阶段,高加热速率有利于第一阶段的燃烧过程,从而促进电池着火和稳定燃烧,但却不利于第二阶段的燃烧过程。因此,如何在火灾早期实现对蓄电池的快速降温是控制灾情的关键。此外,通过对4种常用动力学模型的综合评估,选择适用性最好的FWO模型计算得到活化能随燃烧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增大,量化说明了火灾初期电池燃烧猛烈,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转化太阳光成电能的大规模的装置是通过几千个在密封泡中的镜子将太阳能聚焦并送入中心接收塔,在塔内,太阳能加热加压下的液体金属钠,然后将热的金属钠泵入热交换器,产生蒸气以驱动发电机发电。以上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计划的一种假  相似文献   

12.
以纯氟磷灰石、硅石和碳为例,电炉法制磷过程中,将原料从常温(20℃)升至1300 K所需的热量,是从1300 K继续加热升温至1725K所需热量的2.14倍。如果1300 K前用动力煤加热,1300 K以上才用电能加热,单从加热过程看,按当前贵州黄磷行业的电价及一般动力煤价计,成本可节约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特种油开发公司实际生产要求,开展中变频公共直流母线联动技术研究。该技术重点在于将变频器发出的电能及时准确的供给中频电源使用,并且保证过程中设备运行可靠,保护措施完善。同时可有效地将抽油机发电的能量利用起来,供给中频电源加热原油,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14.
英国(EATechnology)技术公司已开发出微波助热隧道赛。这种窑既有电加热或煤气加热,又有微波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微波加热产品内部,传统的热能加热窑炉和产品外部。这种复合式加热使产品内外温度均匀,并且烧成效率高,减少了产品变形和开裂。这种窑既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操作。这种窑复合加热方式使烧成过程中能置费用节省4O%以上,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生产能力提高3倍。这种窑已成功地用于烧成砖、日用陶瓷、卫生陶瓷、高技术陶瓷、耐火材料等。微波助热隧道窑@李荔寅  相似文献   

15.
高频率技术开辟了一种焙烧陶制品的新途径,它不同于通常的烧成方式。一般焙烧陶瓷制品不外乎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固体燃料等三种,都是在加热室或者窑膛内将热导给焙烧物,从而提高其温度。现在,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获得陶瓷烧成中所需要的温度,这就是用电阻加热而产生烧成温度,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是在高频率电场内通过非导电体或弱导电体的电能加热的方式,在陶瓷烧成的观点上来说,这种加热方式是最  相似文献   

16.
最近原油价格急剧上涨,促进开发新的能源。燃料电池与干电池、蓄电池不同,它是由各种物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只要不断供给产生电能的物料,就能不断的供电,燃料电池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能源。由甲醇与氧反应产生电能的原理多年来已为大家所知,惯用的方法有耗费电池溶液及损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金属管加热装置,包括翅片管,翅片管的端头装有盲板及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电源接线柱及传感器孔,并通过螺栓固紧,翅片管上设有注油孔,翅片管内设中心轴及导热油,中心轴上安装托架,托架上设有碳纤维线发热源。该产品结构科学简单,具有发热迅速、均匀、恒温、寿命长、使用安全,节省电能,发热效率高,可在空气中干烧加热,且具备防水及防爆功能,无腐蚀、无毒、无污染、安全可靠,交直流电源皆可适用的特点,可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是油田原油加热,也可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业作为加热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家用微波炉加热再生硅胶的方法,考查了微波功率、时间及再生胶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干燥硅胶500g,功率为60%时,只需10min,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深蓝色。比烘箱加热干燥硅胶,可节约时间和电能10倍以上,达到了快速、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目前此种方法已经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家用微波炉加热再生硅胶的方法,考查了微波功率、时间及再生胶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干燥硅胶500g,功率为60%时,只需10min,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深蓝色。比烘箱加热干燥硅胶,可节约时间和电能10倍以上,达到了快速、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目前此种方法已经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原位热解技术是可将富油煤在地下煤层中直接进行加热而无需开采的一种新型富油煤开发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对富油煤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了探究布井模式对加热过程中升温效果的定量影响,通过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布井数量(单口注热井、四口注热井、六口注热井)、不同加热介质流速(2 m/s, 4 m/s, 6 m/s, 8 m/s, 10 m/s, 12 m/s)、不同加热介质温度(500℃,550℃,600℃,650℃,700℃)等因素对煤层整体温度场均匀性以及煤层加热速率的影响。此外,探究了多井注热对不同井间的流量配置偏差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多井注热的模式改善了裂缝中流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六井注热有效区域是单井注热有效区域的2.2倍,煤层平均温度提高了约100℃。六井注热模式下,提高流速和提高加热介质温度均可大幅改善煤层升温的速率,当加热介质为650℃,入口折算流速为10 m/s时,加热三年后的有效加热区域范围已经达到70%。单井的流量出现偏差时,有效加热区域占比从50.7%下降至47.9%。当三口井同时出现流量偏差时,井群的调节能力减弱,有效加热区域占比从50.7%下降至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