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简要叙述了我国从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车间投产至2000年间转炉炼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并对今后我国转炉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上一次对世界转炉钢厂所作的调查统计之后,在两年时间内,碱性氧气转炉炼钢能力略有下降(2%)。根据奥钢联最近的调查结果,目前转炉炼钢能力约为541Mt,今后计划再增加23.05Mt,约为1990年预测的二分之一,这是近年来所预测的最低增产数。  相似文献   

6.
转炉炼钢快速成渣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武钢技术》1998,36(7):9-13
为了能够迅速造成好适合转炉炼钢要求的熔渣,石灰能否迅速溶解是快速成渣的关键。石灰的溶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石灰溶解和成渣机理的分析,结合工艺过程的讨论,地影响转炉炼钢快速成渣几个因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为合理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谷珠 《炼钢》1997,13(1):12-15
介绍了柳钢自行研制开发的氧气顶吹转炉旋转氧枪炼钢工艺,采用此工艺进行氧枪旋转炼钢时,氧枪能在不同的枪位下以不同的偏心率顺利地旋转吹炼。工艺试验表明,与传统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相比,此工艺能够明显改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张承斌  张江  宋彬 《包钢科技》2006,32(3):9-11
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氧枪系统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转炉炼钢生产的安全、高效及钢水质量.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际的操作经验的总结,文章阐述了对氧枪的速度、定位及联锁控制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达涅利康力斯的转炉副枪系统、静态和动态控制模型.使用副枪系统可以缩短冶炼周期,降低铁水、废钢、氧气的消耗量.静态和动态控制模型可提高冶炼效率,改善吹炼终点温度和碳含量命中精度,降低渣中铁含量.  相似文献   

13.
氮对于大多数钢种是一种有害元素,其氮化物的析出,严重影响钢的各种性能。文章基于转炉冶炼过程中氮在钢中溶解度变化的分析,通过优化转炉装入制度、底吹模式、造渣制度、终点控制制度以及出钢脱氧合金化制度,可有效控制钢水在转炉冶炼过程中w[N]。转炉出钢后的平均w[N]由29.4×10-6降至工艺优化后的20.2×10-6,为冶炼低氮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肖瑢  赵敏森 《江西冶金》2005,25(3):1-3,6
论述了100t顶底复吹转炉生产65Mn钢的冶炼、LF炉精炼、连铸工艺,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65Mn钢盘条产品质量满足了GB/TIL358—94标准要求,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马钢50t转炉为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大生产的实际条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LD转炉终点静态控制的全量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钢水的浇铸温度是炼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并在连铸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为确定合理的目标浇铸温度,对济钢25t转炉现场工艺温度参数进行了数理统计研究,建立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现场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17.
炼钢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喆  何俊正  李瑞波 《冶金动力》2009,(4):119-121,124
通过对安钢第二炼轧厂转炉控制系统中的基础自动化的结构、特点、网络通讯与电气传动控制方式等的分析,阐述了其转炉炼钢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复吹转炉冶炼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找出转炉冶炼过程中各氧化反应的限制环节,建立氧化反应速度与限制环节速度的联系,从而得到转炉中各氧化反应的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19.
转炉采用炉气分析法进行动态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  杨宪礼  白彦 《炼钢》2003,19(5):48-51
论述了转炉终点动态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重点阐述了建立转炉控制模型的原理、特点和控制系统结构,尤其对中、小转炉实现终点自动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脱氧工艺的不足,对不同钢种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采用廉价的焦炭、CaC2、SiC等脱氧剂;优化扩散脱氧剂的应用;组合使用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3种脱氧方法;RH-TB采用Si、Al、Ti三步脱氧工艺等技术措施,降低了脱氧合金的消耗,提高了连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