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肉桂皮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肉桂油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对油树脂进行纯化处理,滤纸片法比较纯化前后油树脂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作溶剂,肉桂皮粉碎度60~80目,时间70 min、温度130℃、液料比24∶1(m L·g~(-1)),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9.85%,物料粉碎度的变化对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肉桂油树脂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肉桂醛是肉桂油树脂主要抑菌成分。浓度为1.0 g·m L~(-1)的纯化后的油树脂对大肠杆菌抑制率比未纯化的油树脂高17.23%,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率比未纯化的油树脂高15.00%,对肉桂油树脂进行纯化处理可提高抑菌活性。肉桂油树脂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用于食品保鲜领域将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工艺条件下食用肉桂油树脂有效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溶剂法提取的肉桂油树脂与水汽蒸馏法的肉桂精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三者在化合物组成上的差异,为肉桂油树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用肉桂油树脂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产地的肉桂皮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肉桂油树脂,同时对其各种理化指标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并与肉桂精油进行比较。不同产地的肉桂油树脂提取率是3.62%(云南)、3.28%(广西)、2.91%(广东肇庆);在溶剂提取法中以石油醚提取最佳,其产品品质几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相当。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波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提取肉桂油树脂的最佳工艺。该工艺分两步实现:第一步用乙醚萃取,探讨了原料粒度、固液比、萃取功率对肉桂油树脂萃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固液比1∶5、萃取功率300W,萃取得率可达8.33%;第二步则采用丙酮进一步地回收肉桂油树脂。  相似文献   

5.
微波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肉桂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应用微波提取技术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肉桂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微胶囊最佳配方和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8、颗粒度40目、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微胶囊最佳配方为明胶:阿拉伯胶为1:1、料液质量分数25%,芯材载量25%;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30 MPa,进料温度55℃。在上述条件下肉桂油树脂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3.92%。  相似文献   

6.
肉桂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含有肉桂精油、油树脂、黄酮类、多糖、多酚、无机离子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肉桂的保健功能、天然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测定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肉桂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香辛料油树脂作为原料进行复配,制作香辛料油树脂调料包。以大豆油重量作为基准,其中,葱油树脂为22.72%,姜油树脂为6.06%,肉桂油树脂为0.5041‰,肉豆蔻油树脂为1.1341‰,白芷油树脂为2.4234‰,香叶油树脂为2.1665‰,当归油树脂为0.1502‰,花椒油树脂为2.2731‰,八角油树脂为8.3267‰,小茴香油树脂为5.5786‰,丁香油树脂为1.8708‰。煮制盐水鹅时,待水沸腾后,将该油树脂调料包与白砂糖、食盐、煮鹅所加的水按重量比为1∶0.55∶1.8∶38一起投入使用即可。  相似文献   

8.
优化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的工艺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肉桂油成分鉴定,同时探究该工艺提取肉桂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肉桂表面微观形貌,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肉桂油进行对比。以肉桂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时间60 min、微波功率450 W、含水率60%、浸润时间2.5 h;在该试验条件下的肉桂精油得率为3.15%,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高了35.78%;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肉桂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质谱库与保留指数验证,从无溶剂微波工艺萃取的肉桂精油中共鉴定出了2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肉桂醛(67.69%)、丁香酚(11.36%)、芳樟醇(4.26%)、柠檬烯(2.40%)等,且肉桂醛及柠檬烯的含量较水蒸气蒸馏萃取肉桂油分别提高了14.49%和34.51%,表明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有更高的药理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无溶剂微波萃取后的肉桂样品有明显的空隙和大量不规则的空腔结构;无溶剂微波萃取肉桂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2.10 mg/mL和0.17 mg/mL,优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肉桂油;综上,无溶剂微波萃取工艺是种较理想的提取肉桂精油的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肉桂精油得率高及品质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肉桂油为试材,采用称重法和琼脂-孔洞扩散法研究不同储藏方式下肉桂油质量损失和抑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GC-MS分析肉桂油中反式肉桂醛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储藏方式的肉桂油质量和抑菌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低温或室温(但不要冰箱冷藏)、闭口避光储藏有利于减弱肉桂油的挥发性和维持较长时间的抑菌活性,是肉桂油安全的储藏方式。随着浓度的增加,肉桂油对供试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加强。肉桂油对供试菌种的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虽然下降,但室温闭口避光储藏82 d后,浓度为111.0 mg/m L的肉桂油对所有供试菌种的抑制率仍维持在50%以上,说明其可以作为天然防腐剂用于果蔬防腐保鲜,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抑菌效果,延长果蔬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
宋贤良  吴雪辉  高强  张祺 《食品科技》2007,32(11):93-96
采用微波对肉桂皮进行辐射处理,破坏肉桂皮的细胞组织,然后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肉桂油。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大大缩短了肉桂油的提取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肉桂油提取率也有明显增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肉桂油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水溶液用量为原料量1.2倍、乙醇水溶液浓度为75%、微波辐射功率800W、微波辐射时间20s、液固比为25∶1、蒸馏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11.
肉桂水提物对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肉桂水提物对大鼠结肠和直肠梭菌属IV簇和拟杆菌的影响。方法:给SD大鼠灌胃一个月后分别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梭菌属IV簇和拟杆菌的16SrRNA基因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这两类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肉桂水提物能降低梭菌属IV簇细菌在结肠和直肠中的数量,增加拟杆菌属细菌在结肠和直肠中的数量;该水提物对结肠和直肠的结构均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相同,其中对直肠的影响更大。结论:肉桂水提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的这种影响可能与肉桂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双水相法萃取肉桂挥发油工艺并研究其对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肉桂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双水相萃取肉桂挥发油工艺;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比探究肉桂挥发油风味物质变化。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25%,磷酸二氢钠质量分数34%,固液比1:15 g/mL,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35 ℃,此条件下肉桂挥发油和肉桂醛得率为2.82%和0.037%,与常规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07和1.31倍。双水相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4和15种物质,均以萜烯类和醛类为主。双水相萃取法制得挥发油中含有更多的α-蒎烯(59.93%)、杜松萜-1(10),4-二烯(10.20%)、α-衣兰油烯(7.35%)、环苜蓿烯(2.44%)和衣兰烯(1.50%)等萜烯类成分。结论:双水相萃取用于肉桂挥发油提取具有条件温和、得率高及溶剂易回收等优势,可作为香辛料挥发油萃取分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送检的待出口食用香料添加剂-桂粉中分离一株出疑似蜡样芽胞杆菌。经细菌形态学观察、葡萄糖发酵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V—P试验、L-酪氨酸分解试验、溶菌酶试验、卵磷脂酶试验、动力试验、根状生长试验、溶血试验、蛋白质结晶毒素试验等证实分离菌株为蜡样芽胞。  相似文献   

14.
对植物提取物在抑制芒果病害领域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芒果褐色蒂腐菌(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和胶孢炭疽菌(Collgtotrichum gloeospo rioides Penz)为研究对象,采用管蝶法评价30种植物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离体抑菌效果。并使用孔板连续培养法测定相应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有14种水提物和7种醇提物对芒果致腐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丁香、肉豆蔻、金银花、知母、白芷、虎杖、乌梅、牡丹皮、黄连、藿香的水提物以及肉豆蔻、黄岑、大黄、桂皮、丁香的醇提物对胶孢炭疽菌均有抑制效果;丁香、桂皮、金银花、牡丹皮、知母、肉豆蔻的水提物以及肉豆蔻、芦荟、大茴香的醇提物对褐色蒂腐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Nowadays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s of cinnamon and cassia are coming more and more in trade. Contrary to cinnamon and cassia oils there are very few references in literature about thes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s of cinnamon and cassia barks (cinnamon type Ceylon and type Madagascar, cassia type China and type Indonesia) were analysed by HPLC and compared with cinnamon and cassia oil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unds evidently 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of cinnamon (Cinnamomum zeylanicum, C. cassia andC. burmanii) and on the kind of sample, whereby 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ce not only between oils and CO2 extracts, but also between so-called ?selective extracts“ (40°C/90 bar) and ?total extracts“ (40°/280–300 bar).  相似文献   

16.
六种植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八角、丹参、肉桂、茉莉花、栀子和知母六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证明了这六种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花生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源真菌抑制剂的筛选和复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生  周涛 《食品科学》2007,28(7):335-338
本实验为筛选出合适的天然真菌抑制剂,对药食同源植物的抗真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药用植物醇提液的抗真菌作用,选择其中四种抑菌性较强的原料进行复配抑菌实验,确定其复配的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抑菌作用较强的为乌梅、肉桂、八角、丁香,其复配的最佳配比为8:5:2:8,最低抑菌浓度为2.5~5.0mg/ml。  相似文献   

18.
肉桂精油抗氧化性能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桂精油(CEO)的抗氧化和清除游离基活性的比较是基于总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抗亚油酸脂质过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5个方面,并与其他的合成抗氧化剂如BHT、PG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EO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BHT和PG;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强于PG;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抗氧化活性比BHT和PG弱;CEO抑制亚油酸的过氧化能力比BHT和PG略弱。实验表明了CEO在某些方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芳香植物精油普遍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是潜在的天然抗菌剂.本文概述山苍子、肉桂、丁香、辣木、百里香、鼠尾草、孜然、八角茴香、牛至、花椒、大蒜等24种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对象和抗菌机理,并对香芹酚、肉桂醛、百里香酚、丁香酚、柠檬醛、柠檬烯等6种精油单体成分对不同微生物的抗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婵  马敬中  袁超 《食品科学》2010,31(12):279-283
研究对鸡蛋保鲜有效的中草药提取液。采用银杏叶、金银花、蒲公英和肉桂皮4 种植物的乙醇提取液作为保鲜剂,对鸡蛋进行涂膜保鲜实验。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70% 的贮藏条件下,对鸡蛋各项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均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以金银花提取液的效果最佳,贮藏35d 后好蛋率为100%,其失重率为2.67%,蛋黄指数为0.358,浓蛋白含量为55.65%,哈夫单位(HU)为50.247,气室高度为2.13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