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浮选理论     
1.绪言关于浮选理论基础的研究,从前主要以接触角、临界pH曲线和吸附量的测定等方法来阐明药剂在矿粒表面上的吸附机理,这些研究探讨了捕收剂的吸附与固相表面和液相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关系,对浮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种种贡献。其中,黄药和硫化矿物的亲和力与其金属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相适应的观点成了有名的塔加尔特(Taggart)化学反应学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一些浮选理论问题。用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浮选过程物理化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同时在矿物表面上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是矿物有效浮选的两个必要条件。所获得的浮选过程物理化学模型可用于完善浮选工艺和制定自动控制系统,以便选矿厂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一些浮选理论问题。用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浮选过程物理化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捕收剂同时在矿物表面上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是矿物有效浮选的两个必要条件。所获得的浮选过程物理化学模型可用于完善浮选工艺和制定自动控制系统 ,以便选矿厂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4.
由胡熙庚、黄和慰和毛钜凡教授等编著的《浮选理论与工艺》一书将于1990年12月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约60万字,内容分为浮选理论基础、浮选药剂及其作用机理、浮选工艺与设备、各类矿石浮选等四篇。该书是作者根据数十年来在教学、科研、调研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资料和  相似文献   

5.
本刊本期发表的“论快速浮选”,是一篇重要的有关浮选理论的文章。这篇文章原发表在今年一月份的苏联“鑛山杂志”上面。全文是以新的浮选理论,研究浮选的几个实际作业问题。这个新的浮选理论,纠正了各种舊的浮选理论所存在的缺点。这是浮选科学中间的一件大事,是浮选科学的革命。今后的浮选技术作业,将要在它的指导下面突飞猛进。我们都知道,在浮选科学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是关于捕收剂(黄药)对于鑛物所起的作用的问题,也就是捕收剂对于欲要选  相似文献   

6.
采用若干异极性捕收剂 进行了金刚石分选的系统研究。发现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和它们在气/液界面的吸附速率成正比。此发现被用于选择最有效的捕收剂。实际应用中推荐长链黑药和长链烷基氧肟醇。在长链醇基础上制成的黑药是异极性捕收剂,和Mazut共同用于工业应用于可提高1-2%的金刚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指出在金刚石表面上应当有与之相关的某种官能团以及介质的物理吸附分子.研究过气体被金刚石吸附的动力学的学者曾断定,随着例如氧或氢吸附值的增加,活化能  相似文献   

8.
金刚石焊接机理的理论分析(金刚石焊接机理研究之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质之间的浸润与扩散理论,从物质的离子、电子结构诸方面对金刚石表面金属碳化物形成的可能性与原理进行论证.为分析解释金属碳化物形成及金刚石的焊接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olumnFlotation》一书,由加拿大矿物与能源技术中心矿物学试验室研究员克万 S.姆恩(Kwang S.Moon)和主任路易斯 L。塞洛伊斯(Louis L Sirois)编写的,1988年由加拿大供应与服务部组织出版。书中简单评述了各种浮选机的浮选机理,较详地阐明了逆流浮选柱的机理,并将两种浮选设备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浮选理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在浮选动力学、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无机离子活化、羧甲基纤维素抑制、络合去活及活化、载体和辐射浮选、分散与絮凝以及矿物表面性质等方面的浮选理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绪言浮选法自发明至今,其技术已有显著的进步。但是,浮选现象由于关系到矿粒表面的单分子膜厚薄,加之要证实矿粒表面的反应生成物,这也是极困难的问题,因此,对浮选机理的说明与现代浮选技术的进步相比较前者是落后的。然而,这40多年,关于其机理的研究有所积累,正在不断地逐步搞清浮选的本质,回顾关于浮选机理研究的几种说法流派是有意义的。本文列举了在过去的研究当中认为是特别  相似文献   

12.
闪速浮选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闪速浮选的意义,基本原理作了阐述,介绍了闪速浮选的效果,工艺流程,国内外采用的闪速浮选设备,以及这种浮选方式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钢铁工业正面临着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我想指出浮选技术在遇到这种挑战中应该起的作用,是为钢铁工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适应于高炉操作者的所有技术中,原料准备是最重要的。原料准备已成为日本钢铁工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提出准备较好原料的最初建议者是明尼苏达州的约瑟夫教授,早在50年代初他就为美国矿冶工程师协  相似文献   

14.
硫化矿浮选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物的结构及矿物的半导体性质同一种矿物,因产地不同具有不同的可浮性,是早已发现的现象。如闪锌矿含铁(类质同象)多少显著影响其可浮性。近来,研究近30种不同产地的方铅矿,按可浮性差异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结构特点是杂质少、化学组成较纯、具有规则的粗晶粒结构,用乙黄药为捕收剂,浮选速度极快,属极易浮类型;第二类  相似文献   

15.
应东北工学院采矿系选矿教研室邀请,日本东北大学臼井进之助教授,于1982年6月14日至26日来沈阳讲授浮选理论。讲授的主要内容有“胶体粒子的稳定性理论”、“界面电现象”、“气泡的界面动电现象”、“关于异凝聚——异种粒子间的凝聚”等浮游选  相似文献   

16.
氧化矿物浮选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矿物浮选受很多因素控制,其中包括矿物的表面电位和可溶性、各种无机组分的浓度和种类、捕收剂的性质、pH、离子强度和温度。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决定了捕收剂、无机物和聚合物的吸附机理。其机理包括静电作用、化学吸附、吸附的捕收剂之间的链一链作用和无机物对矿物表面的改性。在实际体系中,浮选还受到另外一些过程影响,如矿物的陈化、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上沉淀以及徊种捕收剂组分之间的缔合作用(如离子-分子络合),从而改变矿物的可浮性。本文将选择适当的实例对这些影响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硫化矿物浮选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评述的目的是为了对硫化矿物的浮选效果进行预测和根据实验室试验进行按比例放大。化学参数和物理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不平衡影响使完成这些任务更为困难。硫化矿物从开采到破碎的磨矿,一直到以精矿离开浮选槽的过程中都发生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文对这变化进行了叙述。讨论了近年来新发明的测试技术,鉴定和估计矿物表面组分数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加压溶气浮选设备选别微细颗粒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溶气释放析出将会优先选择在疏水矿粒表面上发生,解决了传统浮选设备进行细粒浮选时碰撞几率过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结果,对氧及黄药类捕收剂在硫化矿物浮选中的作用提出了与传统的浮选理论不同的思考。认为黄药类捕收剂也可作为电位调整剂,在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元素硫也可能是有捕收剂浮选时硫化矿物表面的疏水物质之一。适度氧化使矿浆处于有利于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的氧化气氛中,既有利于硫化矿物的有捕收剂浮选,也利于无捕收剂浮选。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研究领域中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各类捕收剂、调整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时,表面的疏水物质;研究从动力学上预测矿物表面生成亚稳态元素硫的条件;研究如何利用控制矿浆电位,实现多金属硫化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20.
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条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选矿厂实现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必要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无捕收剂浮选工艺不仅可回收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矿物,而且可回收不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硫化矿物的最佳pH值可以根据氧化产物的零点电的电位值或硫化物表面质子化-去质子化的pH值来确定;不同硫化矿物的初始氧化电位不同,表明无捕收剂优先浮选原则上是可行的;为了防止可溶盐离子引起硫化物的活化或相互活化,可以在磨矿和浮选过程中保持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和pH值;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的调节和维持可以通过向矿浆中鼓入不同气体、加入还原剂或氧化剂、安装矿物电化学装置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