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岸边式泄洪洞泄洪时下游河道冲刷问题关系到工程安全,同时冲刷引起的河道淤积也会导致尾水位抬高.大型泄洪枢纽可通过合理的流量分配抬高下游水位,降低河道冲刷,减少河道淤积对电站尾水的影响.以白鹤滩水电工程为例,通过1:50水工模型对其泄洪洞出口的深覆盖层地形进行模拟,研究了并联式岸边泄洪洞不同运行组合下消能区河道的冲刷形态;...  相似文献   

2.
岸边式泄洪洞泄洪时下游河道冲刷问题关系到工程安全,同时冲刷引起的河道淤积也会导致尾水位抬高。大型泄洪枢纽可通过合理的流量分配抬高下游水位,降低河道冲刷,减少河道淤积对电站尾水的影响。以白鹤滩水电工程为例,通过1∶50水工模型对其泄洪洞出口的深覆盖层地形进行模拟,研究了并联式岸边泄洪洞不同运行组合下消能区河道的冲刷形态;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提出了冲坑与堆积体的预测公式;以下游岸坡安全及河道淤积最小化为参考指标,结合泄洪洞出口布置形式及消能区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安全和效益的调度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供水利枢纽工程运行调度参考。  相似文献   

3.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尾水河道部分区域淤积严重,抬高了下游尾水位,大大影响了电站发电效益。为此在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下游河段开展现场清淤试验,选用SSYA600和SSYA1000两种型号清淤机,分析了供气量、供水压力、水深对清淤流量的影响;另外还剖析了该设备输送大粒石块效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相关经验可供类似疏浚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金竹河水系生态修复工程为施工背景,通过测定金竹河淤积情况,分析河道淤积原因,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清淤方案。同时,通过布置排於管道、工作平台、置换墩、拦砂闸及吸砂泵等施工流程,完成对河道泥砂淤积处理。根据施工条件,测试施工应用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在水系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设计的清淤措施,尾水位有明显降低,拦砂清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尾闾河道下游调控措施对上游各支汊河道泥沙淤积形态变化,进行了赣江尾闾河道悬沙淤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闸上调控水位抬升的影响,河道演变趋势由冲转淤。预计工程实施20年后主要淤积区域干流和西河位于西河上游赣江大桥到泥家洲附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10 m,东河中支位于中支赣江大桥到上房村之间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48 m,东河南支位于豫章大桥到洲头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0.86 m。淤积主要集中在深槽以及河道凸岸下游区域,河道顶冲段受到堤防的限制,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深泓线在水平方向和垂向均有所调整,垂向变化以抬高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化符合凹岸顶冲区冲刷,凸岸下游回流区淤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小湾水电站下游河道冲淤及尾水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湾水电站近坝下游河道地形测量成果,分析了二道坝至小湾大桥河段河道冲淤变化规律及原因;对小湾尾水水位、流量和漫湾坝上水位实测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了不同漫湾运行水位下,小湾各级流量对应的尾水位随年份的变化量;分析了小湾尾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特征和规律并计算了水位抬高值。研究表明,小湾水电站下游近坝河道以冲刷为主,大桥附近河道因泄洪存在淤积;下游尾水水位~流量关系自2013年开始抬高,抬高约1~2m,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超过设计值,同级别流量下,2016年尾水位较2012年平均抬高1.55m。  相似文献   

7.
太平湾水电站于1985年蓄水发电,经过14 a 的运行,下游河道淤积严重,大大影响 了发电效益。为降低尾水位,增加发电水头,须进行尾水河道清挖。为选择经济合理的清 挖 方案,通过模型试验对各清挖方案作出论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从库区淤积形态,库区河势,枢纽回水对小浪底水库电站尾水的影响,以及坝下出流对下游温孟滩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等方面对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为西霞院水利枢纽总体布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十大孔兑上游为丘陵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为黄河干流,中部经过沙漠区,孔兑洪水泥沙在下游平原区河段时常淤积,并对入汇的黄河干流形成淤堵,灾害频发,严重影响沿岸地区正常的工农业生产,为解决孔兑下游河道淤积和对黄河河道产生的淤堵影响,在多条孔兑上先后实施了引洪放淤等措施。受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老化破损、泥沙淤积严重等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的滞洪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文章在对橡胶坝工程壅水特性计算和导流作用分析基础上,结合河道地形条件和水沙特点,针对工程的适用性条件、经济、防洪安全、管理运用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的应用探讨,为解决孔兑洪水灾害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详实的数据,对汾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及淤积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