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对配电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增加,如何对配电网改造与规划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以提高资金利用率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准确评估配电网基建改造项目的实施效果,文章提出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方法的配电网基建改造项目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在分析配电网改造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改造方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去量纲方法和信息熵理论确定指标值和权重,对常规白化权函数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可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对节省配电网改造投资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反映配电网应急能力水平,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变熵权法的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应急技术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变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消除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AHP-变熵权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算例验证了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运用到实际,对不同配电网的应急能力对比和竞争以及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的变电站选址新方法,以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运用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对配电网备选站址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GIS数据库中读取备选站址的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确定基于送电费用最小的理想站址;然后建立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模型中采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确定备选站址所属灰类,采用信息熵理论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该选址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变电站选址的相关因素,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配电网变电站选址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的变电站选址新方法,以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运用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对配电网备选站址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GIS数据库中读取备选站址的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确定基于送电费用最小的理想站址;然后建立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模型中采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确定备选站址所属灰类,采用信息熵理论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该选址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变电站选址的相关因素,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配电网变电站选址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可靠性日益受到用户和电力企业的重视,配电网可靠性规划也成为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广义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灰色距离关联度,并结合灰色相对关联度和灰色绝对关联度,提出了一种采用信息熵加权方法的改进综合关联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不同角度的信息,全面地描述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几何相似程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配电系统可靠性相关因素分析,能够得到各相关因素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影响的重要程度,为可靠性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压配电网供电所特性评估是供电企业发展和低压配电网投资的决策基础与依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的低压配电网供电所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市132个供电所为具体研究对象,计算供电所经济效益性、供电可靠性、协调适应性3个方面的量化评价分数指标。再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得分进行聚类,探究供电所在不同特性上的发展现状,并结合2015—2016年2年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经计算分析可见,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低压配电网供电所的评价是切实有效的,对后续发展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衡量地区电网建设管理水平,差异化地对地区可靠性水平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GRA-Kmeans++算法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外部因素与电网因素,构建地区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集。结合地区供电范围,基于灰色关联算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分析可靠性影响因素与供电可靠性的关联度。然后,提出基于外部因素的地区加权聚类模型,选取外部因素的信息熵和关联度作为指标综合权重,结合带权重的K-means++算法对同等外部条件地区进行聚类,提出可靠性偏移度作为地区可靠性水平评价指标。随后结合电网因素的关联度评价指标,辨识影响地区可靠性偏低的关键因素,确定提升电网可靠性的建设管理方向。采用实际配电网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配电网可靠性水平评价,并为决策可靠性提升手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供电区域分类是配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划分结果会直接影响电网建设的投资规模,因此供电区域的科学、合理分类有助于制定差异化的配电网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提高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效益.综合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建设水平、负荷水平3个方面后,建立了较完整的供电区域划分指标体系,根据相关指标数据,采用基于改进型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法对配电网进行分区,其中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了指标权重.对河南省某市进行供电分区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变压器状态评估因素具有模糊性与灰色性的特点,定权重不能准确评估变压器状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定权聚类和变权模式的状态评估方法。应用该方法逐层评估变压器状态。首先,引入关联规则中的置信度确定指标定权重矩阵,并对指标进行统一化处理;根据变压器状态等级划分,建立三角白化权函数,利用灰色聚类得到聚类系数矩阵和故障层的状态评估结果;然后,利用变权综合模式获得变权重系数,进而采用模糊评判法评估变压器综合状态。以变压器试验报告数据为依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变压器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用电可靠性提升工程是电网企业新时代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配电网的"用电可靠性"新概念构建了用电可靠性提升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由此建立了智能配电网用电可靠性提升对象优选模型,并在模型中利用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变权处理,使得赋权更加合理。同时引入绝对理想点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对传统逼近理想法进行改进,有效地避免了逆排序问题带来的评估误差,准确地优选出急需进行用电可靠性改造的配电网,实现可靠性提升工程的效益最大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量化分解的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不同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分析中定量分析不足、难以横向比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分解的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分析方法。以“可靠性参数”为中间变量,研究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与可靠性参数及可靠性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显式公式形式实现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求解。考虑到配电网的节点规模大但类型相对较为简单,采用基于馈线分类的可靠性评估策略,简化了求解过程。针对实际电网规模、管理制度,以及通信环境、设备基础的不同,引入可靠性提升措施实施度修正参数,以消除由于电网情况不同而带来的差别。通过国内某实际电网算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和提高电力推进船舶电网的可靠性,优化其运行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灰云聚类和证据推理相结合的电能质量在线评估方法。首先应用改进的群层次分析法与变权理论得到指标权重,利用灰云聚类模型将评价指标转化成对应评估等级的基本信度分布。随后根据历史信息利用改进冲突度量方法衡量指标的可靠程度。最后通过证据推理规则对经可靠度和权重修正后的时域与空域指标进行信息融合,从而得到系统实时的评估结果。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船舶电网实时的运行状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优劣,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配电网接线方式进行评价研究,为配电网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是配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的准确性,基于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建立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IGWO)优化BP神经网络(IGWO-BP)的算法,将IGWO选择的最优位置作为BP算法的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IGWO-BP的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方法,将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IGWO-BP的输入,将评分值作为IGWO-BP的输出,建立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缺乏对配电网不同区域特点的考虑,基于供电分区并结合中高压配电网规划特点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在指标优化方面,根据传统灰色关联方法提出了通过核心指标来简化灰色关联度的计算过程,同时考虑到单独使用灰色关联理论会不利于指标间的相互独立性。因而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实现了指标优化与去冗余。引入层次分析法对熵权法的权重计算方法进行修改,使其权重更加合理。此外以最小距离和来设计目标函数,并利用拉格朗日函数从由k(k≥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中得到最优权重。以河南省某市2015年和2016年配电网规划的历史数据为例进行综合评估,表明该评价体系与方法能够合理地评估配电网整体发展水平,并找出薄弱环节,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电改方案中重点要求加强政府监管,提升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性供应水平,为提升电网企业的供电可靠性,需要全面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主要是造成居民和工业等用户停电的原因。目前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多侧重于配电网评估算法方面的研究,首先对电网企业供电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故障树分析建立停电原因故障树逻辑图,并根据集对分析法得出底事件的最大影响因素;然后,基于这些最大影响因素选取6个影响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到了评价指标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后,以算例分析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排序,据此为电网企业提供改善供电质量、提升服务质量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快速密度聚类的电力通信网节点重要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通信网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是电力通信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目前电力通信网节点重要性评估存在的连接权值单一以及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利用电力通信网的带宽和距离作为权值,计算电力通信网节点的多种评价指标:节点强度、节点紧密度以及节点的介数。基于电力通信网节点的多种评价指标,利用快速密度聚类方法建立电力通信网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模型,为电网通信的规划做支撑。通过快速密度聚类方法进行无监督的分类,将节点分为若干个重要性等级。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基于距离的无监督分类方法的不足。利用某省的实际电网通信数据进行检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可靠性跟踪方法是辨识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跟踪分析可得到各元件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贡献率,分析得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基于配电网分块算法和可靠性跟踪准则,提出配电网元件可靠性双层分摊模型,深入分析了可靠性跟踪指标,基于跟踪结果辨识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给出可靠性的改善措施。应用可靠性跟踪原理以及双层分摊模型,对IEEE RBTS BUS6系统以及某地区实际配电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辨识出以上系统的薄弱环节,并给出了可靠性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茜  熊炜 《贵州电力技术》2011,(1):19-21,76
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规划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以典型实例进行计算。首先根据配电网规划结果,制定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决策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每个特征指标权值和最终评价结果。利用某地区配电网实际规划案例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停电损失是衡量电网经济性标准之一,合理估算停电损失,能够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社会应急电源分配、公共预防性预算分配等提供依据。采用产电比法计算停电损失,并使用熵权加权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客观权重,以提高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使用熵权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区域产电比与各行业、配电网可靠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对4个不同区域的停电损失与各行业的紧密程度和区域配网可靠性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每个区域电网设备升级的重点方向和地域,集中供电企业资金投入,最大限度提高配电网可靠性,降低停电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准确的评估,提出了一种考虑指标灵敏度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变权重评估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配电网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灵敏度权重,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数据序列和评估量化值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灰色关联度权重。灵敏度权重反映了指标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灰色关联度权重反映了指标数据序列与评估结果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最后利用变权重公式实现指标的综合赋权。利用该方法对一个城市配电网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