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PG水库工程首部枢纽初步设计阶段天然建筑材料的需求,分析砂砾料、石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及加工条件,进行混凝土骨料和填筑料料源的综合比较,选定料场,并说明料场规划原则及开采方式。对类似水利工程料场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龙开口水电站通过拟选骨料料源的试验研究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燕子崖料场白云岩作为混凝土骨料料源,并根据料场的开采条件、料源岩性、砂石加工系统与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及交通条件,选定了骨料生产工艺、半成品垂直运输方案和成品骨料长胶带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3.
鲁地拉水电站混凝土工程量大,骨料料源有灰岩料场、砂岩料场、正长岩料场以及开挖碴料,开挖碴料又分为砂岩、正长岩2种,骨料料源复杂。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骨料料源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择以砂岩开挖碴料加工碾压混凝土粗骨料、以料场开采的正长岩为主加工碾压混凝土细骨料及常态混凝土粗、细骨料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向家坝水电站太平料场和马延坡砂石加工系统,主要承担向家坝水电站主体工程约1220万立方米混凝土所需骨料的供应任务,共需生产混凝土骨料约2680万吨,其中粗骨料约1820万吨、细骨料约860万吨。砂石系统由太平料场开采区、大湾口半成品加工区、马延坡成品加工区以及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线(从太平料  相似文献   

5.
锦屏水电站料场岩性差,所生产骨料难以满足混凝土生产需求,需对其进行整形加工。重点阐述了印把子沟砂石加工系统的5段破碎、三级筛分整形工艺设计,分别从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系统布置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骨料加工系统,汇总了砂石加工系统中各阶段所用加工设备的型号、处理能力、配置原则等。经工程实践检验,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变质砂岩骨料成品针片状含量高的问题,保证了锦屏电站大坝混凝土骨料供应,对类似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的建设运行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乌东德大坝混凝土的唯一料源,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期料场的真实储备和开采系数,关系到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砂石骨料的供应。在工程实施阶段,施期料场白云岩储量与规划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且洞挖料利用率偏低。为满足工程需求,对大坝混凝土骨料原岩总需求、地下洞室实际可利用料量进行复核,以此开展施期料场开采量分析优化和白云岩毛料堆存方案优化,并对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高305m,为世界第一高拱坝。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总量为761万m^3,需骨料约1828万t,其中大坝混凝土约528万m^3,需要骨料约1275万t。由于当地天然骨料匮乏,大坝混凝土只有采用人工骨料,所需人工骨料主要由工程区域内三滩右岸料场的大理岩和大奔流沟料场的砂岩加工。  相似文献   

8.
百色水利枢纽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近坝区缺乏天然骨料,故须用附近辉绿岩和石灰岩加工人工骨料。通过系统的勘察、规划、试验、分析、研究及实用经验总结,探清了辉绿岩料场的分布、规模及性质,探明了辉绿岩的岩性、碱活性、破碎性、混凝土性能及加工成本,开创性地采用坚硬的辉绿岩大规模作为筑坝砂石骨料,避免了采用当地石灰岩面临薄层、夹泥、含燧石造成的开采难度大、弃料多、成本高、骨料有碱活性反应等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9.
烂泥沟砂石系统是构皮滩水电站主体工程混凝土骨料加工的主要基地,共需加工混凝土骨料约600万m3,其料源为观景料场玉龙山灰岩,湿抗压强度大于50 MPa。该系统的骨料破碎筛分采用三段破碎四级筛分工艺,人工制砂采用棒磨机与立式冲击破联合制砂工艺。本文结合该系统工艺设计与施工,对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松山河口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保山地区腾冲县境内的槟榔江流域河段上,该电站主要由首部枢纽、引水工程和厂区枢纽3个部分组成,装机容量为168MW。根据电站枢纽布置特点及料源规划,全工程分别设置厂区混凝土粗骨料加工系统、首部混凝土粗骨料加工系统、清水河混凝土细骨料加工系统。本文以厂区混凝土粗骨料加工系统为例,介绍了混凝土粗骨料加工系统的料源规划、设计、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及环保措施,其典型的2段破碎、3次筛分工艺对中小型水电站混凝土粗骨料生产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骨料加工系统的规模和工艺流程既定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砂石料料场建设,开采,加工,运输及存贮等环节间的关系,建立料场开采顺序的混合整数模型,并采用0-1分枝定界法进行求解,评价系统的贴现费用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1考虑骨料料堆的调剂作用,可以节省投资;2考虑设备的搬迁作用,计算结果更为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交通、地形和地质条件,对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周围20 km范围内的10个骨料场进行了研究比选,最终确定下游右岸距坝址6.4 km处的施期料场为理想的混凝土骨料料场。采用地质测绘、勘探、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评价该处灰岩和白云岩的宏观地质特征。岩矿鉴定与化学成分分析、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碱活性试验和骨料加工性能等试验表明,施期料场灰岩质量技术指标和储量均满足大坝混凝土骨料需求。  相似文献   

13.
孟底沟水电站混凝土全部采用人工骨料。经综合比较,选择杨家坪石料场开采料、主体工程石方开挖料的组合料源方案,以上料源储量、质量均满足要求。文章根据孟底沟水电站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混凝土骨料料源选择、砂石加工系统布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彭明 《四川水力发电》1999,18(1):26-27,31
石板水电站大坝是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84m,设计坝体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量62万m^3,粗骨料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距坝址17km的茶园料场,后在技施设计阶段对粗骨料提出优化,选择距坝址1km的左岸砂岩料场进行开采,采用以灰岩机制砂作细骨料,砂岩人工碎石作粗骨料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优选后的料场不仅满足了设计及施工要求,还为工程节约投资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15.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为大(1)型Ⅰ等工程。工程建筑物多、规模大,混凝土骨料需用量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坝枢纽区混凝土骨料的料源选择、平衡计算、开采规划及加工工艺等。设计采用"天然砂砾料筛分+超径石破碎补充"方案,充分利用了筛分超径石以及垫层料加工产生的超径弃料进行破碎补充,减少了天然料开采量,提高了料场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砂石骨料质量的优劣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对大坝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乌东德大坝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特点,对料场毛料开采、砂石骨料加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质量改进措施研究,提出了粗、细骨料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砂石骨料生产工艺的改善有效控制了粗骨料粒型,提升了成品砂的产量和质量(细度模数、石粉及微粒含量),确保了乌东德大坝混凝土品质,保障了大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研究结果为类似水电工程人工骨料品质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戈兰滩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设计时采用干法和湿法混合工艺生产,可能使粗骨料表面包裹一层较厚的石粉;加上料场开挖时实际的地质情况与原招标时提供的资料不相符,因此必须对砂石加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粗骨料表面包裹石粉含量,提高混凝土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砂石加工系统的工艺设计是保证混凝土骨料质量的关键。巴基斯坦卡洛特砂石加工系统在工艺上针对料场的特殊性,采取了有别于传统天然料加工的工艺,即在一筛后进行超径石的处理,并在工艺上设置了一些质量控制措施,有效保证了混凝土骨料的质量,减少了加工工艺环节,降低了加工系统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的运行成本。生产实践表明,针对关键工艺的研究是成功的。该工艺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砂石骨料是构成混凝土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80%左右。在利用天然砂石料浇筑的混凝土工程量较大的各类水利工程施工中,天然砂石料场的合理规划与有序开采极为重要,砂石料的持续、稳定供应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根据界竹口水电站勘测设计所提供的3个砂石料场的实际情况,从料源质量、数量、运输、开采难度等各个角度对料场进行了比对选择,并针对选中料场的具体条件进行了适当规划。  相似文献   

20.
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主要为工程混凝土生产提供骨料,其工艺流程的设计与混凝土骨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料源特性、混凝土种类及级配要求等因素。该文以巴基斯坦玛尔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为例,针对料源级配不良、含泥量及云母含量较大等问题,在工艺流程设计时,考虑选取料场含量较高的蛮石料轧制进行级配补充,并利用蛮石料轧制生产的人工砂与天然砂混掺降低细骨料云母含量,同时对骨料进行冲洗以降低其含泥量,工艺流程可为类似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