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沉积型克拉通类含油气盆地。盆地腹部构造稳定.地层平缓,储层分布不稳定、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薄,地震储层预测难度很大。通过分析典型薄互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利用广义变换。构造出在低频趋势控制下利用多尺度分量之间的差异确定反射界面位置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检测方法。通过该盆地近2000km地震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层序检测剖面的解释模式,上古生界河道砂体的预测结果证明广义S变换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剖面是陆相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划分沉积微相、确定砂体走向、查明薄层含油气砂体分布范围的有利依据,广义S变换方法是适用于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河道砂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河道砂体沉积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的特点,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取正演分析、统计分析、多参数拟合分析及多属性聚类分析等技术,优选与河道砂体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提取了最佳的储层地球物理表征参数,预测了河道砂体的展布及砂层厚度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波阻抗特征分析技术在储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厚度预测的核心技术是波阻抗特征分析技术。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集层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性砂岩、厚度小、横向变化大的特点 ,以BCI反演波阻抗剖面为基础 ,以波阻抗曲线特征分析技术为核心 ,将地震、地质、测井紧密结合 ,找出砂岩层反演波形的规律 ,类比外推 ,用于储层厚度预测 ,有效地预测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某区块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10m以上的储层厚度 ,指出了该工区储层有利分布区 ,为寻找新的含气区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59区块盒八上段下段两小层地震属性的提取、预处理及基于粗集理论分析方法的属性优化,运用模式识别储层预测方法对该研究区盒八上段下段两小层分别进行有利砂体厚度预测。并针对储层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和检验,以期望获得较高精度的储层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拟声波宽带约束波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塔巴庙工区上古生界储层是典型的岩性气藏,砂体薄,岩性横向变化快而大,地层砂、泥岩声波速度差异小,声波时差曲线对砂、泥岩的岩性反映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大。在诸多储层预测方法中,宽带约束波阻抗反演以其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和钻井信息的优势而成为储层预测的关键技术。针对工区特点,在综合工区上古生界储层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以拟声波宽带约束反演波阻抗剖面为核心,采用信息融合技术,总结出一套针对该区上古生界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及其关键步骤。实际钻探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该区块目的层储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的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技术难题,为该区寻找新的含气区以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近年来勘探评价的重点地区。该区含油层系多,区内除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以上及侏罗系地层发育的岩性—构造油藏,还有在长6、长8段发育岩性油藏,均是未来重要的储量接替区。长3段以上侏罗系油藏存在油藏规模小、分布规律不清;长6、长8油藏储层厚度为10~25m,比较薄,且横向变化快,含油丰度差异大。针对这些难点,利用二维地震测线,采用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构造变速成图、有约束神经网络砂体厚度预测、流体活动性油气检测等技术,对该区主要目的层构造形态及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对主要目的层砂体及含油性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为主力产气层,其储层内部构型是控制油气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选取盆地东部与苏东地区具有相似物源体系与沉积环境的府谷天生桥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剖面砂体构型进行精细解剖能为苏东地区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分析、构型解剖、砂体规模精确测量等方法,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特征分析,对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盒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盒8段辫状河发育12种岩相类型;其储层内部可划分出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单砂体、落淤层及增生体、层系组、层系及纹层等6级构型界面;共识别出河道充填(CH)、纵向砂坝(LB)、斜列砂坝(DB)、横向砂坝(TB)、废弃河道(ACH)和越岸沉积(OF)6种储层构型单元,其中砂坝作为辫状河主要储层构型单元,纵向砂坝厚度介于2.5~5.8m,宽/厚比约为27.6~37.7;斜列砂坝厚度介于2.2~6 m,宽/厚比约为34.8~42.1;横向砂坝厚度介于1.5~3.6 m,宽/厚比约为47.0~61.8。在对不同构型单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空间叠置样式,建立了府谷盒8段辫状河复合砂体三维的构型模式,研究成果为苏东地区盒8段气藏精细描述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多井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砂体解释、砂体厚度预测及应用效果四部分。在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主力砂体研究中应用这一技术,阐明了主力油砂体的分布范围、微构造形态、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特征。识别砂体的厚度可薄到5m。这一成果有力地指导了埕岛油田1996年开发井钻探及1997年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9.
岩石物理特征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非储层,黄土塬叠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预测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久攻不克的技术瓶颈,也成为制约该区勘探推进的原因之一。区带评价认为镇泾区块东北部是有利勘探区带,二叠系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一段是主要勘探目的层。镇泾3D波形聚类地震相分析结果与镇泾地区物源、砂体展布特征一致,表明地震资料可以用来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结合沉积相展布特征的一系列地震正演模拟发现,山二段内与盒一段大套砂体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体能够形成可识别的地震反射,这种地层岩性纵向上的空间组合与区域叠加型及厚层单一型砂体沉积模式吻合,正是周边已发现气藏的典型储盖组合类型。根据正演模拟结果优选的波峰数地震属性储层预测证实,山二段叠加型砂体及厚层单一型砂体呈SW-NE向宽幅条带状展布,进而开展的地震剖面特征同相轴的拾取解释与构造成图,直接圈定了山二段叠加型与厚层单一型砂体岩性圈闭的分布范围与埋深,为该区勘探部署提供了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开鲁盆地陆西凹陷包1块油藏为例,提出了以地震资料为核心,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和钻井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基本方法.在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由速度谱资料求取了地震层速度,进而顶测了九佛堂组上段的砂泥岩百分比的横向变化和地层压力;采用协克里金方法,综合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预测了储层孔隙度;应用地震模式识别技术预测了包1块含油气范围。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透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等因素分析,研究了侏罗系低渗储层的成因,分析了影响低渗储层性质的重要因素,认为成岩压实作用是决定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储层性质的关键因素,相对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低热成熟度、低塑性岩屑含量和粗粒级的砂体中。砂岩粒径、塑性岩屑含量和煤系发育程度影响成岩压实减孔量,从而影响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发育程度。三工河组受沉积环境、组分和结构控制的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广泛,是侏罗系中的最佳储层。煤系地层发育程度对储层物性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穆星  印兴耀  王孟勇 《石油物探》2006,45(4):351-356
济阳坳陷具有复杂多样的沉积体系和储集类型,形成了复杂的隐蔽油藏系统,储层预测是该坳陷油藏勘探的关键。为此,针对坳陷中4种类型的储集层: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洼陷带浊积砂和三角洲及前缘滑塌浊积扇、缓坡带滩坝砂、坳陷期河道砂体等,分别探讨了它们各自的预测难点,并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地震地质预测技术系列,即①采用相干、地层切片、三维可视化解释、谱分解等技术对河道砂体进行浏览—精细种子点追踪解释—薄层河道砂厚度计算的河流相储层预测技术系列;②采用古地形分析、地震几何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扇体—扇体内幕—有效储层预测的陡坡带砂砾岩体描述技术系列;③采用波形分析、倾角建模反演等技术进行定区带、定砂体的洼陷带浊积砂体预测技术系列;④采用古地形、波形分析、伪熵属性、高分辨率反演等技术进行定靶区、定目标的滩坝砂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在胜利油田隐蔽油藏储层预测中,利用这些地震地质预测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年增探明储量1×108t。  相似文献   

13.
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电镜照片资料,利用分析统计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山西组山1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的变化是影响本区砂体物性好坏的主要因素,处于不同沉积相环境下的砂体表现出不同的岩石学特征,不同的成岩作用特征具有不同的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性能,孔隙结构特征又是砂体物性特征好坏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以下简称山2~3亚段)为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的层,但该亚段储层薄、厚度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大。为了准确预测该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针对该套储层的特征和预测难点,提出了90°相移技术识别河道外形、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刻画砂体厚度和子波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含气砂体的地震逐级预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山2~3亚段上覆5号煤地震强反射层,下伏储层地震反射能量弱,加之为稀疏二维地震测网、井控程度低,致使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难度大;②所提出的技术方法通过地震逐级预测约束,可以有效地刻画河道砂体分布并识别有效含气储层,提高了对勘探开发目标预测的精度;③基于该技术方法指导部署的勘探开发目标实钻效果好,地震预测结果横向分辨率高,真实地反映了河道及河道砂体的变化特征。结论认为,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二维地震勘探区煤系地层强非均质性、薄储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的地质难题。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藏总体大规模发育,但油藏特征复杂、区块差异大、单个油藏内部变化大,为此重点研究了砂体结构、储层物性及其非均质性对油藏的影响:姬塬地区长6成藏受多因素控制,烃源岩分布范围、输导体系的配置和成藏动力控制了油藏平面上区域性的宏观分布,而砂体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则控制了大型复合岩性油藏内油藏分布的不均匀性。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气成藏以近源充注、隐形输导、快速聚集的成藏模式为主。与优质储集空间等时发育的生烃高强度区、异常高压带及微裂缝发育带的叠置区域,应该是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岩性油藏富集和勘探部署的有利区带,而在有利区带,储层物性、平面及垂向的非均质性又在微观上控制了油藏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岩性圈闭是唯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最主要的圈闭类型,从油气成藏的要素入手,提出了沙窝地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沙窝地岩性圈闭成藏可能以古隆起和沉积砂体联合成藏,后期改造不明显,具原生成藏特点。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进行研究单元的标定,并根据已知岩性油藏建立模式,采用常规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取,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砂体预测,指出工区业二工河组二段是有潜力的储集层,证实了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的存在,指出盆Ⅰ井西凹陷发育多个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余坡带发育侏罗系三角洲砂体,易形成岩性-构造型油气藏。盆地腹部的低幅构造和岩性圈闭应是主要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7.
测井资料是进行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资料,井网越密,对储层的沉积特征认识越精确。从沉积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极为丰富的单井眼信息,通过对目前井网最密开发区ZQ(井网密度275口/km2)储层综合分析解剖,剖析井网加密前后砂体平面上、剖面上的变化,总结归纳井网加密后不同沉积环境砂体变化情况:河道宽度变化以内缩变窄为主,砂体组合形式由枝状向网状变化,平面相变迅速,砂体分布复杂化。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松辽盆地河流相储层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位于阿尔及利亚OUED MYA盆地东北部TKT—NGS区的油田为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目的层Si油层为辫状河沉积,砂体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本文针对该区的地质结构特点,应用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描述了该区油层分布,预测了油藏的含油范围。总结出应用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进行油层解释的步骤为:①对地震数据进行多子波地震道分解;②筛选合成更有利于直接油层解释的新的地震道集;③计算地震波频率衰减系数道集;④提取地震分量,并根据钻井获得的油层资料,筛选出对直接油层解释更有效的地震分量。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油层解释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6种,即地层不整合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一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场构造须四段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和工艺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新场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埋藏深、温度高、异常高压,压裂改造难度很大。通过对新855井须四段储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了压裂技术改造难点,并制定了采用常规加砂量、低砂比、段塞冲刷、多种粒径支撑剂组合、线性加砂、测试压裂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说明高温、高压、高难度压裂改造气藏只要采取的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得当,仍然可以取得很好的加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