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鞍钢化工总厂萘生产线上产生的静电电荷,提出了防止静电电荷产生的方法,通过测试,研制、安装了静电消除器,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静电荷的产生,提高了安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粉体在机械振动筛中静电起电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群祥  李刚 《黄金学报》2000,2(4):291-293
可燃粉料在机械振动筛中的振动往往会导致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其引燃源除了机械振动产生的摩擦、冲击、热表面等因素以外,静电放电火花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金属类粉体和如镁粉、粮食类粉体如麦芽粉在工业规律的机械振动筛筛分时产生的静电带电量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导电的金属粉体还是非导电的粮食粉体产生的静电业已超出《静电安全导则》的界限,对于引燃能量较低,爆炸猛烈度较大的粉体,采取防静电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PCM(预涂金属)的涂膜主要由有机树脂(绝缘体)组成,涂膜表面与其它材料(如模具、皮带输送机)摩擦时产生静电,灰尘会粘附在PCM表面。在面涂中加入适当的树脂和添加剂,能抑制与其它材料摩擦所产生的表面静电压,从而防止灰尘的粘附。基于这种想法,开发了抗静电预涂钢板,抑制静电所导致的灰尘粘附。当静电压产生和灰尘粘附时,PCM显示了显著效果。通过选择底涂和预处理,也得到了一种不含铬酸盐型的PCM。希望这种抗静电的PCM将来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对Cu-10Cr-0.5Al2O3(质量分数,%)混合粉末及球磨复合粉末,采用电场活化烧结技术制备高强高导电铜基块体材料,并研究脉冲峰值电流和通电烧结时间对烧结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峰值电流增大,烧结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导电率均提高,相对密度最高可达99%,硬度和抗弯强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当脉冲电流峰值为2.94 kA时,烧结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相对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97.5%、285HV、911MPa和50IACS%;随着通电烧结时间延长,烧结材料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导电率均逐渐上升,但烧结时间过长会引起硬度轻微下降;对Cu-10Cr-0.5Al2O3混合粉末进行球磨虽导致烧结材料的电导率下降,但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5.
冶专 《中国钼业》2005,29(1):10-10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用靶,其具有氧化铟作为其主要组分并含有钨和/或钼,其中通过使氧化铟粉末和氧化钨粉末和/或氧化钼粉末成形,然后加热并烧结该成形体,使得溅射后的薄膜具有氧化铟作为主要组分,并含有原子比(W Mo)/In为0.0040~0.0470的钨和/或钼而获得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用靶,  相似文献   

6.
相比单一组分的素色粉末而言,复合粉、金属粉是由不同比重、不同颜色的双组分或多组分粉末颗粒以及金属铝粉混合绑定而成。在铝型材涂装生产过程中,复合粉、金属粉类喷涂产品的生产操作难度大,颜色不稳定,极易产生色差,易导致二次返工甚至报废,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本文充分结合该类粉末的导电吸附特性,详细分析了生产过程中色差产生的原因,通过使用新设计的隔离粉桶,并对静电电压、枪距、链速、挂料方式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管控,从而确保产品颜色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7.
可燃粉料在机械振动筛中的振动往往会导致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其引燃源除了机械振动产生的摩擦、冲击、热表面等因素以外 ,静电放电火花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对金属类粉体如镁粉、粮食类粉体如麦芽粉在工业规模的机械振动筛筛分时产生的静电带电量进行了试验测试 .结果表明 :无论是导电的金属粉体还是非导电的粮食粉体所产生的静电业已超出《静电安全导则》的界限 .对于引燃能量较低、爆炸猛烈度较大的粉体 ,采取防静电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闽电牌DG_1型导电膏是国内新开发的电接触性能优良的节能涂敷材料。导电膏涂敷在导电排接触端面,可阻止氧和其它腐蚀性气体进入接触处,阻碍铜、铝母排接触面氧化生成Cu_2O、Al_3O_2薄膜,防止其接触电阻加大;同时,防止水气侵入,缓解电化腐蚀。另一方面,在一定正压力下,导电膏的特殊微细颗粒形成无数网状的电通道,填充了接触处的微细空隙,增加接触面积,改善了导电和导热性能,使接触电阻和温升下降。 株冶自1985年开始使用闽电牌DG_1型导电膏,其使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志斌 《铝加工》1995,18(6):52-55
静电粉末喷涂早在20多年前的欧洲就已用于建筑材料的保护与装饰。由于该技术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建筑材料多色彩的要求,故使该技术从喷涂装置,粉末回收装置的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使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还原铜粉之注射成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均粒度约10μm的微细还原铜粉因不规则粉末形态及残留有较高的氧含量,而不易以注射成形工艺来制备高性能产品。本研究发现,采用具较多量之主干高分子为基础的多元粘结剂能克服不规则粉末形态所导致之严重粉末间之磨擦,而将这种微细还原铜粉顺利的注射成形。烧结时,若能在烧结孔洞封闭之前将粉末中的残留氧化物有效的予以还原,如在低于900℃之温度下给予适当保温,则注射成形组件之烧结密度可高达95%理论密度。在此条件下,注射成形组件的导电率可达纯铜导电率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信息     
专利名称: 透明导电薄膜用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器用电极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号: 03138519. 2 公开号: 1461819申请人: 日本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一种透明导电薄膜用靶,其具有氧化铟作为其主要组分并含有钨和 /或钼,其中通过使氧化铟粉末和氧化钨粉末和 /或氧化钼粉末成形, 然后加热并烧结该成形体, 使得溅射后的薄膜具有氧化铟作为主要组分, 并含有原子比 (W +Mo) /In为0 0040~0 0470的钨和 /或钼而获得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用靶, 其中该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异的表面光滑度和 6×10-4Ω·cm或更低的…  相似文献   

12.
深圳尊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激光复合法制备金属纳米粉末产业技术”获重大成功。专家认为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我国金属和合金纳米粉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使我国金属纳米粉末制备技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纳米粉末材料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材料之一。金属纳米粉末可用作磁性材料、红外线光吸收材料、触媒及传感器材料、导电材料、火箭燃料等。我国在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技术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关键在制备技术还不够成熟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技术 ,使…  相似文献   

13.
塑料由于廉价、质轻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摩擦等产生静电,不仅引起塑料表面吸尘影响美观,甚至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爆炸或火灾。采用石墨烯为添加导电剂解决其与聚碳酸酯(PC)基体间的亲和力问题;解决塑料固有的静电问题,同时提高塑料的导热、耐磨、抗老化等性能;采用液相复合法、熔融法两种工艺将石墨烯分散到塑料聚碳酸酯基体中,实现了用于对空调换热表面进行憎水性处理的石墨烯复合塑料制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粉末涂装技术不需要溶剂,具有污染少,节约资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涂膜强度等优势,因此粉末喷涂行业快速发展,并且在建筑、交通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喷涂业主要采取静电喷涂法、流化床涂装法、静电流化床法、静电振荡法、粉末电泳法和火焰喷涂法等高能量的喷涂法。由于涉及大量的易燃易爆品,大量引火源、空气、可燃粉末可在瞬间引起爆炸,很容易引发事故。为此必须加强对粉末涂装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合理应用,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铝加工》2002,25(3):25-27
对铝材表面粉末静电喷涂处理的常见缺陷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纠正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30kA铝电解槽的磁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赣州铝厂电解槽的结构,比较详细地介绍了30kA电解槽主要导电部件磁场的理论计算方法,给出计算结果。并提出:1.阳极-熔体-阴极产生的磁场应引起重视;2.非导电钢铁部件不产生磁场;3.磁屏蔽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以粗铁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原始颗粒尺寸、压坯密度及感应电流对感应烧结过程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颗粒尺寸减小、压坯密度增大和电流增大都可以使铁粉产生更多的热量,促进烧结过程的进行。烧结开始时,粉末颗粒自身的硬度下降,加工硬化现象消除,材料硬度大幅度降低;烧结基本完成后,颗粒间结合强度增大,试样的硬度逐渐趋于平稳,并且有小幅上升。材料的耐腐蚀性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三菱金属公司研制了一种具有重量轻和极好抗静电性能的晶须和针状导电粉末。这种晶须和导电粉末是在硼酸铝晶须表面涂复一种导电超细氧化物粒子而获得的。该种粉末量轻比重为3.3~3.6。因此只有很小的量就能达到抗静电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热和耐干燥性能。另一种  相似文献   

19.
粉末高温合金作为先进高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是粉末高温合金构件的制备方法之一,但是原始颗粒边界(prior particle boundaries,PPBs)的存在会极大的影响构件的性能。本文综述了热等静压制备粉末高温合金原始颗粒边界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原始颗粒边界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总结了粉末高温合金中原始颗粒边界的消除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原始颗粒边界的消除方法主要包括向粉末添加Hf、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对粉末进行预热处理,真空动态脱气处理或等离子体滴凝处理;优化粉末制备工艺,选用纯度更高、尺寸分布更均匀的粉末;选用合适的热等静压工艺参数和工艺方式;对制件采取热挤压、退火、固溶处理和热等静压后处理等。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粉末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发现:①烧结制品的原料粉体的粒子越细,其强度越高,并且随着粒度分布范围的缩小,强度波动值减少;②用于高分子合成材料如塑料等的助剂或添加剂的粉末原料,其粒度对制品的强度同样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