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优选结构液-液旋流管分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耀军  沈熊  周力行 《化工学报》1999,50(6):758-765
利用库尔特粒径检测技术,对一种优选结构液-液旋流分离管的分离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测得该旋流管的临界分离粒径为30μm,而相同条件下国外典型产品,即F型旋流管的临界分离粒径为60μm,表明这种优选结构旋流管的分离特性较F型旋流管显著改善;实验结果还表明该旋流管的分离特性随处理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处理量为10m~3·h~(-1)时最好;随溢流比的加大而改善,其最佳溢流比为4%~5%;此外,还考察了为含油浓度与粒径分布之间的关系。有关结果为科学严格地评价液-液旋流分离管的分离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旋流器在常减压装置减顶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刚 《化工机械》2002,29(5):284-287
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三锥体结构特征的旋流管 ,设计 10t/h规模的旋流器 ,用于处理 5 0 0万t/a常减压装置的高硫减顶水。在水相压力降约 0 2MPa时 ,除油效率为 5 2 .8%~ 78.3% ,装置外排污水平均含油浓度 137mg/L ,解决了常减压装置掺炼进口高硫原油所引起的污水含油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新型锥体切向开缝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并针对锥体开缝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开缝型式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锥体开缝会使水力旋流器的压降大幅降低;开缝长度由10 mm增大到50 mm的过程中,分离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开缝长度为20 mm时最佳;第二条缝隙的开缝位置由锥体底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分离效率也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距底部缝隙80 mm时分离效率最高;保持出口截面积不变,在底部开6 mm长的缝隙,另外在最佳开缝位置处开一条长缝隙时的分离效率最高,且与底部缝隙呈反方向分布是最优的开缝型式,与常规水力旋流器对比,在高流量下其分离效率仅降低了1.48%,但压降降低可达36.84%,节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取公司试制成HL 1-2和HL 6-12型号的高机速、高生产率的玻璃成型机,可用来生产玻璃容器,主要是玻璃瓶。HL 1-2型机是小型的,有一个初模及两个成型模。机器生产率为40只/分,双腔时可达80只/分。改进后的HL 1-2机有两个双腔初模和四个双腔成型模。生产率高达160只/分。 HL 6-12机是大型的,已于1973年成批生产,其生产率为300只/分,双腔时600只/分,三腔时900只/分。  相似文献   

5.
马世臣  王兆祥 《水泥》1990,(10):26-28
关于新型干法水泥窑旋风筒锥体的砖型设计,起初都采用同环同种砖型法,一个锥体往往有十多种以上的砖型,给制造、保管、砌筑带来诸多不便。进入八十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新型干法窑,预热器锥体用直形砖和楔形砖两种砖型,也有九种以上的标型和普型砖组合,完成锥体衬砖的配置,我国柳州水泥厂就是一例。但在实践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并不太欢迎,原因是一个锥体至少仍需四种以上不同尺寸的砖型,其数量有的不足十块,由于加工砖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新颖、可靠、快速的检测平台用于检测食品中多种化学污染物。通过种子两步生长法合成出金纳米双锥体,采用消耗诱导分离法获得纯度接近100%的金纳米双锥体,利用液-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出大面积致密的金纳米双锥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研究表明,以结晶紫(CV)作为拉曼探针分子,该基底具有较好的SERS灵敏性和重复性;而且对抗生素孔雀石绿(MG)、农药残留福美双(THR)和塑化剂邻苯二甲酸卞酯(BBP)的检测灵敏性较高,检测限分别达到10-9、10-9、10-8 mol/L,对酒中BBP的检测限为1.3 mg/kg。  相似文献   

7.
对直通式旋流管的分离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CFD对某旋流管单级和双级串联的分离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双级串联旋流管式粗滤器较单级旋流管的效率确实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小流量下对于10μm以下粒子的分离效率提高较明显,从而在理论上保证了压气机和发动机的使用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茚三酮-1,3-双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HL1),茚三酮-1,3-双缩氨基硫脲(HL2)两种含硫双Schiff碱及它们的铜、钴金属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差热和摩尔电导等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双Schiff碱配体与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内部具有锥体结构的新型滤筒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成本效益法建立新型滤筒除尘器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对影响新型滤筒除尘器经济性的结构参数如滤筒褶数、锥体褶数、锥体高度、锥体上圆台半径及锥体褶高进行分析,基于Minitab软件代码平台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构参数对效益成本比的影响趋势和显著性,得到各影响因子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并优化其结构参数. 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效益成本比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锥体褶数(N1)>滤筒褶数(N2)>褶高(h2)>锥体高(h1),而锥体上圆台半径r的影响不显著. 在给定的参数范围内,当N1=264, h1=0.8 m, N2=350, h2=0.05 m时,取得的最大效益成本比为33.25%.  相似文献   

10.
CFD在液液水力旋流器入口结构及尺寸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 (CFD)的原理和方法 ,以流场数值模拟为基础 ,本文研究了旋流器的各组成部分在分离中所起的作用 ,首次定量描述了旋流器内、外旋流压力 ,径向压力梯度和弗劳德准数沿管长的变化 ,并分析了旋流管各部件对分离性能及能耗的影响 ,并对旋流管入口结构和尺寸作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1.
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在3种规模、18种旋流板结构下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考察了旋流板结构参数(径向角、仰角和叶片数量)对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并建立了预测分离器压降的关联式,为旋流板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工业应用的标定结果表明分离器压降预测式是准确的,它可用于工业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三次曲线的液-液水力旋流器管形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标准的Thew式旋流器结构为设计依据,把大锥段和小锥段部分用两段三次曲线和一段圆弧作为母线的腔体所取代,形成了内流道光滑的液液旋流器分离管。该管型较好地解决了流场紊乱的问题,更利于旋流分离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旋流式微气泡发生器,由环形注气机构和新型气泡破碎机构两部分组成,前者采用中心圆环+微孔板结构,后者由静止起旋元件和文丘里管组成,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新型气泡破碎机构的流道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常规文丘里流道对比. 结果表明,新型气泡破碎机构流道内的水流速度、径向速度梯度、湍动能和湍能耗散率均大于常规文丘里流道,常规文丘里流道出口处产生的微气泡直径为新型气泡破碎机构的2倍.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静止起旋元件结构,优化后的叶片出口角度为35?,中心圆柱体直径为12.3 mm,叶片长度为10 mm,优化后的气泡破碎机构产生的微气泡直径为优化前的75%.  相似文献   

14.
对地沟油生物柴油在旋流雾化喷嘴中的内部流场及外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喷嘴孔径、旋流芯螺距、螺柱槽道横截面积和槽道形状等结构参数对出口雾化速度及索特平均直径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0.7 mm孔径的喷嘴的韦伯数最大,索特平均直径与雾化锥角最优。螺距4 mm的喷嘴雾化特性最优,旋流芯螺距越小,流体在喷嘴内旋流次数越多,阻力损失越大,流体在切向分量上速度越大。梯形槽道的雾化效果最好,相同横截面积下槽道的水力直径越大,雾化效果越好;截面积1 mm2槽道的喷嘴最优,槽道横截面积越小,流体在槽道中的湍流程度越大,流体内部剪切应力越大,液体表面不稳定波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5.
用于细颗粒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压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用于细颗粒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压力特性 (压力降及压降比 )与流量、分流比、旋数、溢流口和底流口直径及气液比等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研究发现 ,水力旋流器内部压力降分别随流量、分流比、旋数及气液比的提高而加大 ,压降比则分别随流量、分流比、旋数的提高而降低。随着溢流口直径的加大 ,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压力降减小 ,而压降比也随之降低 ;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加大 ,底流压力降减小 ,压降比随之升高。分析可知 ,减少旋流器能耗的有效方法是降低旋数 ,或者减少混合介质中的气液比  相似文献   

16.
除油水力旋流器结构尺寸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模拟实验装置上 ,采用粒级效率进行了旋流器的小锥管锥角、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底流直管段长度和入口当量直径等尺寸筛选实验。筛选结果表明 ,旋流器的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口直径对旋流器的分离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种新型气液逆流撞击式洗涤喷嘴,通过冷模实验,采用溶氧法考察了不同结构喷嘴的气液两相传质性能。结合解析率及流型变化,考察了喷嘴出口直径、切向进液口倾角、旋流室收敛段锥角、切向进液口直径、喷口长度5个参数对传质的影响,确定了优选喷嘴的结构尺寸,分析了该优选喷嘴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气速、表观液气比和轴切比)的传质效果。结果表明,优选喷嘴在轴切比为0.4~0.6且气速较高时传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螺旋肋片形成非衰减性旋流的强化传热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于螺旋肋片形成非衰减性旋流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比较分析了非衰减性旋流与多翅管和衰减性旋流在传热和阻力特性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热系数上非衰减性旋流比多翅管和衰减性旋流分别提高60%~85%和49%,但非衰减性旋流的阻力损失也明显高于多翅管和衰减性旋流.综合热力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Reynolds数下非衰减性旋流的综合热力性能较好,当Reynolds数大于某一临界值 (本实验为18000)后衰减性旋流的综合热力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Shell型旋风管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与尺寸的优化匹配,得到一种新型高效旋风管. 采用等动采样方法,对新型旋风管内的颗粒浓度场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旋风管开有排尘槽的锥形排尘结构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颗粒的返混;加设导流锥结构可显著减少短路流,并能使细小颗粒受到较强的惯性作用而得到分离. 灰斗上方区域,沿轴向向上颗粒浓度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内旋流对颗粒具有较强的二次分离作用. 对粒级效率的估算结果表明,新型旋风管可将粒径大于7 mm的颗粒全部除净,3~7 mm的细小颗粒的粒级分离效率可达86%以上,而相同操作条件下Shell型旋风单管仅能将10 mm以上的颗粒除净. 本工作为旋风管的结构改进、尺寸优化乃至工业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