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液相包覆技术制备涂层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其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表明该工艺使陶瓷材料获得了均匀混合 ,同时改善了复合材料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的界面状态 ,使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益  杨盛良 《材料导报》2007,21(F05):182-184
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性质和优点,并讨论了将其应用于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的优势。从制备方法、材料性能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生成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朱和国  吴申庆 《材料导报》1998,12(4):761-64
主要介绍了自生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陶瓷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较单相陶瓷材料高2-5倍,高温硬度,强度和耐热冲击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本文从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方面综述了陶瓷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在2D碳/碳(C/C)复合材料的碳纤维与基体热解碳间引入中间相沥青做过渡层,研究了中间相沥青的引入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过渡层,普通沥青做过渡层、中间相沥青做过渡层的三类C/C复合材料比较.采用沥青做过渡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中间相沥青做过渡层制备的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比采用普通沥青做过渡层提高44%,剪切强度提高15%.中间相沥青的引入可以使碳纤维束间和束内的结合强度不同,从而使基体断裂产生的裂纹扩散时发生偏转,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熵合金自2004年被提出以来,由于其表现出比传统合金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高熵合金基体中引入合适的增强相形成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HEAMCs),已成为改善高熵合金综合性能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就其增强相选择、制备工艺、相结构和组织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归纳了包括强塑性、硬度以及耐磨耐蚀性等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及强化机制,最后指出了当前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增强相和基体之间的润湿性严重影响大尺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寻找一种高效简易的方法制备大尺寸复合材料是目前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增强相颗粒会导致塑性下降,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与塑性之间的平衡也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性质和优点,并讨论了将其应用于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的优势.从制备方法、材料性能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间相沥青具有高残碳率、高密度、低的密度变化及易石墨化等优点,是较理想的碳/碳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本文从C/C复合制备工艺的角度,阐述了制备C/C复合材料用的中间相的主要特性,其中包括中间相的流动性,在碳化过程中的稳定化、、微观结构以及中间相基C/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激光熔覆沉积过程中向熔池内送入一定比例纯Ti粉和B4C颗粒,直接制备出钛基复合材料,分析了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组织、相组成及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沉积过程中,Ti粉和B4C颗粒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的TiC和TiB增强相,TiC为短棒状或颗粒状,TiB为短纤维状,复合材料中同时有大量未完全反应的B4C颗粒存在,所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较激光熔覆沉积的纯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由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裂解形成的纳米SiC增强的B4C基复合材料,并与直接球磨混合法制备的纳米SiC增强的B4C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先驱体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形成一种复杂的晶内/晶间结构;B4C内部的纳米SiC和Al2O3内部的少量纳米SiC、晶界处的层片状SiC、B4C晶粒内部的SiC亚晶界结构。材料的断裂方式以穿晶断裂为主,形成晶内裂纹扩展路径,增强了材料的韧性,采用PCS为先驱体工艺制备高性能的纳米复相陶瓷,其组织均匀性、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均优于直接机械混合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原位反应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闵光辉  宋立 《材料导报》1997,11(4):68-70
用原位反应法制备了氧化物颗粒增强铜锆基(Al2O3+Cu2O)/Cu-Zr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增强相分布均匀,尺寸细小,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在5% ̄15%内调节,铸态显微硬度可达104.1。最后讨论了热处理及形变处理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流变混熔复合新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了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该复合材料微结构,发现:硅相本身的精细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缺陷,硅相与基体以及基体晶粒之间的界面处有η相析一大的η析出相是离异共晶组织。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增强相预制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压力浸渗方法制备非连续增强复合材料需要高质量的预制块。综述了湿压法制备非连续增强相预制块所用粘结剂的种类和特性、预制块烘干方式对粘结剂分布的影响,以及湿压法制备预制块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预制块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刚度和高比强度的优点,但其延展性不足及较差的耐腐蚀性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研究者采用各种技术开发了多种镁基复合材料,开发出的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综述了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主流技术及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制备技术包括搅拌铸造、挤压铸造、超声波辅助铸造、等离子喷涂等液相制备技术,以及冷喷涂、粉末冶金、高压扭转和搅拌摩擦加工等固相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7种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机理、特点,以及Cu/Al2O3,Cu/WC,Cu/TiB2,Cu/Ti3SiC2 4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内氧化法主要用于制备Cu/Al2O3复合材料,其氧含量控制困难,成本昂贵;机械合金化法可制备超细颗粒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缺点是耗能大,易混入杂质;溶胶-凝胶法可制备超细氧化铝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工艺过程易控制;液相反应法可用来制备性能优良的Cu/5%TiB2复合材料,基体中颗料的含量、尺寸和分布易控制;固相反应生成法产品纯度高,易获得复杂相和亚稳定相,但产品致密度不高;反应喷射沉积法制得的产品晶粒细小,无宏观偏析,颗粒分布均匀,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最后还分析了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发挥高熵合金和强化相(或金属基体)的性能优势,有望超越传统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极限。对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未来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组分设计、强化相种类和制备方法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首先介绍了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强化相种类,并对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制备高性能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包括高熵合金成分的选择、强化相种类及生成方式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等因素;最后对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N2以及N2+CO两种不同气氛下制备α-Sialon/SiC(W)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实验揭示了两种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不同的相界结构:N2气氛下制备的材料中,基体与晶须间的界面结合牢固;而在N2+CO气氛下,由于CO气体与SiC晶须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iO2;导致相界面上渗入一层很厚的玻璃相.两种相界结构均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本工作提出了改进α-Sialon/SiC(w)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的几个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聚偏氟乙烯(PVDF)与离子液体(IL)熔融共混制备IL/PVDF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晶相结构。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咪唑阳离子与PVDF的-CF2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诱导PVDF极性β相的生成,复合材料的β相相对含量最高可达81.83%,是纯PVDF的2.7倍。IL/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最高可达21.0(100 Hz),相比纯PVDF提高了4倍。此外,探讨了熔融沉积成型(FDM)对IL/PVDF复合材料的影响,发现FDM成型能够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极性β相含量Xc(β),这对FDM成型制备PVDF基电子储能及传感设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林江  陈国华 《功能材料》2007,38(A02):891-893
采用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热膨胀系数随硅灰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显微硬度随硅灰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硅灰石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烧结致密化温度移向高温。硅灰石的加入抑制了玻璃中方石英和钙硼石的析出,有利于硅灰石相的形成。当硅灰石含量为40%时所制得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即有高的相对密度(96%)、低的介电常数(5)、低的介电损耗(约0.2%)、低的热膨胀系数(约7.1×10^-6/℃)和低的烧结温度(950℃),有望用于基板材料。  相似文献   

20.
碳/碳复合材料基体用中间相沥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间相沥青具有高残碳率、高密度、低的密度变化及易石墨化等优点 ,是较理想的碳 /碳 (C/C)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本文从 C/ 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角度 ,阐述了制备 C/ C复合材料用的中间相沥青的主要特性 ,其中包括中间相沥青的流动性、在碳化过程中的稳定化、微观结构以及中间相沥青基 C/ 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