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改善汾河水体环境,合理制定水环境管理方案,根据2015—2019年汾河中游干流水质监测结果,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为基础,引入熵权法对水质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聚类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汾河中游干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辨识主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汾河中游水质具有波动性,基于熵权的综合污染指数从2015年的4.14下降至2019年的2.35,表明水质整体呈好转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水质监测断面可分为3类,太原段水质优于晋中段,自上游至下游基于熵权的综合污染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汾河中游水环境污染状况虽逐年好转,但水质仍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TN。 相似文献
2.
3.
排污量过大,是淮河水质产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今年元月1日至2月21日,颖河排入淮河干流的水基是2.3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排入的污水达6780万立方米,安徽省排入的污水达715万立方米,平均每3立方米水中有1立方米污水。由颍河口到蚌埠,汇入淮河的主要是涡 相似文献
4.
5.
1998年5月2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审批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标志着这项规划多年的淮河中游洪水控制性工程正式立项;8月由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主持有关单位参加,对 相似文献
6.
7.
淮河淮南段水污染状况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选择了对淮河淮南段水质影响较大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等指标评价了淮河水质。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枯水期水污染指数要明显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水质类型为Ⅳ类水到劣Ⅴ类水。在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淮河中游是指洪河口到洪泽湖出口段,干流河长500公里,区间集水面积13万平方公里。除西北部的伏牛山和南部的大别山、皖山余脉外,总面积的85%是广阔的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建国40多年来,水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年份有16年,其中超过3000万亩的有6年,1963年达6000万亩,为淮河中游总耕地面积的86%。1991年淮河水灾震惊了海内外,淮河中游被认为是最难治理的地区,需要广开思路深入研究。为此,笔者提出本文与同行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初步分析了淮河干流中游河段径流减少的趋势,认为其原因与降雨量的关系不大,影响较大的因素为上游蓄水工程及其水面面积、灌溉面积和综合用水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从而引起蒸发和渗漏损失加大,导致下泄流量减少,建议采取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以及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等措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对1995,1996,1997年长江中游河段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阐述了水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得出长江中游区域水质总体上出现逐年恶化的趋势。说明应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工作。并提出了抑制水环境恶化趋势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淮河干流中游未控区间的天然径流是历次水资源评价的难点。在对1980~2000年天然径流系列进行逐项还原的基础上,将其计算结果与第一次评价的1956~1979年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同步期1956~2000年的径流成果进行简单介绍。经与同步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等值线图对照,反映本次同步期天然径流评价成果基本合理,可作为水资源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取淮河流域的82个水质监测站,对各站点的1986—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全流域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流域范围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质变化主要受到入河排污量、上游来水量、闸坝调控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蚌埠站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多年变化规律表明,1995年是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转折点,1995年前水体污染物浓度不断恶化,1995年后水体污染物浓度逐渐好转。DO浓度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到水温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浓度;CODMn浓度同时受到闸坝调控方式以及区域来水量的影响,汛期浓度低于非汛期。从全流域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看,有机污染物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河段主要分布在淮北支流上,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流域进入相对丰水期以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污染联防工作,淮河流域水质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2000年后,随着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淮河流域的水质污染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淮河上中游流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情况,基于1960~2014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流域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淮河上中游流域近55年来日照时数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由多变少,其中年日照时数大约每10 a减少102.2 h,四季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率排序为夏(-48.8 h/10a)、冬(-29.3 h/10a)、秋(-19.7 h/10a)、春(-5.4 h/10a)。流域日照时数的减小趋势除春季不显著外,年与夏、秋、冬三季的日照时数均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空间上,流域北部的中间地带(商丘站附近)与西北部(宝丰、郑州站附近)的日照时数减小趋势较明显(Z<-2),减少幅度较大,而东部(盱眙站除外)减少幅度则偏小。年与夏季日照时数的极显著突变年份为1980年,年日照时数的弱显著突变年为1984年。秋季、冬季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99年、1983年,春季的突变年份在20世纪70年代内。研究成果可为淮河上中游流域的气候研究、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影响着河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淮河与洪泽湖1975-2015年的水沙交换指数,利用多种统计检验交叉互补的方法,对河湖水量交换指数和泥沙交换指数进行了趋势变化、突变检验及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受不同年代治淮工程的影响,河湖水量交换指数整体而言呈不显著增大趋势,造成洪泽湖库容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入湖泥沙量大于出湖泥沙量,湖盆泥沙的淤积量逐年呈不显著增大趋势。洪泽湖库容及湖盆淤积在研究时期内呈稳定的波动状态,未发生较为显著的突变现象。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特征,均以14a为第一主周期,河湖水沙交换程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阐明了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作用关系,可为河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下游水沙的时空调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小浪底水库不同泄水建筑物的组合,塑造一定历时、流量、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的下泄水流与下游伊洛河、沁河的“清水”对接,在花园口站形成协调的水沙关系,实现既排出小浪底水库的库区泥沙,又不淤积下游河道的目标。2003年9月6~18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就该理论开展了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异重流排沙和浑水水库排沙的特点,达到了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拦粗排细”、减缓库区淤积的目的;②利用小浪底-花园口区间的洪水资源,将小浪底水库排出的细泥沙输送入海,并且不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提高了水流的输沙效率;③实现了下游河道减淤与减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汛期降水占到年降水的50%以上,地域分布上以东南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在年际上分别呈现21~32a、8~19a、3~7a和24~32a、8~21a、3~7a三个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特征,同一时间尺度的丰枯变化基本相同。主汛期降水年际Cv普遍大于年降水,但空间分布不一致;年降水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和北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部和东南部;主汛期降水年际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北部及蚌埠一带;北部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性略大于南部。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但主汛期降水略呈增加趋势而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在流域北、西和西南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尤以西、西南部较为明显,而流域中、南和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主汛期降水则从北向南以条带状表现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三峡工程运行后在枯水期增加了下泄流量,提高了长江中下游河段枯水期沿程水位与平均流量,改变了中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的水动力扩散特性,进而对河道的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武汉河段汉口站水位和流量变化为例,分析其在枯水期、汛期和蓄水期3个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变化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河道排污口附近主要污染物指标(COD和NH3-N)的扩散特性和响应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分析水位和流量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排污口附近水质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流量年内分布趋于均匀化,各个不同时期的污染物扩散范围总体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