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生物污泥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与公式,计算了烧结淤泥页岩陶粒生产阶段CO_2排放因子和陶粒加气混凝土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为反映生物污泥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CO_2排放水平,将计算结果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普通砖和烧结空心砖碳排放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A3.5、B06和A5.0、B07级生物污泥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分别为449.15和437.90 kg CO_2/m~3,A5.0、B07级外墙砌块碳排放量较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烧结空心砖分别升高了45%和36%,而与烧结普通砖相比则减少了10%。生物污泥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碳排放量远高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烧结空心砖是由于大量使用了陶粒这一高碳排放原料,因此,若想降低其碳排放,可从降低陶粒生产碳排放入手。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技术的引入在建筑使用阶段达到了低碳减排的目的,然而"低碳"不能依靠末端减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实现低碳建筑要靠系统减排。该文以"零能耗太阳能住宅产品"为例,通过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建材开采、生产阶段和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客观、真实地反映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结论:由于使用太阳能系统,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降低了90%,然而太阳能系统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太阳能光电板生产的碳排放占总建材碳排放量的41%,必须纳入到建筑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中去考虑。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南京一实际工程的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过程中9种污染物的排放清单;计算了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5种环境影响类型参数(温室效应、环境酸化、人体健康损害、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利用归一化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环境影响类型所占比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再生骨料等原材料获取和生产、材料运输、砌块制作等对环境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5种环境影响参数均比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小,使用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块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环境排放,改善其环境性能。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可以有效提升砌体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木结构建筑由于在建材原料方面的减碳优势得以被重视。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法,结合国家碳排放标准,聚焦轻型木结构建筑,测算其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并比较同等体量的混凝土结构和轻钢结构建筑。结果表明,轻型木结构建筑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运行、建造拆除阶段碳排放都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和轻钢结构建筑,表现出明显的减碳优势。  相似文献   

5.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加以分析,对比了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烧结页岩空心砖的碳排放量.从理论分析角度上看,加气混凝土砌块因轻质多孔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平衡饱水后无论与其干燥状态或页岩空心砖相比,碳排放量均显著增加,不再具有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保证使用过程中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减少使用中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木结构的三类民用住宅建筑开展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分析。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能耗与轻钢结构建筑基本相同,均比木结构建筑高30%左右;混凝土结构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比轻钢结构建筑高44%,轻钢结构建筑比木结构建筑略高5%。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烧结页岩空心砖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应用全过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通过示例分析测算表明,烧结页岩空心砖(1000 kg/m3级)与加气混凝土砌块(B06级)产品生产应用全过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3.4893、2.7924 tCO2/万块标砖,烧结页岩空心砖比加气混凝土砌块碳排放量高24.9%;烧结页岩空心砖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为产品生产,占比87.8%,加气混凝土砌块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为原材料获取,占比75.4%。  相似文献   

11.
建筑的物化阶段具有碳排放时间集中、排放量大的特点,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关键阶段。因此通过界定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系统边界,采用简化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以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快速计算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本文利用基于过程的清单分析方法,研究了129栋住宅建筑在物化阶段的建材碳排放量。统计结果显示,住宅建筑在物化阶段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按面积加权平均值为514.66 kg CO_2e/m~2。其中,钢、商品砼、墙体材料、砂浆、铜芯导线电缆、建筑陶瓷、PVC管材、保温材料、门窗和水性涂料十类建材的碳排放量达到了建筑物化阶段总建材碳排放量的99%,是物化阶段碳排放最为主要的建材。其中,土建工程中钢、商品砼和砂浆这几种主要建材碳排放量在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的住宅建筑中趋势依次递增。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控制这十类建材的用量,选用低环境影响的建材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分析建筑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指标的特征。对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各阶段占比和碳排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占居住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建材生产阶段;加强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管理监督,以及增加建筑使用年限是降低建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分析建筑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指标的特征。对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各阶段占比和碳排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占居住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建材生产阶段;加强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管理监督,以及增加建筑使用年限是降低建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位于北京怀柔区庙城镇,系别墅住宅小区。建筑系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三层),总建筑面积9万m2。建筑结构形式为混凝土砌块“砖混”结构,内墙采用19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墙采用280系列90m m高的保温承重装饰砌块,有多种颜色。方案:德国维思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建筑师:赵兵兵砌块供应商:北京金阳新建材有限公司施工:北京市长兴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新新小镇  相似文献   

15.
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阶段是建筑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这两个阶段,采取有效的减碳措施。经调研分析发现:钢材、水泥和铝材,三者合计的能耗及碳排放占整个建材生产阶段的比值分别达到95.5%和98.9%,这与它们的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和用量有密切联系,可通过降低水泥用量或优化水泥生产工艺以及推进木质建材在建筑中的应用来实现建材生产阶段的节能、降碳。直接与间接碳排放构成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主体,降碳举措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升建筑本体节能、实现建筑全面电气化和减少高碳排的生活习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国内陆城市使用再生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的环境潜力以便为工程决策提供参考,以山西太原为例研究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在确定系统边界和分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与文献数据,确定了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建立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根据实际调研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运输距离等参数,分析太原2个典型混凝土结构分别采用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在骨料生产、水泥生产、运输和填埋过程中所产生的等效碳排放。基于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和选定的边界条件,以典型案例的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运输距离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混凝土配合比和运输距离等数据的情况下,相比采用天然骨料混凝土,2个典型结构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等效碳排放可分别降低3.25%和8.39%,且显著降低天然骨料开采及填埋场占用土地,具有较为显著的环境效益; 确定了采用再生混凝土取代天然骨料混凝土具有相对碳排放优势的范围; 天然骨料从矿山运输至搅拌站距离、废弃混凝土从拆除现场运输至填埋场距离以及废弃混凝土从拆除现场运输至再生建材工厂距离的临界值分别为18.3、8.5、18.8 km。  相似文献   

17.
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碳排放,是一个重大议题。寻求混凝土建材的低碳化路径,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桥梁全生命期碳排放估算方法,将桥梁建设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造、运行、拆除五个阶段来分别计算,并根据配合比来估算轻骨料混凝土碳排放因子。通过桥梁实例,对轻骨料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钢三种结构方案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得出轻骨料混凝土可降低桥梁建设的碳排放。结构工程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是较好的碳减排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测算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分为建材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使用和维护更新、废弃与拆除 5 个阶段,分别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的来源,运用碳排放因子法确定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模型,结合广州市某高校办公楼改扩建工程案例,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特点与强度,为建筑碳排放测算研究提供参考。测算结果表明,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营维护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大的阶段,分别占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 30.03%和 68.00%。同时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砖瓦及建筑砌块工业主要建材产品产量2019年08月砖瓦及建筑砌块工业主要建材产品产量本月全国产量3,529,402.330万块,比去年同月降低0.46%本月全国累计产量26,869,136.670万块,比去年同月增长0.79%本月全国产量48,275.870万片,比去年同月降低37.27%本月全国累计产量382,359.670万片,比去年同月降低11.52%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并开展了对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碳排放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木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较少。建筑物在运营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占建筑生命周期总碳排放比例最大,为95%左右。因此,通过减少这一阶段的建筑能源消耗来减小碳排放是建筑节能减排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