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土电通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玄武岩纤维、丁苯乳液聚合物及两者复掺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玄武岩纤维和丁苯乳液聚合物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丁苯乳液聚合物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玄武岩纤维;两者复掺时,可以更加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二者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作用存在一个合理的掺量范围,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2.5kg/m3、丁苯乳液聚合物掺量为1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表面砂浆层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CM法测定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表面砂浆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的表面砂浆层能显著地降低混凝土本体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对强度等级低,抗氯离子渗透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采用表面砂浆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循环加载压缩及电通量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长度、养护龄期和循环加载压缩试验应力比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BFCC)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BFCC的6 h电通量值逐渐减小;随着玄武岩纤维长度的增加,BFCC的6 h电通量呈降低趋势,但是,当纤维长度从12 mm增加到20 mm时,BFCC的6 h电通量降低速率减小;随着应力比的增加,BFCC的6 h电通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应力比为0.2,BFCC的6 h电通量值最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玄武岩石粉的粒径和替代率0、10%、20%、30%(等质量替代水泥)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压汞分析技术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玄武岩石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石粉粒径和替代率的增加,HPC的流动度和初凝时间均呈增大趋势;随着玄武岩石粉替代率的增加,HPC的电通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玄武岩石粉粒径的增加,HPC的电通量呈增大趋势;玄武岩石粉的粒径对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与其替代率紧密相关,当替代率较低时,粒径越小,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而当替代率较高时,减小粒径对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大;玄武岩石粉的填充效应和潜在活性可以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从而提高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改进的自然扩散法,对火成岩纤维混凝土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得出了自由氯离子浓度在混凝土内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基于Fick第二定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该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显示掺入短切火成岩纤维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然浸泡法模拟海洋水下区环境,研究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BPFRC)的氯离子扩散性能.通过固液萃取法和电位法测试了不同侵蚀时间下BPFRC中的氯离子含量,分析了纤维种类、掺量和混杂形式对氯离子含量分布、表面氯离子含量(Cs)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此外,采用Rapid Air 457测定了BPFRC的孔径...  相似文献   

9.
引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与孔结构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不同引气剂掺量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相应的孔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引气荆掺量影响混凝土的孔分布和孔连通性;适量引气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中孔径小于0.1μm的孔数量,增强孔系统的不连通性,进而增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引气剂掺量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相应的孔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引气剂掺量影响混凝土的孔分布和孔连通性;适量引气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中孔径小于0.1μm的孔数量,增强孔系统的不连通性,进而增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粉煤灰和纳米SiO_2的复合改性方法,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了粉煤灰和纳米SiO_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 d)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粗骨料会显著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 d氯离子迁移系数和电通量分别提高了101.7%和89.1%;单掺SiO_2或粉煤灰时,随着取代率的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复掺纳米SiO_2和粉煤灰能够产生叠加效应,显著提高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复掺2%纳米SiO_2与30%粉煤灰时84 d氯离子迁移系数和电通量分别降低了72.3%和89.1%,甚至优于普通混凝土,并且相同掺量的纳米SiO_2对30%的粉煤灰改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然浸泡方式,测试了一定条件下外部溶液中的氯离子在砂浆中的扩散深度、可溶性氯离子含量、孔隙结构以及浆体结合氯离子性能等,进而研究了影响氯离子在砂浆中扩散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砂浆中氯离子扩散深度及可溶性氯离子含量与体系中孔径大于30 nm的孔隙率、浆体结合氯离子性能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矿渣以及氯离子结合剂的掺入可显著降低砂浆中氯离子扩散深度随浸泡龄期增加的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超低离子渗透性水泥基材料(ULIPCM)的孔结构以及细化其界面过渡区,减少由于毛细孔或界面过渡区相互贯通而形成的逾渗路径,提高了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28 d时,ULIPCM的6 h导电量小于300C,为一般高性能混凝土的1/10~1/7;90d时,ULIPCM的6 h导电最小于100C.28d时,ULIPCM的Cl-扩散系数小于1.0×10-13m2/s,为一般高性能混凝土的1/20~1/10,且蒸养条件下ULIPCM的Cl-扩散系数稍低于标养条件下的.ULIPCM的界面过渡区厚度细化为30 μm以下,界面过渡区内充满了水化产物,结构致密,C-S-H凝胶非常多,CH晶体很少且取向性差;ULIPCM的水化产物中CH含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4.
旨在揭示吸附砂浆含量对RA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吸附砂浆界限含量。选取5种不同吸附砂浆含量的再生粗骨料和1种天然粗骨料作为对照组,将其制备成6组混凝土,利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测出各自氯离子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发现:随着再生粗骨料吸附砂浆含量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当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氯化物环境等级分别为D和E时,吸附砂浆界限含量分别为48.2%和41.3%;当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氯化物环境等级分别为D和E时,其吸附砂浆界限含量分别为43.2%和37.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半圆弯拉试验及扫描电镜(SEM)分析,对掺加0%,0.3%玄武岩纤维的沥青砂浆试件进行抗裂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适当的玄武岩纤维可增强沥青砂浆的力学性能,无预切口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提高了16.2%,临界内聚力提高了14.3%,有预切口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提高了51.2%,临界断裂能提高了17.2%;玄武岩纤维的掺加可提高沥青砂浆的黏度,抑制沥青的流动,且沥青对纤维有很好的浸润性,进而增强了两者的黏结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沥青砂浆的开裂机率.  相似文献   

16.
工程实际中,混凝土构件通常都承受一定荷载,考察预加荷载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状,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比了预加和不预加荷载以及纤维掺加与否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电量。预加荷载为相应混凝土棱柱体轴向抗压强度的30%~50%。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硝酸银一铬酸钾染色法研究了氯离子在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中的渗透性,认为氯离子在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中渗透深度P与浸渍时间t符合p(t)=atb关系式,并将其与陆上成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氯离子在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中的渗透机理,并提出了降低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掺合料——氯离子吸附剂对不同水胶比混凝土与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通过混凝土的ASTMC1202电量试验以及砂浆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得出结论:氯离子吸附剂对渗入混凝土与砂浆中的氯离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掺加质量分数为6%的氯离子吸附剂即可有效改善混凝土与砂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氯离子吸附剂与粉煤灰以及矿渣等掺合料混合使用时,其改善效果远好于任何一种单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吸水动力学测孔法为基础,通过掺引气剂来改变混凝土的孔结构,探讨了C80混凝土在自然养护和压蒸养护下的孔结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20.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高耐久性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研究通过对相同配合比的RPC掺入不同类型和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试验表明,当掺量为3kg/m^3时,玄武岩纤维对试件的力学性能提升较大;长度为6mm的玄武岩纤维,当掺量为5kg/m^3时,对应的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大;长度为12mm的玄武岩纤维,当掺量为4kg/m^3时,对应的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