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关系"范畴,能够展现这一范畴的多方面意义。在本体论意义上,"关系"作为"实体"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体"存在的隐性前提。在认识论意义上,"关系"是在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关键环节,中国哲学范畴"象"展现了通过"关系同构"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途径,"关系"辨识能够成为直觉认知的思维工具。合理调整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道"展现了事物之间关系和谐的理想状态。探讨"关系"的哲学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对"关系"范畴的误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王飞  石晓冬  郑皓  伍毅敏 《城市规划》2017,(11):9-16,32
分析了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转型发展时代背景,介绍了新版总规的编制重点是系统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核心问题.结合新版总规编制实践,分析了北京在优化提升"都"与"城"关系、"舍"与"得"关系、"一核"与"两翼"关系、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等10个方面的规划转型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睿智 《山西建筑》2014,(17):47-48
对"三关系法"即变形几何关系、应力应变关系、静力学关系进行了名词阐释,介绍了"三关系法"在扭转与弯曲中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作了说明,有助于实际工作及学习的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工业品营销,"关系"的重要性无人可否。实际上,正是因为一些工业品企业过分注重"关系",才走上了"灰色营销"的"歪路",这是对关系营销的严重误读。"关系营销"的真正含义对于关系营销,总体来说有两种不同视角的解读:第一种是狭义的关系营销,或者说"小营销",即企业以与客户做出沟通并建立关系为目标,面向客户营销企业、品牌与产品;第二种是广义的关系营销,或者说"大营销",即以社会关系为目标,面向全社会营销企业、品牌及产品。换句话说,广义的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6)
本文从破解把混淆了法律和道德两种不同概念的"师生平等"称为"新型师生关系"入手,论述了真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亲情关系"这一论题。文中强调师生之间要强化"亲情关系"正确导向,并大力推进师生的这种"亲情关系",不能总在"平等"上做文章,进而形成"尊师爱生"风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素质教育"发展,英语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西方哲学的身心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是以心气关系呈现的,而心气关系在儒家则是"志"与"气"的关系。志与气的关系,由孟子较为系统提出,经王阳明充分发展与完善。阳明认为,持志即是养气,孟子的"守约"、"专心致志"说的是一个道理。持志首先要立志、定心,养气即在其中。阳明认为,立志既是涵养正气的功夫同时也抵御、辟出邪气,即克服杂念、清除习气、通理气机。阳明详细阐发了定气与定心的关系原理:他依据孟子学说用"主一"概念解释了通过持志而定心和"硬把捉此心"之间的分别,从而通过"意动气动"对"志公意私"的说法作出了准确的说明。王阳明认同程明道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述,认为气也是性,只要不执著一边,依良知行去即是,这样最终将性、心、气完全打通归并为一。这一论述将身心一体的哲学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7.
庄宇 《时代建筑》2021,(1):16-21
城市设计是通过整体地研究和组织不同城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来实现其价值的.文章梳理了城市设计涉及的要素及其发展中的空间关系组织方式,提出了"秩序"和"效能"是决定空间关系的关键,结合当代城市设计实践案例,详细分析了组织要素的逻辑既要考虑建构整体和单元两个层次的空间秩序,也要通过要素组织或重构关系以提升城市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学校的管理要"管"与"理"并重,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法制"与"情治"的关系以及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以我国2007—2010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对"关系"、债务融资与过度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有"关系"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借款;从过度投资的形成原因来看,"关系"是导致债务融资影响过度投资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地方国有企业样本中。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政企关系、银企关系以及企业投融资方面的研究,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中古时期的城乡关系中西有别,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影响城乡关系的土地制度、社会阶层、经济关系三个层面研究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土地制度变迁促进得了城乡关系的变革,城市的发展经历了"衰退—复兴"的过程;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乡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对乡村具有绝对的统治权,但是自中唐以后这种对立关系被"交相生养"的城乡经济网络所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