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状腺肿块非血管介入诊断主要有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gFNAC)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USgCNB)技术,USgFNAC是用于选择和指导治疗各种甲状腺结节较为适用的方法,但仅凭少量细胞很难鉴别良、恶性疾病。USgCNB技术标本取样满意度较高,较容易作出组织学诊断,但有一定的禁忌证。非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有PEI 和USgILP。PEI 和USgIL对甲状腺良性孤立性结节性病变疗效好,与PEI 相比,激光诱导的坏死范围可控制,不会损伤周围组织,避免了结节外组织纤维化、声带麻痹等不良反应。非血管介入治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甲状腺肿块非血管介入诊疗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应在临床中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中DSA设备显示的实时辐射剂量率,为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辐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采用美国通用公司DSA机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对术中DSA机由透视模式转换为电影模式时各自序列显示的辐射剂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透视辐射剂量率为18.5~212.0 mGy/min,均值为(114.7±42.1) mGy/min;电影辐射剂量率为216~1 691 mGy/min,均值为(970.1±298.4) mGy/min。透视与电影辐射剂量率总体均值之比为1︰8.5。数字平板探测器面积越大,辐射剂量率均值越大,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较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增高趋势越明显;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较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低,差异显著。结论 医务人员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合理选择DSA设备类型,密切观察动态实时显示的辐射剂量率,及时调整检查模式及可控参数,即刻评估可能致患者放射损伤的剂量水平,合理控制辐射剂量,以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机械血栓清除器械(Amplatz血栓消融器17例,Straub血栓旋切器9例)行介入血栓清除术,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aO 2 )、肺动脉平均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 2 )。25例明确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血栓清除术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26例患者介入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aO 2 明显上升,MPAP明显下降,PaO 2 明显升高,21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36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是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梗死介入机械碎栓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采用碎栓器械行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平均压、血氧分压和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疗效评价为11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由(60.6±7.8)mmHg升至(91.0±7.7)mmHg,P=0.00;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降低由(39.7±10.8)mmHg降至(27.3±7.9)mmHg,P=0.000.结论介入机械碎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是一种可行且行之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用SIEMENS Aritis Zee Floor DSA 介入诊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记录随机配备的辐射检测系统显示的总辐射时间(T)、剂量面积乘积(DAP)、累积剂量(CD),由DAP估算有效剂量(ED),由CD估算最高皮肤剂量值(PSD)。结果 患者所受T为0.9 ~ 71.2 min,平均10.5 min,> 30 min的9例(4.8%); ED为0.11 ~ 282.9 mSv,平均32.2 mSv,> 100 mSv的10例(5.4%);1 Gy < PSD(1/2CD) ≤ 3 Gy的40例(21.5%),PSD(1/2CD) > 3 Gy的4例(2.2%);1 Gy < PSD(4/5CD) ≤ 3 Gy的53例(28.5%),PSD(4/5CD) > 3 Gy的14例(7.5%)。T与PSD(1/2 CD)、PSD(4/5CD)、ED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显著相关。结论23.7% ~ 36.0%心血管介入患者可因累积剂量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5.4%心血管介入患者有显著的致癌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手段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分析移植术后T管留置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介入诊治资料,分析有无T管所需采取的介入治疗方式。结果保留T管的28例患者经造影证实胆道并发症存在后需进行介入治疗的17例,仅需通过原T管引流治疗的11例,而仅需进行球囊扩张后仍以T管引流的3例,需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治疗(和辅以球囊扩张)的14例;无T管的27例患者全部进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诊断发现梗阻病变并予以介入治疗。共发现8例同时存在血管并发症并予以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黄疸均明显消退,技术成功率100%,短期(1个月)缓解率100%。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术后留置T管可为部分患者提供针对胆道梗阻进行造影诊断与引流治疗的途径,但大部分患者仍需介入手段干预,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18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确诊后,立即采取选择性肺动脉插管溶栓、吸栓、碎栓,解痉、球囊扩张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开通率、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其中17例明确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再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8例肺动脉造影全部为肺动脉主干或2个以上分支栓塞,介入治疗后3例肺动脉开通率80%~90%,11例为90%~95%,4例完全开通.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全部在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球囊扩张、经动脉溶栓、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1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临床症状缓解;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动脉溶栓后即刻肝动脉血流得到恢复;1例患者溶栓后3d发生吻合口出血,置入带膜支架,症状缓解,1d后肝动脉再次闭塞,2周后行第2次肝移植.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谨慎实施,以避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总量20万~140万U,低分子肝素应用10~15 d,口服华法林3~6个月.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二聚体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100%.肺动脉平均压从(29±3)mmHg下降至(16±8)mmHg,治疗后  相似文献   

14.
徐翠荣 《工业加热》2010,(10):824-82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对54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和严重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订科学的护理对策,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通过及时的观察与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了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能对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MRI与超声技术在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中不断改进,增强了临床诊断价值。超选择血管内灌注化疗/放疗具有创伤小、局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等优势,治疗上较重视抑制血管生成,以药物化疗为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待加强对药物作用机制、肿瘤复发机制方面的研究。降低诊断成本,提高新技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加强超选择血管内灌注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用的研究,在今后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肾上腺转移癌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 1例未找到肾上腺供血动脉,53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76次灌注及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 98.1%,栓塞后临床症状改善率100%,术后3个月, 75.4%患者瘤灶内碘油仍沉积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 1.88%.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对肾上腺转移癌行灌注及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38例大动脉炎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经血管造影按Lupi-Herrera综合分型法,Ⅰ型11例,Ⅱ型15例,Ⅲ型7例,Ⅳ型5例.主要受累的动脉包括锁骨下动脉20例(52.6%),腹主动脉15例(39.5%),肾动脉,4例(36.8%),胸主动脉10例(26.3%),颈动脉9例(23.7%),髂动脉9例(23.7%),腋动脉7例(18.4%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回顾分析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术后复查中的作用。方法对19例肝癌TACE术后AFP明显升高的患者行CTHA/CTAP及DSA造影。结果CTHA/CTAP发现14例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15枚,DSA发现6例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8枚。结论与DSA相比,CTHA/CTAP是评价介入疗效及发现新发病灶更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导丝置于肺动脉内进行血栓捣碎、采用尿激酶冲击溶栓、球囊扩张术和24 h尿激酶持续溶栓,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5例.3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5例血氧饱和度达93%以上.结论 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治疗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肺动脉栓塞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