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爆炸焊接法生产铜/钢复合板,并对该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以研究不同温度对复合板界面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焊生产的铜/钢复合板界面几乎没有化合物;当退火温度低于700℃时,铜与钢的晶粒都较细小,且结合界面无化合物产生,但当温度高于750℃后,铜的晶粒急剧长大,且产生一定厚度的化合物,对性能是不利的,所以700℃左右为铜/钢复合板合适的退火温度;结合界面显微硬度最大,离界面距离增加,硬度降低;退火处理后的硬度明显降低,且退火温度越高,硬度降低越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316L/Q235B复合板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316L/Q235B复合板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界面硬度降低,而伸长率提高了。640℃以下热处理,基层Q235B钢组织只发生回复,未有明显再结晶,复合板界面硬度值降低较少。920℃正火后复合板界面硬度降低至280 HV以下,加工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对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00~600℃进行了退火处理,分析了退火温度对TA2纯钛晶粒尺寸及复合板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00~600℃退火时,TA2纯钛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575℃退火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组织; TA2纯钛显微硬度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575℃退火时TA2纯钛显微硬度最高;综合考虑退火温度对TA2纯钛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75℃下退火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SUS410L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800℃退火保温10~30 min,随着退火温度、时间的增加,再结晶程度增加,强度降低,伸长率升高;在750℃退火保温40~60min,随着退火时间延长,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经850℃退火后,钢中有马氏体生成,由于马氏体相变强化作用,使得试样的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马氏体显微硬度为180~190 HV,铁素体显微硬度为130~140 HV。  相似文献   

5.
带夹层材料的爆炸-轧制钛钢复合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扩大钛-钢复合板的尺寸,采用一种新颖的组料方式,这种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首先用爆炸焊接的方式将DT4夹层与钛板结合,然后按照对称方式组坯。研究轧制温度、退火温度对复合板剪切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试验机对复合板的微观组织和界面附近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板的结合强度取决于轧制温度和轧后退火温度,当轧制温度超过钛的α→β相变温度,并且退火温度超过750℃时,Ti/DT4界面脆性化合物明显增多,剪切强度显著降低;当退火温度超过900℃,Fe在钛中扩散速度快,显微硬度的峰值在钛侧出现;在550~650℃退火,复合板的结合强度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涡流金属电导仪及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退火温度对Cu-Cr-X合金带材硬度、导电率、抗拉强度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始冷轧态合金带材经过370℃退火处理后,在保持高的导电率情况下,合金带材硬度由152.6 HV0.1升高到164.5 HV0.1、强度由532 MPa升高到544 MPa。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到420℃,合金导电率变化不大,但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其中强度下降到519 MPa,硬度下降到154.8 HV0.1。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经过370℃退火后合金中出现了亚晶组织,晶界增多,增加对位错阻碍作用,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通过Gleeble-3800热压缩试验模拟316L/Q370qE复合板轧制,并借助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组织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变形量、变形温度、变形前保温时间等参数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结合强度逐渐升高,变形量大于20%时,结合强度升高趋势变缓;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结合强度先升高后降低,1100 ℃与1250 ℃时结合强度相差不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结合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轧复合法制备了TA2/不锈钢/Q235复合板,并对其开展了不同温度的轧后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了退火温度对复合板界面附近微观组织、金属间化合物等特征的影响.通过显微硬度计和平面内压缩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复合板变形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从不锈钢侧到钛侧,界面依次由σ相(富Cr的Fe基固溶体)、X相(富Cr的TiFe2相)、TiCr2 +TiFe2 TiFe等化合物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σ相和TiFe的层厚相较于X相和TiCr2 +TiFe2增加更明显.显微硬度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Q235层硬度逐渐降低,而Ti层硬度则是先降低后升高,硬度升高主要与元素扩散有关.平面内压缩过程中,会发生TA2与不锈钢之间的层间开裂,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层间开裂越早,这主要与越厚的金属间化合物易萌生裂纹有关.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2205-Q345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爆炸复合板进行了退火,并对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疲劳寿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有塑性变形,组织成纤维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高,界面附近的组织逐渐产生回复再结晶,界面显微硬度逐渐降低;复层耐蚀性在高于650℃热处理后明显降低;450℃热处理疲劳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不同保温时间时Q345E钢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变化,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与保温时间对Q345E钢材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对Q345E钢的显微组织与硬度产生明显影响。当温度低于1050℃时,随温度升高,硬度值逐渐增大。在1050~1150℃,奥氏体晶粒长大,而合金元素和碳原子偏聚倾向减小,第二相粒子溶解,这个温度范围内硬度降低。奥氏体化温度继续升高,伴随着碳化物的逐渐溶解,材料硬度又有所增大。此外,随保温时间延长,Q345E钢淬火后材料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加工率和退火温度下纯银的硬度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率下,随退火温度升高纯银的硬度逐渐降低,但降低的速率并不一致;当加工率低于50%时,退火温度在200℃时硬度下降最快,而当加工率高于70%时,退火温度在100℃时硬度下降最快。  相似文献   

12.
对高温淬火态的8CrMoV轧辊钢进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分析了回火温度对高温淬火后的8CrMoV轧辊钢的组织、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高温淬火态的8CrMoV钢的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粗大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转变为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及回火索氏体,显微硬度逐渐降低,当回火温度达到600℃时,硬度明显降低,出现软化现象,但其耐磨性并不是严格的与硬度成正比关系,当回火温度为550℃时,其耐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对Fe-16Mn-1.4C-1.2Al系TWIP钢微观组织和显微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处理参数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显微硬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600℃处于回复阶段,无退火奥氏体晶粒形核,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位错缺陷的减少。1000℃完成回复再结晶阶段,晶粒粗化,晶界面积减少,降低了合金抵抗塑形变形的能力是该阶段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局部受压时,晶界抵抗塑性变形的作用要强于位错缺陷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箱式电阻炉对铸态高Cr冷作模具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高温处理,并对热处理试样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拉伸、硬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球化退火后组织中碳化物颗粒先逐渐粗化,1170℃后又明显细化,网状共晶渗碳体含量逐渐减少,1170℃时其含量降低至8%左右,基本消除对基体割裂的影响;回火组织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和未溶碳化物组成,1150℃以上处理的试验钢回火组织中还出现少量残余奥氏体;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试验钢伸长率先升高,1150℃处理时伸长率有所下降,1170℃处理时升高达到最大值,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先逐渐下降,至1170℃处理时又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与TEM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效温度对C-Si-Mn-Nb系超高强冷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经冷轧退火后,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屈服平台消失.退火温度从780℃升高到820℃,带状组织逐渐消失,马氏体硬度下降,双相钢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850℃退火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显著降低,部分马氏体内部条状形貌的出现及非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导致各项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过时效温度从270℃升到330℃,马氏体岛分解,颗粒状析出相与非马氏体组织增多,导致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升高;360℃时形成板条贝氏体组织恶化了综合力学性能.试验钢经820℃退火,300 ~330℃之间过时效,获得抗拉强度大于1020 MPa,伸长率大于16%的最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超细化H13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等温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并对退火后H13钢的残留碳化物形态及分布进行研究。利用Image Pro-Plus软件对退火后碳化物的分布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退火温度下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超细化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超细化H13钢硬度下降,碳化物数量与尺寸减小。当高于880℃进行等温球化退火时,晶粒明显变大,材料的退火态韧性急剧下降,回火后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加,残留奥氏体的存在降低了H13钢的硬度。超细化H13钢在860℃进行等温球化退火,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对热辗扩Q345钢/40Cr钢双金属环件进行860~950℃淬火和520~610℃回火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和测试。双金属环件在890℃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回火,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淬火后晶粒细化,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变大。40Cr钢硬度先下降后升高,Q345钢硬度稍微下降,结合层靠近40Cr钢一侧硬度先下降后升高,靠近Q345钢一侧硬度下降。在860℃淬火时,40Cr钢一侧合金元素未完全溶解,在890℃淬火效果最佳。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双金属环件的抗拉强度和硬度下降;40Cr钢的伸长率提高,Q345钢和结合层的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双金属环件的冲击性能提高。结合层断口在Q345钢一侧。双金属环件在890℃淬火、550℃回火后综合性能最好,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激光熔覆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CoCrFeNiB_(0.5)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700、900、1100℃)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激光熔覆态相组成主要为fcc相+少量bcc相,显微组织主要为枝晶组织;退火后,相组成转变为fcc+bcc+M_xB的混合相结构;700℃退火后,枝晶略有粗化,更高温度退火使枝晶断开,枝晶组织逐渐消失;1100℃退火后出现明显的颗粒化、球化相组织;激光熔覆涂层显微硬度较高,最高达到603 HV;700、900℃退火后,由于第二相析出强化,涂层显微硬度略有提高,但1100℃退火后涂层显微硬度下降;CoCrFeNiB_(0.5)涂层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与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45钢;1100℃退火后,3.5%NaCl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比45钢基体低3个数量级,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退火对AlCoCrFeMnTi高熵合金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退火温度对AlCoCrFeMnTi高熵合金的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对不同退火温度下AlCoCrFeMnTi合金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CoCrFeMnTi高熵合金物相结构是由bcc主相和fcc相双相组成,且其各相衍射峰普遍较宽,这是由于原子半径差较大和冷却速度快引起的晶格畸变所致。600 ℃退火后,合金中形成了新的hcp相,当退火温度为800 ℃和1000 ℃时,合金衍射峰的峰形并未再发生显著变化。铸态和退火后的AlCoCrFeMnTi合金均为典型的树枝晶结构,1000 ℃退火后的扫描电镜照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调幅分解组织。合金硬度值在铸态最大,达到了750 HV0.5,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硬度逐步降低。在经过1000 ℃退火后,一方面由于合金中出现调幅分解组织,使得过饱和的原子大量析出,降低了晶格畸变程度,导致硬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退火温度的升高,加速了原子的扩散能力,降低了合金内部的内应力,此时合金硬度下降到604.9 HV0.5。  相似文献   

20.
对Q345-R312耐热焊缝进行不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接头组织及二氧化碳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退火后耐热接头焊缝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絮状珠光体,絮状珠光体分布均匀,显微硬度增加。600℃热处理后焊缝铁素体呈带状分布,珠光体含量很少,显微硬度降低。热处理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耐腐蚀性能提高,腐蚀后表面发生点蚀萌生现象,但并未形成明显的腐蚀蚀坑。600℃热处理后,母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产生蚀坑,形成FeCO_3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