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分析2例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 HAML合并结节硬化具有以下表现:(1) 女性2例,无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及甲胎蛋白正常.(2) 超声为多发的边界清楚的强回声肿块,CT为有明确脂肪密度的肿块,DSA为血供丰富,早期肝静脉引流,肿瘤染色明显.(3) 1例介入治疗,术后随防42个月病灶有所缩小.另1例肝脏病灶未处理,随访10个月,肝脏病灶无变化.结论 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DSA和MRI 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DSA和MRI 影像资料,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MRI 检查为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DSA显示病灶富血供性,供血动脉增粗、迂曲,进入病灶后的供血动脉分支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病灶染色均匀,边界清楚;6例见肝静脉引流。MRI 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动脉期呈显著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3例病灶中央显示瘢痕组织信号,于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结论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分布,且常见肝静脉引流,MRI 动态增强扫描能敏感显示其病灶中央的瘢痕组织信号,两者结合检查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肿瘤残存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1~4次肝癌TACE治疗后1~6个月行CT和DSA复查,2项检查间隔时间为3~5d。分析和比较CT和DSA对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显示情况。结果碘油沉积形态可分3种类型:密整型,缺损型,稀少型。密整型9例(20.0%,9/45),CT与DSA6个月内复查均未见复发。缺损型32例(71.1%,32/45),32例中DSA示27例病灶残存或复发,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19例残存或复发,CT于动脉期见病灶显著强化者16例,门静脉期进一步强化者3例(提示有门静脉参与供血),DSA发现该区有明显染色及供血,另有8例CT与DSA表现不一致,CT双期增强无强化,但DSA可见肿瘤血供及肿瘤染色;稀少型4例(8.9%,4/45),CT双期增强轻度强化,DSA提示肿瘤为少血供。结论肝癌TACE治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和高发的肿瘤之一 [1] ,目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仍然是运用最广泛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2] 。TACE术后影像学评价对于进一步治疗和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螺旋CT扫描是PHC影像学复查的首选方法 [3] ,但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漏诊,DSA是检查TACE术后肿瘤复发和残留的金标准 [4] ,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不宜作为常规复查手段。本文通过对45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与DSA的影像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对肝癌TACE术后随访价值及其对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45例肝癌患者资料,45例中男39例,女6例;年龄29~81岁,平均51岁;病灶最大直径1.0~19.5cm。于TACE治疗后1~6个月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间隔3~5d行DSA检查治疗。复查时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平扫,再经前臂静脉注入80~100ml 碘海醇后行螺旋CT肝区双期增强扫描,注射速度3ml/s。扫描时间:肝动脉期25~30s,门静脉期55~65s,扫描层厚5mm。肝动脉DSA检查设备为美国GE公司LCV+血管造影机,将导管置于肝总动脉或超选择插入远端肿瘤供血动脉,必要时放于其他肝外侧支动脉,对比剂总量30~80ml ,流速2~6ml/s,观察肿瘤血管及染色。疗后CT平扫及双期增强CT扫描可作为显示肿瘤残存和复发的首选检查方法,DSA是观察肿瘤变化和评价疗效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两者的结合对病灶的显示和后续治疗作出更好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SA对肝硬化并发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340例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CT及B超检查未见肝脏占位病变,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肝动脉DSA,多角度投照,对造影发现的MHCC用微导管行肝段TACE治疗。结果DSA检查诊断MHCC20例。病灶均为单发,直径0.4~1.0cm,DSA表现为肝动脉造影早期至中期出现边缘较清楚的结节状染色,染色持续时间15s以上。病灶分布在左叶2例,右叶18例。AFP阳性4例,阴性16例。TACE治疗1次11例,2次7例,3次2例。栓塞后均见病灶内碘油聚集。1例TACE治疗1次后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结论DSA对肝硬化并发MHCC的检出能力优于常规增强CT及B超检查。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累及肝脏的CT和DSA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10月6例HHT累及肝脏患者的临床及CT、DSA影像学资料。结果 CT增强表现为动脉期肝动脉及其分支迂曲扩张,肝静脉和门静脉早显、增粗。此期肝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灶状、小片状强化。门脉期部分病灶持续强化,同时肝实质强化,肝动脉密度减低,门静脉及肝静脉显示更清晰。CTA显示肝动脉变异。DSA表现为肝动脉及其分支明显增粗、迂曲;肝实质呈弥漫性团块状染色,肝静脉提前显影,门静脉主干及肝内分支增粗,还可见肝动脉变异以及肠系膜上动脉窃血。结论 CT增强及DSA在HHT肝脏受累有特征性表现,对HH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LL)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经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LL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随访1~3年,依据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肝内病灶强化程度、DSA表现及生存期评估疗效。结果单发转移瘤3例、多发5例。治疗后临床症评价,显效6例,有效2例;影像学疗效评价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4/8和3/8。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GSI)对肝癌 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经TACE术后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30例患者TACE术后1~3个月分别行宝石CT能谱扫描及DSA复查,两者平均间隔时间2~4 d。一次CT扫描得出混合能量(QC图)及能谱(Mono)图像,图像后处理采用ADW4.6工作站和GSI- viewer软件。采用2种方法观察,A法观察QC平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B法观察最佳单能量、碘/水(iodine/water)基物质图及能谱特征。由2名从事腹部影像工作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对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独立评价,结果与DSA对照,计算A、B 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30例TACE术后复查患者共检出154个病灶,DSA明确其中100个病灶有强化,54个病灶无强化。A法灵敏度为72.0%(72/100),特异度为77.8%(42/54);B法灵敏度为97.0%(97/100),特异度为94.4%(51/54),两者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χ2=7.11,P<0.05)。A法与DSA一致性中等(κ=0.47,P<0.01),B法与DSA一致性良好(κ=0.91,P<0.01)。结论 与常规CT相比,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前提下,GSI能明显提高小病灶及多发病灶的检出率;GSI根据能谱分析图的不同特征,反映肿瘤的同源性,客观地提示某一病灶是否为复发或转移灶,有效地鉴别肝脏乏血性肿瘤与其他病变,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途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肺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BAI )组,15例患者共49个病灶;B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肺动脉灌注(PAI )组,20例患者65个病灶,分别行BAI 和BAI +PAI ,在DSA分为有血供和无血供两种,疗效评价用WHO的评价标准。结果A组总有效率(CR+PR)为65.3%(32/49);B组总有效率为61.5%(40/6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应以支气管动脉为主。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DSA和钆塞酸二钠(Gd- EOB- DTPA)增强MRI对肝癌术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效能,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癌术后怀疑有微小复发病灶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DSA、DSA碘油CT和Gd- EOB- DTPA增强MRI检查,对比分析各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和阴性病例,计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病例均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根据诊断标准独立诊断,以手术或者穿刺病理结果以及至少6个月随访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 38例患者,共发现47个病灶,病灶直径0.5~2.0 cm,平均(1.2±0.8) cm,其中41个病灶证实为复发微小肝癌,22个有病理结果,其余19个病灶经过随访证实。6个病灶为非肝癌病灶,全部由随访证实。所有病灶中,常规DSA诊断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0.0%。DSA结合碘油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100%。Gd- EOB- DTPA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100%。诊断效能之间统计学分析显示,常规DSA- DSA碘油CT以及常规DSA- 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CT与MR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术后的微小肝癌结节,DSA联合碘油CT的诊断效能和Gd- EOB- DTPA增强MRI类似,对于临床上不适合做MRI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DSA联合碘油CT作为替代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通过TACE术中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双期扫描与常规DSA、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比较,探讨CBCT双期扫描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肝脏肿瘤患者,术前行MSCT,术中行常规DSA造影、CBCT双期扫描和栓塞后单期扫描,并应用DSA的计算机重建软件进行CBCT扫描后的重建,然后分析患者发现肿瘤个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中MSCT共发现肿瘤122个,常规DSA影像共发现肿瘤113个,CBCT双期扫描动脉期发现肿瘤121个,静脉期发现肿瘤123个,栓塞后单期扫描(碘化油CT)可以分辨的肿瘤126个。CBCT双期扫描中动脉期和静脉期与MSC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SCT发现小病灶相对较少,而动脉期的3D血管重建,可了解更多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走行。结论 CBCT双期扫描与MSCT、常规DSA造影相比虽有其局限性,但作为TACE手术术中补充检查,对手术中发现小病灶、超选肿瘤供血血管和评价栓塞程度上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疗效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单针灌注电极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CT引导下对24例患者37枚肝脏肿瘤采用RITA UniBlate射频电极进行RFA治疗,其中单个肿瘤者14例,2枚肿瘤者7例,3枚肿瘤者3例;肿瘤最大径≤3cm者24枚,3.1~5cm者8枚,>5cm者5枚;随访期12个月。结果治疗后完全消融肿瘤22枚(22/37,59.5%),其中病灶长径小于3cm者19枚(19/24,79.2%),3.1~5cm者2枚(2/8),大于5cm者1枚(1/5);未完全消融肿瘤15枚(15/37,40.5%)。随访12个月仍存活者15例(15/24,62.5%);死亡患者9例(9/24,病死率37.5%)。10例AFP阳性患者中,术后5例下降至正常水平,3例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2例持续升高。RFA治疗后1例患者肝脏包膜下少量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结论CT引导下RITA UniBlate单针灌注电极RFA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确切,是肝脏肿瘤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对直径小于3cm的肿瘤1次消融有较高的完全消融率;对大于3cm的肿瘤,需行多点重叠消融并结合其他消融治疗方法以实现肿瘤病灶的完全消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DSA步进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对糖尿病足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10年3月4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下肢DSA检查,其中24例(31肢)采用DSA步进技术检查,21例(21肢)采用传统的分段DSA检查,观察2种下肢血管造影方法所用的对比剂量、总曝光量、检查耗时以及诊断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步进DSA组平均每侧下肢平均使用对比剂25.26ml 、总检查平均耗时37.26min,曝光摄片时间平均13.23s,平均摄片101.65帧;在分段DSA组中上述指标分别为130.00ml 、50.48min、52.38s、118.33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步进DSA组和分段DSA组中图像分别90.3%、90.5%达优,所有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DSA步进技术可很好地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一次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减少射线接受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通过经肝及经脾种植VX2瘤株建立兔肝转移瘤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建立情况、CT扫描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情况、CT灌注扫描肝内病变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BF值、BV值)差值的比较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探讨更为合理实用的方法和更接近人肝转移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A组暴露肝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 B组暴露脾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术后第14天行CT灌注扫描,第15天行DSA。分别观察CT扫描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特点)、血管造影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及CT灌注扫描参数[肝内病变处与周围正常肝组织血流量( BF)和血容量( BV)差值]变化。结果 A组25只、B组21只动物成功建模。两组均有20只动物完成CT灌注扫描及DSA, A组中16只为单个病灶,4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B组3只为单个病灶,17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A组肝内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肝组织BF值和BV值差值分别为(264.58 ± 59.132)ml/min和(19.541 ± 4.030 0)ml/100 g,B组分别为(199.60 ± 32.237)ml/min和(15.869 ± 2.891 3)ml/100 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SA显示,A组中13只为单个病灶,6只为2个以上病灶,1只未见明显病灶,19只可见肿瘤染色,1只未见明显肿瘤染色;B组中1只为单个病灶,19只为2个以上病灶,全部可见肿瘤染色。结论 经肝种植VX2细胞悬液建模的成功率为100%,高于经脾种植VX2细胞悬液(84%)法,后者肝内病变多为多个病灶,大部分有强化,多为环形染色,更接近人肝转移瘤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肝动脉栓塞后进行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9例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经肝瘤体内药物注射治疗情况。对于CT/MRI明确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cm),且CT增强扫描时仅有点状或少许斑片状强化而大部分无强化且延迟扫描时仍然如此表现的9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10ml)与博莱霉素(8mg)混悬剂,实际用量为5~10ml。栓塞后4d开始行经皮经肝瘤体内穿刺多点注射博莱霉素8~16mg,间隔3~4d再次注射,连续2~3次,1个月后复查CT,以后3、6个月及1年不定期复查CT。结果9例患者DSA上所见血管瘤染色与CT增强扫描表现一致,碘油沉积呈散在点状分布,治疗后1个月瘤体均明显缩小,以后继续缩小,1年后复查基本稳定不再缩小。2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栓塞后胆汁瘤,随访观察未进一步进展,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经肝动脉栓塞联合瘤体内博莱霉素注射治疗少血供性肝血管瘤是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共19个病灶,病灶直径2~5 cm,经肝动脉灌注FuDR、CDDP、EPI-ADM,用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作动脉栓塞,每例平均2~4次.结果 DSA显示GIST肝转移灶动脉血供丰富,染色明显,经TACE治疗后,肝转移灶未见缩小,碘油较快被清除,4例患者无CR或PR,2例改服伊马替尼有效.结论有限的病例显示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未见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8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DSA表现,评价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8例均进行了CT检查,并均得到手术证实,包虫3项试验检查均呈阳性.8例行DSA检查,其中3例经导管注入碘化油栓塞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 DSA表现为肝动脉迂曲,增粗,包绕,呈"抱球"征象.8例毛细血管期有环形染色.3例栓塞后DSA表现有碘化油沉积.3个月后CT随访,碘化油沉积良好.手术病理所见病灶区碘油沉积.结论肝泡状棘球蚴病DSA检查有特征性表现,介入性治疗为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髋臼成形术(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15例患者共19处髋臼转移瘤,病灶最大径13~25mm,平均(19±4)mm,注入骨水泥5~13ml ,平均(8.2±2.3)ml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髋部疼痛,其中4例能独立行走,但有跛行,8例需要在拐杖帮助下短距离行走,3例完全不能行走。所有患者在DSA引导下行PA,术后随访1~12个月,采用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行走功能评分和患者所需服用止疼药的剂量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等情况。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h 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4.2分,术后1个月降至2.5分;行走功能评分由术前1.5分升至2.5分;14例患者止痛药用量减少,1例患者维持原剂量。3处发生髋臼旁软组织渗漏,3处发生髋臼周围血管渗出,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DSA引导下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改善行走功能,其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CT在肝癌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8例肝癌首次介入治疗患者(其中转移性肝癌2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5例)行超选择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做C臂CT检查,后利用GE公司原装AW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对栓塞效果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根据与术前常规DSA造影对比,是否具有可行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肿瘤实质的栓塞,其中16例常规DSA病灶显示较少或不明显,栓塞术后行C臂CT检查,发现小瘤灶碘油沉积良好。结论 C臂CT技术可在肝癌介入治疗同时观察其断层影像,即时评价治疗效果,利于制订手术方案,相比与常规DSA,在提供断层影像的同时能提供直观,准确的影像信息,在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中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 &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为1.8~5.0mm,平均3.6mm。分别位于基底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8例)、脉络膜前动脉(4例)和大脑中动脉(1例)。采用DSA或MRA及改良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患者共成功植入37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例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血管迂曲度明显改变,3例明显对比剂滞留。对22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其中20例采用DSA造影,2例采用增强MRA,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3~59个月)。动脉瘤完全愈合11例(50%),动脉瘤颈变窄伴动脉瘤体缩小9例(40%),单纯动脉瘤颈变窄1例(5%),单纯动脉瘤体缩小1例(5%)。临床随访除1例失访外,其余35例均无病情恶化或遗留永久神经功能缺失。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血管痉挛3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1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对于传统血管内介入和开颅夹闭存在一定困难的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单纯支架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穿刺乙酸注射(PA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在实时CT透视导向下PAI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肝脏恶性肿瘤78例,其中肝细胞癌70例、转移性腺癌8例。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10ml,乙酸内加入1ml对比剂混匀,以了解乙酸在肿块内的弥散程度和范围。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在实时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注入后42例出现轻中度疼痛,无其他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CT随访,3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32例(41%),肿瘤大小无变化38例(49%),肿瘤增大8例(10%)。78例3个月随访,全部生存;48例随访1年,40例生存,8例失访。结论CT透视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